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无氧升温中CO产生及变化规律的光谱分析
本文选题:煤 + 一氧化碳 ; 参考:《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为阐明煤在无氧环境下升温过程中CO的产生及变化规律,利用程序控制升温和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无氧环境下对煤进行程序控制升温,采集并分析了煤无氧升温过程中CO产生及变化规律的时间分辨红外光谱谱图,揭示了煤无氧升温过程中CO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建立了描述CO生成量与煤质量分数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结果表明:在30~370℃,由于热解温度不够高,无CO产生;在煤失重最快的370~650℃,CO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在641.5℃达到最大值;在650~800℃,由于与CO生成有关的活性官能团逐渐被消耗殆尽,CO生成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零。
[Abstract]: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generation and variation of CO in the process of coal heating in anaerobic environment, programmed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time-resolved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coal in anaerobic environment.The time resolved infrared spectra of CO production and vari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al heating without oxyge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ules of CO generation and chan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al heating without oxygen were revealed.A functional equation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 production and coal mass fraction is established.Due to the depletion of the 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associated with CO formation, the amount of CO production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eventually tends to zero.
【作者单位】: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3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5006004)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2YQ240127)
【分类号】:TD711;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连聪;孙勇;冯文彬;陈洋;张德鹏;尹占春;王刚;;煤层开采中CO产生及来源规律现场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4年12期
2 姬俊燕;邬剑明;周春山;王涌宇;;限定封闭空间内基于CO浓度的煤低温氧化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4年06期
3 王连聪;陈洋;;大柳塔矿周边小窑火区危害评价及治理方案[J];煤矿安全;2013年08期
4 许涛;王德明;雷丹;辛海会;戚绪尧;;基于CO浓度的煤低温氧化动力学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3期
5 戚绪尧;;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及自反应过程[J];煤炭学报;2011年12期
6 戴广龙;;煤低温氧化过程中微晶结构变化规律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02期
7 郭立稳;肖藏岩;陈树召;;煤层孔隙结构对CO吸附量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王继仁;邓汉忠;邓存宝;叶兵;;煤自燃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机理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8期
9 梁运涛;罗海珠;;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现状与趋势[J];煤炭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九零;郭立稳;周心权;王月红;;惰质组与镜质组对煤吸附CO性能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玉国;神东矿区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常温条件下CO产生与运移规律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 石金明;典型煤种热解气化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楠;红庙矿煤层自然发火特性及CO涌出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胜;王俊峰;张玉龙;王涌宇;;φ(CO)/φ(CO_2)作为气煤采空区低温氧化指标值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王连聪;梁运涛;;煤无氧升温中CO产生及变化规律的光谱分析[J];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3 唐辉;;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高位遗煤自然发火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17年06期
4 刘华锋;;板定梁塔煤矿井田边界火区隔离工程技术[J];煤矿安全;2017年06期
5 杨元勋;张凌;;极近距离易自燃煤层群工作面回撤期间防灭火技术[J];煤矿安全;2017年06期
6 赵立春;王晓光;宗赫;李民华;;扎哈淖尔露天矿多煤层自燃起火特性及防治方法[J];露天采矿技术;2017年06期
7 赵亚明;孙雪亮;龙在海;付晶;张林;;近直立特厚煤层分层开采受小窑发火影响评估[J];煤矿安全;2017年05期
8 鲁义;陈立;邹芳芳;熊珊珊;;防控高温煤岩裂隙的膏体泡沫研制及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4期
9 王海生;;浅埋深工作面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4期
10 文虎;胡伟;刘文永;张泽;程双礼;;色连二矿12205工作面收作期间防火技术[J];煤矿安全;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志锋;微波预处理驱动下化学链气化小球藻制取合成气的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肖藏岩;温压作用下低煤级煤分子结构演化及CO生成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马步才;采空区自然发火定量预报及CO超限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4 易宝军;煤粉在O_2/CO_2/H_2O气氛中燃烧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徐朝芬;煤与生物质水蒸气共气化反应特性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车德勇;基于物化结构特征的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海林;余明高;徐永亮;;矿井CO气体成因类型及机理辨识分析[J];煤炭学报;2013年10期
2 王连聪;陈洋;;大柳塔矿周边小窑火区危害评价及治理方案[J];煤矿安全;2013年08期
3 张德鹏;王志刚;孙勇;周明磊;;我国煤矿CO超限研究现状及趋势[J];煤矿安全;2013年04期
4 宋万新;杨胜强;蒋春林;牛杰;;含瓦斯风流条件下煤自燃产物CO生成规律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08期
5 许涛;王德明;雷丹;辛海会;戚绪尧;;基于CO浓度的煤低温氧化动力学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3期
6 戴广龙;;煤低温氧化过程中自由基浓度与气体产物之间的关系[J];煤炭学报;2012年01期
7 喻建;刘国忠;;潞宁矿小窑破坏区CO异常涌出探测与治理[J];煤矿安全;2011年12期
8 朱帅虎;王文静;;上部小窑采空区灾害对大型煤矿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年06期
9 何飞;王德明;雷丹;张yN;;煤低温氧化升温速率与自由基浓度的特性分析[J];煤矿安全;2011年08期
10 郭小云;王德明;李金帅;;煤低温氧化阶段气体吸附与解析过程特性研究[J];煤炭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翟小伟;煤氧化过程CO产生机理及安全指标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戚绪尧;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及自反应过程[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王俊峰;煤地下自燃时覆岩中氡气运移规律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33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3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