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RS-LSSVM模型
本文选题:安全工程 + 矿井突水 ; 参考:《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为了对矿井突水水源进行准确、高效的判别,综合考虑水化学特征,选取Ca~(2+),Mg~(2+),K~++Na~+,HCO-3,SO2-4,Cl~-和总硬度7个指标的质量浓度(mg/L)作为矿井突水水源的最初判别指标。利用粗糙集(RS)理论的属性约简来筛选水化学特征指标,用以作为水源识别的核心判别指标,建立基于RS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选用约简处理后的13组煤矿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再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另外12组突水数据进行水源判别,并与未进行属性约简的LSSVM模型及Fisher判别分析法、随机森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属性约简方法可以很好地排除原始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干扰,因而能有效判别矿井突水水源,使矿井突水水源模型的误判率降低至0;而且指标约简过程可以降低LSSVM运算的复杂度,也能够提高判别效率。
[Abstract]:In order to distinguish mine water inrush water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hemistry, the paper selects Ca~(2 (Ca~(2) as the initial discriminant index of water inrush water source with seven indexes (mass concentration (mg / L) and HCO-3HCO-3HCO-3SO2-4).The attribute reduction of RS (rough set) theory is used to screen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index, which is used as the core discriminant index of water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LSSVM model of mine water inrush water sourc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RS is established by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The model was trained by 13 groups of coal mine data after reduction, and the other 12 groups of water inrush data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trained model. The model was compared with the LSSVM model and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 method without attribute reduction.The random forest method was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attribute reduction can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the original data, so it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he source of mine water inrush.The misjudgment rate of mine water inrush water source model is reduced to 0, and the process of index reduction can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LSSVM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discriminant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1091)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4BTJ004)
【分类号】:TD745.2;TP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长文,付斌,徐毅;矿井突水问题的研究[J];煤炭技术;2004年05期
2 程慧慧;秦晶晶;;矿井突水的灾害及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2期
3 崔祥琨;郭盛彬;宋旭;;浅谈矿井突水原因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09年17期
4 李再兴;张凤鸣;庞良;韩国童;;有关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方法的探讨[J];地下水;2009年05期
5 贾舒;;矿井突水灾害分析与防治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2期
6 王目军;王术睿;丁凌霄;;浅析矿井突水的预测方法[J];山西焦煤科技;2012年02期
7 吴进军;;煤矿矿井突水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年04期
8 樊京周,李化玉,谢拂晓,潘国营;模糊概率法在识别矿井突水水源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00年06期
9 李明山,程学丰,胡友彪,路风光,禹云雷;用地下水水质特征模型判别姚桥矿井突水水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S1期
10 王连国,宋扬;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安;章梦涛;;矿井突水失稳理论的初步探讨[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2 杨新安;章梦涛;;岩石力学在研究矿井突水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于师建;于红;程久龙;;直流电法在矿井突水构造优势面理论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文增生;史春芝;王军;;沂源煤田鲁村矿井突水危害分析与防治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5 刘小康;;综合注浆技术在矿井突水治理中应用[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张春山;;中国矿井突水灾害及其形成条件与规律[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第11-12号)[C];1994年
7 冯现大;李树忱;李术才;李利平;;矿井突水模型试验顶板离层破断数值模拟研究[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高雪;高伯贤;;盘龙矿井突水危险性分析及防治水思路[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9 崔邦军;;神东矿区浅埋煤层矿井突水因素分析[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10 乐志军;宁超;;朝川矿区矿井突水因素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郭儒;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矿井突水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记者 胡文亮 通讯员 陈丹平 陈晓玫;山西局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N];中煤地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治东;矿井突水平行应急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唐守锋;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矿井突水前兆特征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张丽娟;基于OSG的矿井突水应急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栋;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矿井突水监测系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2 宁彤彬;矿井突水时期最优避灾路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3 张富凯;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洪姣;矿井突水三维可视化应急辅助救援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焦保国;矿井突水灾害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群利;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岩溶矿区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7 马雷;基于GIS的矿井突水水源综合信息快速判别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聂荣花;基于GIS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算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鲁金涛;基于PCA-MSA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冯琳;基于EIM和FCE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64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6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