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砂岩三轴压缩排水试验及地层失水沉降计算
本文选题:孔隙砂岩 + 压缩排水 ; 参考:《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摘要】:针对在深厚白垩系和侏罗系孔隙砂岩含水层底部开采煤层是否引起上部含水层失水沉降问题,利用轴压恒定、变围压和孔隙水压的三轴压缩排水试验,研究不同粒径孔隙砂岩的轴向应变随孔隙水压降低的变化规律,以推导出一定厚度含水层的底部失水沉降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砂岩内的孔隙水压u降低,岩样会产生轴向压缩变形,并呈非线性增大,且砂岩粒径越大变形越大;(2)砂岩轴向排水变形ε_z与孔隙水压降△u以及初始孔隙水压u0有关,与围压σ3关系不大,且当u0不变、△u越大以及△u不变、u0越小时,所产生的轴向应变ε_z越大;(3)利用ε_z、△u、u0三者间的拟合函数所推导出的砂岩含水层失水沉降计算公式,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进行多含水层失水沉降计算,为含水孔隙砂岩地层失水沉降计算提供一种新方法。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whether the coal seams at the bottom of deep Cretaceous and Jurassic porous sandstone aquifers will cause the water loss and settlement of the upper aquifer, a triaxial compression drainage test with constant axial pressure and varying confining pressure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is used.The variation of axial strain with the decrease of pore water pressure of porous sandstone with different diameter is studied, and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loss of water at the bottom of aquifer with certain thickness is deduc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decrease of pore water pressure u in sandstone, the rock sample will produce axial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and increase in nonlinearity.The larger the grain size of sandstone is, the larger the deformation is.) the axial drainage deformation 蔚 _ (Z) of sandstone is related to pore water pressure drop u and initial pore water pressure u _ 0, but not to confining pressure 蟽 _ 3, and when u _ 0 is constant, u is larger and u _ (0) is less.The larger the axial strain 蔚 Z is generated, the greater the axial strain 蔚 Z is.)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loss of water in sandstone aquifer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fitting function between 蔚 z and uzu 0, and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water loss settlement of multi-aquifer within a certain range.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on of water loss settlement in porous sandstone form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C15JB00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71631007)~~
【分类号】:TD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小萌;刘保国;李涛;杜欣;;含水层疏排水沉降引起盾构斜井管片应力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S1期
2 徐良骥;朱楠;马荣振;刘潇鹏;;厚松散承压含水层失水沉降模拟实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3 李广信;;关于有效应力原理的几个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4 许江;杨红伟;彭守建;姜永东;张媛;;孔隙水压力-围压作用下砂岩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5 刘琦;卢耀如;李晓昭;;孔隙水压力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J];地球学报;2008年05期
6 莫海鸿;邱青长;董志良;;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降低引起的压缩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7 王环玲;徐卫亚;杨圣奇;;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率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10期
8 周青春,李海波,杨春和,马洪生,陈良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砂岩温度、围压和水压耦合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0期
9 仵彦卿,曹广祝,丁卫华;砂岩渗透参数随渗透水压力变化的CT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10 刘希亮,李术才,朱维申;恒载作用下底部含水层疏水沉降均匀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傲;;砂岩渗透作用下声发射及分形特征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07期
2 刘建波;苏骏;;泄水降压式管片降压效果及特性研究[J];施工技术;2017年13期
3 梁健业;胡华;张巍;;浅析软弱岩体在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对应变及渗透系数的影响关系及其实际意义[J];江西建材;2017年11期
4 唐杰;王浩;李健;苏文涵;关键;;岩石形变及渗透率的非线性滞后演化特征[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3期
5 储昭飞;刘保国;张磊;史小萌;;孔隙砂岩三轴压缩排水试验及地层失水沉降计算[J];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6 徐杨梦迪;刘建锋;徐慧宁;邹航;胡常胜;李佳伟;;含杂质盐岩加载全过程的渗透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7年S1期
7 王举;;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孔隙水压力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7年16期
8 郭兵兵;刘长武;刘德峰;高云瑞;王超;;巷道底板承压水突水评价方法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年03期
9 郭文兵;李超;张十川;刘大超;;特厚冲积层失水溃砂现场处置及地表沉降监测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10 张豫川;潘增志;王祖耀;卢连长;;砂岩与砂质泥岩渗透性能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川;;盾构/TBM施工煤矿长距离斜井的技术挑战与展望[J];隧道建设;2014年04期
2 刘泉声;时凯;黄兴;;TBM应用于深部煤矿建设的可行性及关键科学问题[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3 路德春;杜修力;许成顺;;有效应力原理解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4 吕霖;;淮南矿区三维地震探采对比效果与实例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4期
5 刘新荣;傅晏;王永新;黄林伟;秦晓英;;(库)水-岩作用下砂岩抗剪强度劣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6 方玉树;;基于水压率讨论土中孔隙水压力及有关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7年05期
7 王晋林;高良;;巨厚松散层下重复开采地表沉降规律研究[J];煤矿开采;2007年02期
8 梁庆华;温兴林;何刚;陈庆;杨金虎;;黏土体失水引起的地表下沉计算方法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9 李春光;王水林;郑宏;葛修润;;多孔介质孔隙率与体积模量的关系[J];岩土力学;2007年02期
10 张朱亚;葛晓光;李成明;韩东亚;;淮北矿区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粒度结构与渗透系数关系[J];安徽地质;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钟龙辉;西安地区高层建筑桩基沉降计算[J];勘察科学技术;2001年03期
2 张华,阎玉敏,冯万静,艾东海;桩筏基础沉降计算与监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2期
3 管雯,史海兵,李志成;中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沉降计算[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年02期
4 李建国,汪稔,李新生,陈复兵;考虑土体各向异性的沉降计算[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2期
5 王艳明;张乾飞;;老填埋场竖向加高扩容工程的沉降计算与分析[J];环境工程;2007年04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敏;熊巨华;王瑞祥;冯又全;;同济启明星浅基础沉降计算软件的研制[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廖良辉;;独立基础沉降计算[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章胜南;卞守中;汪友平;;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杨光华;;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简化法[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杨敏;熊巨华;冯又全;王瑞祥;;同济启明星桩基础沉降计算软件的研制与应用[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毛昶熙;段祥宝;;水库蓄水后黏土铺盖的沉降计算[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邹洽宇;桥背发泡轻质土填筑工程沉降计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耀商;垃圾填埋场堆体沉降计算研究及程序开发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3 华旦;杭州地区高层建筑桩基础沉降计算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4 沈家喜;排水固结法处理软粘土地基中的沉降计算与施工控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洋;高层建筑基础沉降计算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冯国建;高填方数值模拟及沉降变形预测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2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5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