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矿井降温方案优选决策的分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05 14:18

  本文选题:矿井降温系统 切入点:灰色层次法 出处:《煤炭技术》2015年09期


【摘要】:为了提高目前矿井降温系统方案优选的精确性,提出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案优选决策方法。首先根据矿井的实际状况,提出3种备选方案;其次按照经济、技术、环境3个方面确定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指标的关联系数,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相对重要性序列矩阵法,并结合MATLAB软件,求出各指标的权值;最后根据关联度选出最优方案。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ptimal selection of mine cooling system at present, a scheme optimization decision method combining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proposed.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ine, three kinds of alternative schemes are put forwar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is determined,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index i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grey correlation method.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sequence matrix method in AHP and MATLAB software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s of each index. Finally, the optimal scheme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degree.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分类号】:TD72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文东,文湘华;微生物在含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文勇;李冬梅;;阿坝州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郑亮;蒋志雨;;铝粉厂粉尘爆炸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J];安防科技;2009年08期

3 齐新安;朱祖林;;安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与发展态势的灰关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汪周生;;外部环境因素与合肥会展经济发展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贵权;朱云鹃;;企业债券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丁玉玺;;安徽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吴国锋;;基于二次插值的GM(1,1)模型在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王辉;孙世群;熊鸿斌;;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灰色预测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6年04期

9 邱福林;穆兰;;广东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春江;唐德善;;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碧春;;灰色系统理论在建筑物变形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亓玉栋;宋桂梅;刘志国;;我国煤矿高温矿井热害治理现状综述[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爱爱;程春;黄炜;魏京胜;高涛;;高温矿井热害机理的实验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尹春杰;孙洁君;张承慧;;一种新型的蓄电池组状态在线检测及故障预报算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军亮;肖新平;毛树华;;灰色双层线性规划的粒子群解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戴文战;李俊峰;;图像边缘检测新算法及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捷;李军亮;廖锐全;;非等间隔广义累加灰色预测模型及其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高金凤;;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俊峰;戴文战;潘海鹏;;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10 戴文战;李燕;杨爱萍;;基于遗传算法的灰色Verhulst模型的改进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昕;海洋灾害补偿基金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董凤娟;注水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与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峰;网络环境下单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优化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浪;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美玲;融合多元环境因子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水平遥感评估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翔;文本挖掘技术研究及其在综合风险信息网络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慧;杏鲍菇优良杂交子的初步选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金龙;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何权富;矿井热参数测算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艳利;局部通风掘进工作面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晓彬;新安井田瓦斯赋存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徐文;巷道水分蒸发处理及风流温度湿度计算[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米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亓晓;矿井热环境预测方法研究及数值模拟系统开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彭跃莲,韩燕劭,李建中,刘忠洲;生物技术在印染和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2 汪凯民,靳志军;印染废水治理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1991年04期

3 余刚,,杨志华,祝万鹏,蒋展鹏;染料废水物理化学脱色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环境科学;1994年04期

4 安虎仁,钱易,顾夏声;染料在好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性能[J];环境科学;1994年06期

5 梁沈平,王菊思,赵丽辉;染料脱色菌的筛选及固定化脱色试验[J];环境科学;1998年04期

6 闵一珏;;ZE-1号印染废水脱色菌群的选育及适用条件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2年06期

7 鲜海军,杨惠芳;多种染料的微生物脱色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8 鲜海军,贾省芬,杨惠芳,贾怀安,任海珍,屈安贵;用高效染料脱色菌和PVA降解菌混合培养液处理印染废水[J];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9 曾丽璇,罗国维;优势菌处理印染废水中水解池的脱色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矿井降温技术研究情况[J];煤矿安全;1980年02期

2 ;矿井降温技术的50年历程[J];煤矿安全;2003年S1期

3 张朝昌,厉彦忠,苏林,徐东来,朱兴明;透平膨胀制冷在高温矿井降温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金学玉;利用恒温水源进行矿井降温[J];煤矿安全;2004年06期

5 黄颖华;沈斐敏;;高温矿井降温技术研究动态[J];安全与健康;2006年21期

6 王成;杨胜强;;矿井降温措施综述[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年01期

7 李红阳;;矿井降温系统技术经济分析[J];煤矿安全;2009年03期

8 王长彬;李奇;;冰浆矿井降温系统测控技术[J];现代矿业;2013年05期

9 韩环跃;;矿井降温措施实施效果分析[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3年03期

10 胡春胜;高温矿井降温方案的选择与设计[J];煤炭工程师;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秦立伦;高敏峰;;水源热泵在矿井降温中的应用[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朱杰;宋立谦;王飞波;;矿井降温新型冷媒流化冰[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杰;宋立谦;王飞波;;矿井降温新型冷媒流化冰[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均仿;李民刚;;煤矿热害治理方法浅析——人工及非人工降温的比较分析[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刘桂平;;平煤四矿瓦斯发电余热制冷矿井降温系统热经济性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冯小凯;高温矿井降温技术研究及其经济性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晓峰;高温矿井降温系统热湿交换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3 王伟;矿井用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制冷系统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杨天麟;煤矿工作面专用空气冷却器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07年

5 董昕s

本文编号:1715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15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