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应用于煤层消除瓦斯的安全性研究
本文选题:甲烷氧化菌 + 降解 ; 参考:《煤炭技术》2017年03期
【摘要】:针对甲烷氧化菌消除煤层瓦斯的安全性问题,从"人-机-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甲烷氧化菌菌液及其代谢产物,包括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对接触物可能产生的危害。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afety of methane oxidizing bacteria in eliminating coal seam ga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n-machine-environment-management", the methane-oxidizing bacteria liquid and its metabolites, including intermediate products and final products, are analyzed.Possible harm to contacts.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工程系;
【基金】: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LKLS[2013]03号) 贵州省教育厅采矿工程重点学科(黔财教[2013]140号) 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黔科通[2013]93号) 贵州省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黔教高发[2012]426号)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鹏;;水力冲孔增透瓦斯抽采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5年05期
2 史先志;宋大钊;何志龙;刘亚威;郭松;;低透气性煤层特征及其应用实践[J];煤炭技术;2015年05期
3 耿志光;张瑞林;;利用微生物治理煤矿瓦斯措施研究[J];煤炭技术;2015年03期
4 邓奇根;王燕;刘明举;魏俊杰;;2001~2013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J];煤炭技术;2014年09期
5 于红;张瑞林;冯涛;;微生物治理煤矿瓦斯研究现状及展望[J];煤炭技术;2014年07期
6 袁梦冬;朱静;吴伟祥;;微生物厌氧甲烷氧化反硝化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4年02期
7 白昕;金千欢;罗杨;肖驰俊;杨胜利;谭云贤;;渤南义37块低渗油田注入水改性储层保护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0期
8 刘宏芳;刘涛;;嗜热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特征及其对碳钢腐蚀的影响[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9年02期
9 陈东科;王璐;金龙哲;夏春谷;章俭;;微生物降解煤矿瓦斯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毛飞;微生物技术治理煤层瓦斯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余海霞;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煤矿瓦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亚涛;唐俊;何环;朱红威;邵菊芳;陶秀祥;;甲烷氧化菌降解煤吸附瓦斯条件的优化[J];煤炭技术;2017年06期
2 崔庆权;宁晶;;矿井智能检测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年04期
3 兰泽全;李刚强;;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统计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4 张茂宇;徐明;徐恒恒;;水力冲孔技术在缓斜厚煤层石门揭煤中的应用[J];煤矿机电;2017年02期
5 谢和平;高峰;鞠杨;葛世荣;王国法;张茹;高明忠;吴刚;刘见中;;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J];煤炭学报;2017年03期
6 刘小敏;;利用厌氧型微生物降解煤矿瓦斯现状研究[J];现代矿业;2017年03期
7 雷冠雄;孙炜海;陈红迁;陈学荣;薛春芳;;温度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腐蚀Q235碳钢和HT150铸铁的影响[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8 赵忠义;王春霞;梁华杰;;微生物应用于煤层消除瓦斯的安全性研究[J];煤炭技术;2017年03期
9 李亚;祝楷;王秀明;;基于不安全动作原因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预防策略[J];煤炭技术;2017年02期
10 李建涛;刘向荣;皮淑颖;黄璐;李婷;杨旭东;;煤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红威;生物滴滤法转化矿井低浓度瓦斯及聚羟基丁酸合成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董静;利用甲烷氧化混合菌生物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3 王忠文;矿井火灾诱发爆炸动态演化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伟;张小东;简瑞;;不同煤体结构特征对比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3期
2 袁梦冬;朱静;吴伟祥;;微生物厌氧甲烷氧化反硝化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4年02期
3 刘国生;魏聪;张瑞林;蔡传辉;任学钦;;甲烷氧化菌对煤吸附甲烷的氧化特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高魁;刘泽功;刘健;;含瓦斯原煤样的渗透性试验研究[J];煤炭工程;2012年03期
5 李全贵;翟成;林柏泉;张萌博;李贤忠;倪冠华;;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应用[J];煤炭工程;2012年01期
6 李润求;施式亮;念其锋;蒋敏;;近10年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7 黄霞;陶秀祥;;煤矿土壤甲烷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年06期
8 王念红;陈祖国;;穿层水力冲孔增透技术在严重突出煤层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5期
9 沈李东;胡宝兰;郑平;;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11年03期
10 孙继平;;煤矿机电及运输事故防治的紧迫性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利用甲烷氧化细菌生产甲烷氧化菌素的方法[J];化工科技市场;2009年10期
2 王维奇;鄂焱;廖稷;姚顺;;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9期
3 林治田;;甲烷氧化偶联的新催化剂[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2年06期
4 刘颖,闵航,陈美慈,程克明;甲烷氧化菌分离物的分离及其特性[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辑);2000年11期
5 贾仲君,蔡祖聪;稻田甲烷氧化与铵氧化关系研究进展[J];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04期
6 崔俊儒,辛嘉英,牛建中,夏春谷,李树本;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J];分子催化;2004年03期
7 何品晶;瞿贤;杨琦;邵立明;高志文;;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行为实验室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王云龙;郝永俊;吴伟祥;陈英旭;;填埋覆土甲烷氧化微生物及甲烷氧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9 马静;徐华;蔡祖聪;;稻田甲烷氧化研究方法进展[J];土壤;2007年02期
10 何品晶;瞿贤;杨琦;邵立明;;土壤因素对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亮;赵春贵;;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酶代谢甲烷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邢新会;罗明芳;吴昊;王磊;;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结构和功能解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3 侯玉慧;常刚;翁维正;夏文生;万惠霖;;卤氧化镧应用于甲烷氧化偶联:纳米与常规尺度比较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郑中华;;甲烷氧化细菌的冷冻蚀刻电镜观察[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5 邢志林;高艳辉;赵天涛;;甲烷氧化菌群共代谢降解TCE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十一章)[C];2014年
6 吴昊;邢新会;缑仲轩;;高密度培养甲烷氧化菌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7 王申亮;范杰;;基于喷墨打印对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筛选[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8 孙思;季生福;王开;丁大为;李成岳;;甲烷氧化偶联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9 潘登;季生福;王开;唐晶晶;;双层床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工艺研究[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郑勇;刘新展;张丽梅;贺纪正;;添加不同营养元素对水稻土甲烷氧化菌氧化CH_4能力的影响[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壣,
本文编号:1739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39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