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尾矿坝辐射井降水模型

发布时间:2018-04-15 17:19

  本文选题:尾矿坝 + 辐射井 ; 参考:《金属矿山》2015年05期


【摘要】:尾矿坝浸润线过高是金属矿山企业面临的一大安全隐患,在尾矿坝建立辐射井是降低坝体浸润线的有效手段,渗流浸润线的确定与排渗量的计算是尾矿坝辐射井设计和布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了现场实测浸润线数据,发现尾矿坝辐射井作用下的降水曲线有如下特征:辐射管长度范围内浸润线形状为下凹的指数函数曲线;辐射管长度范围外浸润线形状为上凸的对数函数曲线。推导了尾矿坝辐射井的降水曲线模型和排渗量模型,对比模型计算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并进行误差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中浸润线、排渗量的计算值与现场实测数据较为接近,可用于辐射井浸润线位置和排渗量的预测。
[Abstract]:Too high wetting line of tailings dam is one of the major safety problems faced by metal mining enterprises. 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reduce the infiltrating line of the dam body by setting up radiation wells in the tailings dam.The determination of seepage infiltration lin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seepage discharge are the ke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design and layout of tailings dam radiation wells.It is foun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curve of the radiation well of tailings dam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shape of the infiltrating line in the range of radiation pipe length is a concave exponential function curve;The dipping line outside the radiation tube length range is a convex logarithmic function curve.The dewatering curve model and seepage discharge model of the radiation well of tailings dam are derived. The calculated data of the model and the field measured data are compared and the error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iltration line in the model,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 discharge amount are close to the field measured data and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loca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line and the discharge rate of the radiation well.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234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04099)
【分类号】:TD214;TD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允麒;王涟;孙存忠;;辐射管集水计算模型研究[J];工程勘察;1995年05期

2 汪良峰;朱君星;项宏海;汪斌;段蔚平;;尾矿库排渗辐射井的设计探讨[J];金属矿山;2010年02期

3 刘太政;赵竞;崔良忠;马文;芦刚;;辐射井自流排渗技术在尾矿坝除险加固上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1年06期

4 李学民;郑海远;;尾矿坝辐射井的设计与应用[J];矿冶;2009年03期

5 叶锋,刘永亮;辐射井降水技术及工程应用[J];施工技术;2005年05期

6 瞿兴业;;黄土地区辐射井出水量计算方法初步探讨[J];陕西水利科技;197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建新;熊亮;张鹏;谌首臣;;科氏质量流量计挂壁状态在线监测与校正[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2 任建新;张利军;熊亮;;基于CFD的固体颗粒对流量计振动管的磨损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3 徐斌;薄东;尧辉;;高原发动机涡轮增压的效率修正计算[J];车用发动机;2009年06期

4 谢春萍;潘潂鹏;苏旭中;黄正科;;基于FLUENT的紧密纺大风机系统流场模拟与分析[J];纺织学报;2009年10期

5 姚培;潘文群;李恩田;;输油管路网式过滤器压降的实验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8年03期

6 韩晓雷;赵文涛;唐三元;;新疆老风口地区公路风吹雪流场分析研究[J];公路;2011年12期

7 赵超;;“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0年05期

8 张宪;杨韬;乔欣;钟江;欧长劲;王世峰;赵章风;;风道口流场对茶叶漂移轨迹及风选质量影响分析[J];茶叶科学;2013年01期

9 刘昌军;赵华;张顺福;丁留谦;;台兰河地下水库辐射井抽水过程的非稳定渗流场的有限元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刘晓庆;肖大伟;;排渗系统对土石坝渗流的影响[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樊洪明;刁彦华;尹志芳;姜海航;;气体动力学声速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李占松;朱士江;;黄河合理整治宽度研究的理论思考[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韩书新;刘军;曹广敏;石磊;赵旭;;DZS-Ⅱ型低速风洞参数拟合及性能测试[A];S8 大气探测与仪器新技术、新方法[C];2012年

4 朱连伟;李伟伟;;一种无人机气压弹射起飞装置的设计[A];2014(第五届)中国无人机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大为;增压稀燃电控预混合LPG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晓;天然河床渗滤取水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楼飞燕;CMP中抛光液膜特性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李晓伟;复杂地质条件下石门及井筒揭煤突出危险性快速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王明斌;有压隧洞结构稳定性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时国庆;防灭火三相泡沫在采空区中的流动特性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陈裕佳;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王智磊;降雨影响敏感型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及排水洞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伏苓;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与工程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刘霖;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能耗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玲;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节制闸控制运行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孟涛;煤气混合增压过程智能控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彪;应用FLAC3D研究分析尾矿堆积坝渗流稳定性[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国文;基于分形理论的钛铁尾矿絮凝沉降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吴慧;PDP电视生产专用涂料涂注头的结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年辉;富水软弱地层隧道洞内降水理论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兴;水流作用下平面网衣周围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宁丽娜;陕西省乌兰木伦河河谷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D];长安大学;2011年

9 刘基;改进渗流井计算模型及其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10 何航;利用CFD技术对平流式二次沉淀池的数值模拟及优化改进[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治晖,伍军,赵华,徐景东;黄河滩地粉砂层辐射井成井技术[J];地下水;1999年02期

2 汪良峰;朱君星;项宏海;汪斌;段蔚平;;尾矿库排渗辐射井的设计探讨[J];金属矿山;2010年02期

3 韩静,周金钢,曹长龙;水力静压式顶管施工在尾矿坝辐射井排渗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矿产与地质;2003年S1期

4 李金勇;南桥尾矿库水平孔-竖直井联合自流排渗体[J];矿业快报;2003年03期

5 门永生;柴建设;;我国尾矿库安全现状及事故防治措施[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1期

6 王国强,徐万斌,吴道祥,刘洋,程永胜,阚连平;辐射井技术在贫水地区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年05期

7 何运晏;张志林;夏孟;;辐射井技术在北京地铁五号线降水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1期

8 ;黄土塬区辐射井效益的初步调查[J];陕西水利科技;1975年01期

9 ;黄土塬区辐射井单井抽水试验初报[J];陕西水利科技;197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向远华;灰坝辐射井排渗系统施工技术与受力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坤宇;薛凯;吴晓龙;;尾矿坝地质生态环境风险防护措施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5期

2 陶德宁;;用实验室模型分析铜尾矿坝的稳定性[J];铀矿冶;2011年01期

3 魏勇;许开立;;集对分析法在尾矿坝稳定性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9期

4 李亚龙;刘玉峰;;矿山尾矿坝变形监测技术综述[J];中国钼业;2012年05期

5 ;尾矿坝管理的经验[J];金属矿山;1974年04期

6 ;尾矿坝的堆坝[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7年11期

7 阮懋昭;炭窑口硫铁矿尾矿坝技术讨论会[J];化工矿山技术;1982年06期

8 Earle J.Klohn;刘汉初;;近代尾矿坝设计与施工方法[J];有色矿山;1983年03期

9 P.Renner ,董俊恺;地震区的尾矿处置[J];湿法冶金;1984年03期

10 ;《尾矿坝的规划、设计和分析》(书)[J];国外金属矿选矿;198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余庆;辛鸿博;;中国尾矿坝地震安全评价新进展[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张荣川;;东大山铁矿尾矿坝改造设计[A];2010年第三届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陈汉山;Steve Rosin;;中国几个尾矿坝的土工研究及复垦[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王余庆;辛鸿博;周根寿;高艳平;焦亦凡;;尾矿坝震害预测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潘建平;孔宪京;邹德高;;尾矿坝地震液化分析[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周克骥;徐洁;;上游式尾矿坝沉积尾矿仿真模拟研究[A];2010年第三届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明;梁力;刘冬霞;王伟;;珲春紫金矿尾矿坝安全稳定性计算[A];2010年第三届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孙兆涛;周志广;杜研岩;;尾矿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于丹;张海洋;于均园;;风水沟尾矿坝稳定性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10 何学秋;王云海;梅国栋;;基于流变-突变理论的尾矿坝溃坝机理及预警准则研究[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涌 温永强 许学思;招远万亩尾矿坝获新生[N];中国黄金报;2004年

2 记者 孙中腾 通讯员 孟伟;玲珑尾矿坝治理初见成效[N];中国黄金报;2004年

3 本报评论员 尹平平;栾川桥塌了,尾矿坝可不能再“塌”[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新闻策划 首席记者 倪颖 新闻采写 见习记者 杨海霞;尾矿坝 汛期一块心病[N];鞍山日报 ;2005年

5 胡元娥 曹国选 傊秋凤;泥石流冲垮尾矿坝废渣进入水库[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记者彭晓和;市领导特邀专家对尾矿坝进行会诊[N];抚顺日报;2009年

7 郑子龙;中澳环保合作结硕果 美国草种扎根狮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8 张庆丽 宁振茹;金钼集团两科研项目获陕西省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吴玉萍 通讯员 王国凤;及时为决策提供依据[N];中国环境报;2010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李晨 许静;奇迹是如何发生的[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飞跃;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郭振世;高堆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加固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建平;尾矿坝抗震设计方法及抗震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费维水;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广治;基于上游式快速高堆坝工艺及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眭素刚;考虑渗流、地震作用的典型尾矿坝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谭钦文;中线法高堆尾矿坝优化理论及其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曾向农;矿山碾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预警预报理论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魏勇;尾矿坝漫顶溃坝砂流演进数值模拟与风险评价[D];东北大学;2011年

10 王肖霞;尾矿坝安全监测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及风险评估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永健;尾矿坝二维固结渗流模型研究及坝体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2 张本卓;降雨作用下尾矿坝的性状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国顺;井峪沟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陈永贵;含硫铜矿尾矿坝的渗漏认识与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袁志丹;尾矿坝的静、动力稳定分析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宁民霞;水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

7 王焯;基于模糊理论的尾矿坝安全现状综合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书娜;尾矿坝溃坝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会芬;细粒尾矿坝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及液化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马池香;尾矿坝渗流场分析及其水土交互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5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55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