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TDLAS技术的壳内气体温度测量

发布时间:2018-04-10 05:31

  本文选题:测试装置 切入点:光谱学 出处:《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年10期


【摘要】:针对热电偶测温法在安全壳传热实验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用于壳内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简要介绍了TDLAS测温原理,依据一定规则选取了H2O分子吸收谱线对7 181.155 8和7 166.050 4cm-1。利用现有的钢制安全壳试验装置搭建了TDLAS测温系统,采用波长扫描-直接吸收法对壳内温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273~373 K,基于TDLAS技术的壳内温度线性误差小于1%,最大波动为±2 K,测量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壳内某一光程方向上的平均温度。该方法也可推广到其他大空间内气体温度的测量。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rmocoupl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in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 of containment, the 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DLAS)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the non-contact measurement of shell temperature.The principle of TDLA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briefly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H 2O molecular absorption lines are selected for 7 181.155 8 and 7 166.050 4 cm -1.The TDLA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s built by using the existing steel containment test device.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shell is measured by wavelength scanning and direct absorp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 error of the shell temperature based on TDLAS technique is less than 1 and the maximum fluctuation is 卤2 K at 273 ~ 373K. The measured results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a certain optical path direction in the shell.The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of gas in other large space.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4MS52)
【分类号】:TL3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斌;何国强;刘佩进;齐宗满;;用于燃气温度测量的单激光器吸收光谱系统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淑芹;基于TDLAS的CO_2气体检测分析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强;刘新跃;王黎;高晓蓉;王泽勇;;采用可调谐LD测量CO浓度的方法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0年02期

2 矫晓敏;尚丽平;;应用TDLAS探测气体的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3期

3 陈军;许春燕;蔡小舒;沈建琪;;排放监测技术中光谱测量新方法的实验研究[J];锅炉技术;2006年06期

4 邢大伟;王飞;姜治深;王超;张海丹;严建华;岑可法;;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应用于气体二维浓度分布重建研究[J];光学技术;2013年03期

5 陈涛;薛岗;王荣基;周彪;傅学成;周晓猛;;洁净气体灭火剂与火焰作用过程中氟化氢的产生量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6 余志祥;续晋江;;TDLAS技术用于SF_6放电分解物H_2S检测的可行性研究[J];高压电器;2014年01期

7 陈伟根;万福;周渠;赵立志;廖超;;基于光声光谱检测的变压器油中溶解乙炔气体的压强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01期

8 徐远泽;郭建强;高晓蓉;王黎;王泽男;;温度对CO光谱线吸收的影响分析[J];激光技术;2010年06期

9 洪延姬;;燃烧场吸收光谱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实验流体力学;2014年03期

10 范哲;温广倩;周慧;肖江南;陈林;;光纤OFDM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研究[J];激光技术;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姜宏亮;金熠;杨基明;;激波风洞中基于TDLAS的污染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秋霞;连续波腔衰荡光谱技术特性及在气体浓度测量中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2 李宁;基于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在线检测及二维分布重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会波;光纤环路循环衰荡法气体浓度测量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李勤道;基于炉内参数测量的燃烧系统优化运行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邵欣;准连续信号相敏检测方法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晓;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O_2和CO气体测量[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子龙;基于TDLAS的痕量气体浓度探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任晓丽;基于Sagnac效应的新型腔衰荡气体浓度测量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刘冰洁;一阶纵向光声池及多组分气体光声光谱检测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鲍伟义;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研究与探索[D];重庆大学;2011年

6 蔡彦;TDLAS信噪比及检测下限计算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娄南征;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开放环境温度在线测量与变压力CO_2组分测量[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新跃;基于TDLAS的CO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梁波;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谱线畸变校正及数字调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颜世平;CO_2浓度实时检测方法及其实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吉江,牛轶霞;锁相环技术及CD4046的结构和应用[J];半导体技术;2000年03期

2 张瑞峰;王晓洋;;可调谐激光遥测甲烷浓度的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6期

3 张琳;邵晟宇;杨柳;董晓强;丁学全;;红外光谱法气体定量分析研究进展[J];分析仪器;2009年02期

4 刘建国,刘文清,魏庆农;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产业状况及监测高技术创新的研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2年02期

5 刘文清,董凤忠,崔志成;环境污染监测的光学和光谱学技术[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2年05期

6 李树峰;;激光光谱技术在燃烧诊断中的应用[J];物理与工程;2010年05期

7 蔡学森;戴金波;;波长调制光谱理论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9年06期

8 李胜;肖兵;;基于TDLAS测量二氧化碳动态浓度与温度[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6年04期

9 李晗;刘建国;何亚柏;何俊峰;姚路;许振宇;陈玖英;袁松;阚瑞峰;;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二次谐波信号的模拟与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4期

10 詹敦平;;半导体激光器在近红外仪器上应用的前景[J];光谱仪器与分析;2011年Z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辉;基于红外吸收法多组分气体分析仪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维越,李强,于文军;灯具的温度测量及修正[J];防爆电机;2000年01期

2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尚青;矿用智能防灭火钻孔温度测量仪的开发与研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9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29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