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集值统计法的煤矿外因火灾危险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3 11:38

  本文选题:安全工程 + 模糊综合评价 ; 参考:《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在煤矿火灾事故中,内因火灾的发生率远高于外因火灾,因此大多安全评价是针对煤矿内因火灾的评价,对于外因火灾的评价相对较少;但外因火灾造成的后果远高于内因火灾,做好外因火灾的安全评价同样重要。采用2级模糊综合评价与集值统计法相结合的模型对煤矿外因火灾进行评价,建立煤矿外因火灾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值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得出的权重进行可靠性分析,用加权平均模型确定外因火灾危险性总的相对隶属度,求出模糊特征向量,根据总得分确定外因火灾的危险性等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对比。
[Abstract]:In the coal mine fire accident, the incidence of internal fir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external fire, so most of the safety evaluation is aimed at the coal mine internal fire, but the evaluation of external fire is relatively less.However, the consequence of external fir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internal fire, so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external fire.This paper adopts the model of combining two grade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ith set value statistics to evaluate the external cause fire of coal mine, establishes the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al mine external cause fire, and uses the set value statistics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Based on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weight obtained, the relative membership degree of the external fire hazard is determined by the weighted average model, and the fuzzy eigenvector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total score, the dangerous grade of the external cause fire is determined, and applied to the practice.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121) 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项目(LJQ2011028)
【分类号】:TD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宗之;黄典剑;蔡嗣经;蒋仲安;;基于模糊集值理论的城市应急避难所应急适应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6期

2 程卫民;煤矿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J];煤炭学报;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志平;;基于AHP的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2 李传贵;张晓锋;;城市灾害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问题分析[J];安全;2006年05期

3 赵晓亮,宋子岭,周扬,赵国智;矿井安全预评价的变权欧式距离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4 郭铜修;刘鲁;张瑛;王起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航空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5 熊会祥;朱元昌;邸彦强;刘颖;;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的虚拟装备训练评估模型[J];兵工自动化;2008年12期

6 杨兆军;郝庆波;陈菲;许彬彬;李小兵;赵宏伟;;基于区间分析的数控机床可靠性模糊综合分配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韩飞;马红燕;刘仕博;高允峰;;三种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伟;王涛;;Dynamic time-varying evaluation o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0年03期

9 丛卓红;吴正莺;郑南翔;李小东;;高速公路养护预算定额测定对象的优选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涛;邵云飞;;技术创新的动态时变评价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延辉;张玉通;魏引尚;;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高翔;田俊峰;;西部金属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军飞;李延明;;城市绿地应急避险功能的研究进展[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4 刘超;罗云;;企业安全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赋值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佟香宁;王绍艳;杨钢桥;;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枣阳市熊集镇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乔辉;彭洛克;;聚氨酯生产工艺危险源分析与评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葛中全;田益祥;;生态经济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8 方晓明;李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9 苏欣;袁宗明;张琳;胡安鑫;张鹏;唐恂;;加油站安全评价新模型[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佟香宁;王绍艳;杨钢桥;;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枣阳市熊集镇为例[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影;我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张黎;基于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的转运模式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磊;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王世军;基于DEA-AHP-FCE方法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郑长江;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许满贵;煤矿动态综合安全评价模式及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守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陈磊;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方法学研究—生脉胶囊治疗CHF临床疗效多属性综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辜志强;中小企业产能柔性及其在车间生产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刘海波;自然权重原理及其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蔚;基于社会网络的产业集成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洪琳;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廷丰;基于组合赋权与局部变权的煤矿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英;现代居住环境中生态住宅评价探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邢媛媛;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分析与优化[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马巧花;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的科技查新质量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张登科;设备检修企业生产安全的分级管理及评价[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思娟;基于DEA、AHP模型的高校管理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永辉;灰色理论在非煤矿山爆破评估及事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凡修,陆晓华,梅平,陈武;煤矿安全预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及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2 华瑶,刘春波,朱林生;层次分析法在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王正辉,叶正亮,王长元;煤矿安全评价量化计算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1期

4 王起全;佟瑞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分析与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吴金星,王宗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许福永,申健,李剑英;基于AHP和ANN的网络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9期

7 罗娟,陈守余;矿山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1期

8 刘亚静;毛善君;姚纪明;韩瑞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9 张超;陆愈实;章博;;影响因素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回归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06期

10 陈立杰,赵士华,张玉红,陈健;煤矿安全性评价模糊数学方法[J];煤矿安全;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邵启胤;第二讲 外因火灾的预防与扑灭[J];煤矿安全技术;1984年01期

2 陈文礼;浅述煤矿外因火灾安全预评价[J];能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3 徐小马;刘广超;;煤矿外因火灾的应急处理及在伊田煤业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年09期

4 林希禄;日本煤矿井下外因火灾[J];煤矿安全;1986年09期

5 梁永为,毕为利,贾文利;对井下外因火灾灭火方法选择的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0年Z1期

6 闫秋生;;二氧化碳气体在高瓦斯掘进工作面外因火灾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2010年08期

7 杨忠东;朱令起;郭立稳;;巷道火灾烟气传播规律及快速定位技术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3年02期

8 ;[J];;年期



本文编号:1744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44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