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粒度对软硬煤粒瓦斯解吸扩散差异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7 06:46

  本文选题:软硬煤屑 + 粒径 ; 参考:《煤炭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基于气体在多孔介质的运移理论,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软、硬煤粒瓦斯扩散速度、扩散系数的差异特征随粒径的变化规律;采用压汞法考察了软、硬煤粒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分析了粒径对软硬煤瓦斯扩散行为差异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粒度大于等于硬煤的极限粒度时,软、硬煤瓦斯扩散初速度差值和扩散系数比值达到最大值,且基本趋于稳定;当粒度小于硬煤的极限粒度时,软、硬煤瓦斯扩散初速度差值和扩散系数比值随粒度的减小而减小;当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称该粒度为原始粒度,软、硬煤的瓦斯扩散速度和扩散系数几乎没有差别。软煤相对于硬煤和粒度减小,均使大中孔的孔容显著增大,即粒度减小会缩小软硬煤之间瓦斯解吸扩散通道的差别。软硬煤孔隙结构差异是导致瓦斯扩散速度和瓦斯扩散系数随粒径变化规律产生差别的本质原因。以上研究成果为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层瓦斯含量等测定过程中粒度选择与结果修正提供理论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migration theory of gas in porous media, the variation law of gas diffusion velocity and diffusivity with particle size in soft and hard coal particles is studied by means of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the variation law of gas diffusion veloc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with particle size is investigated by mercury inj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ard coal, the mechanism of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on gas diffusion behavior of soft and hard coal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particle size is greater than the limit particle size of hard coal, the initial velocity difference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ratio of hard coal reach the maximum value, and tend to be stable, and when the particle size is smaller than the limit particle size of hard coal, soft, The difference of initial velocity and the ratio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hard coal gas diffusion de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of particle size, and when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to a certain extent-the particle size is called the original particle size, soft, the gas diffusion veloc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hard coal almost have no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hard coal and grain size decrease of soft coal makes the pore volume of large and medium hole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at is to say the difference of gas desorption and diffusion channel between soft coal and hard coal will be reduced by the decrease of grain size. The difference of pore structure between soft and hard coal is the essential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 of gas diffusion velocity and gas diffusion coefficient with the change of particle size. The abov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as desorption index, initial velocity of gas release and gas content in coal seam.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理工大学);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374095)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课题重点资助项目(WS2012B02)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3-005)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其銮;关于煤屑瓦斯放散规律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1987年02期

2 杨其銮;王佑安;;煤屑瓦斯扩散理论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1986年03期

3 秦跃平,傅贵;煤孔隙分形特性及其吸水性能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0年01期

4 富向;王魁军;杨天鸿;;构造煤的瓦斯放散特征[J];煤炭学报;2008年07期

5 张登峰;崔永君;李松庚;宋文立;林伟刚;;甲烷及二氧化碳在不同煤阶煤内部的吸附扩散行为[J];煤炭学报;2011年10期

6 张国华;梁冰;毕业武;;水锁对含瓦斯煤体的瓦斯解吸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2年02期

7 陈昌国,鲜晓红,杜云贵,,鲜学福;煤吸附与解吸甲烷的动力学规律[J];煤炭转化;1996年01期

8 秦跃平;王翠霞;王健;杨小彬;;煤粒瓦斯放散数学模型及数值解算[J];煤炭学报;2012年09期

9 李云波;张玉贵;张子敏;姜波;;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特征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01期

10 刘彦伟;魏建平;何志刚;刘明举;;温度对煤粒瓦斯扩散动态过程的影响规律与机理[J];煤炭学报;2013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建伟;魏惠;化全县;刘咏;朱志伟;;钢渣对溶液中磷的吸附特性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0年05期

2 何晓辉;雍玉梅;禹耕之;张广积;杨超;金鑫;;己内酰胺在硫酸铵晶体表面吸附特性[J];化工学报;2010年11期

3 胡宝林,张志龙,车遥,杨起,刘大锰,黄文辉;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研究[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张国华;寿纪鹏;;水驱气中驱动液侵入对瓦斯解吸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Carbon dioxide sorption and diffusion in coals: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modeling[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年04期

6 简星;关平;张巍;;煤中CO_2的吸附和扩散:实验与建模[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04期

7 孙培德,鲜学福;煤层瓦斯渗流力学的研究进展[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朱士飞;秦云虎;徐田高;;矿井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学刊;2011年01期

9 张先敏;同登科;;分形理论在煤层气非平衡吸附模型中的应用[J];计算力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尹志军;盛国君;王春光;;基于压汞法的煤岩各段孔隙的分形特征[J];金属矿山;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学秋;王恩元;;矿井瓦斯灾害研究新发展[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富向;王魁军;何俊忠;;构造煤的瓦斯放散特征[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兴龙;汤达祯;许浩;陶树;陈贞龙;;煤变质作用对煤吸附能力的控制作用机理[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松;秦勇;申建;王宝文;赵丽娟;;深部煤层孔渗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余维初;胡琼;赖晓芹;肖想松;刘万琴;;多功能煤层气等温吸附与钻井液污染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学笃;;综放工作面高位瓦斯抽采技术的应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学华;高仁杰;唐俊;张敏;;钱营煤样的压汞实验[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吉利明;罗鹏;;样品粒度对黏土矿物甲烷吸附容量测定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9 龙威成;孙四清;牛大伟;龙亚平;;浅析煤层瓦斯单向流动理论的应用[A];煤矿瓦斯地质与抽采利用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佟顺增;刘建春;胡忠波;;高灰难选煤泥的解离特性研究[A];2014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松航;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王春光;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深井煤样中吸附气体运移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李建楼;声波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仁伦;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吴爱军;松软煤层煤巷掘进突出危险性预测的连续流量法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春雨;黄陵二号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锐;泥浆介质非等压条件下煤芯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何志刚;温度对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攀;水分对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晓彬;新安井田瓦斯赋存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艳敏;煤氧化的反应机理函数和热效应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柴磊;鹤煤四矿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穿层钻孔抽放关键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于宝种;阳泉无烟煤对N_2-CH_4二元气体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魏惠;钢渣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刘小杰;兴阜矿331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华;鲁婷;梁冰;韩立鑫;;基于水锁机理的瓦斯超限防治理论[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郝吉生,袁崇孚,张子戌;构造煤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3 程远平;俞启香;;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4 赵振保;;变频脉冲式煤层注水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5 李云浩;杨清岭;杨鹏;;煤层瓦斯流动的数值模拟及在煤壁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年02期

6 钟玲文,张慧,员争荣,雷崇利;煤的比表面积 孔体积及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3期

7 虎维岳;李静;王寿全;;瓦斯在煤基多孔介质中运移及煤与瓦斯突出机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4期

8 陈瑞君,王东安;南桐矿区煤的微孔隙与瓦斯储集、运移关系[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5年02期

9 唐本东,许前觉,于良臣;用K_t值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J];煤矿安全;1981年12期

10 彭立世;用地质观点进行瓦斯突出预测[J];煤矿安全;198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玉贵;构造煤演化与力化学作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3 马东民;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志强;重庆沥鼻峡背斜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勇;熊飞;丁文彦;;瓦斯狂魔几时休[J];民防苑;2005年02期

2 马增旭,赵凯;双石墙预留排瓦斯巷在新立矿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5年05期

3 程建军;;专用排瓦斯巷应用问题的探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8年03期

4 杨洋;郭佳;郭力;;基于极值统计理论的瓦斯浓度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煤炭;2009年06期

5 郭美玲;;瓦斯形成的地质因素及其防治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鹿瑾;张剑英;牛光东;王青青;赵艳萍;;煤矿瓦斯浓度时间序列的分形特性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7期

7 王栓林;樊少武;马超;;突出危险性预测中的瓦斯浓度实时指标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8 董丁稳;李树刚;常心坦;林海飞;;瓦斯浓度区间预测的灰色聚类与高斯过程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9 童碧;黄伟;沈力军;沈颂策;;瓦斯浓度异常预警系统及应用[J];测控技术;2012年04期

10 芦军民;;井下快速排放瓦斯的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麟;王君杰;;低浓瓦斯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红卫;费奇;;智能瓦斯预报系统[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李瑞敬;;瓦斯逆流现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双安;宁书年;张会星;姜铁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预测瓦斯的研究成果[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5 吴强;张保勇;;瓦斯水合化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6 李长庚;;淮南矿区瓦斯浓缩技术应用及市场前景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江涛;;风电瓦斯闭锁功能设计与现场实现[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8 禄利刚;郭畅;程龙彪;;节能减排视角下我国瓦斯的抽采和综合利用[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9 彭苏萍;;瓦斯富集部位高分辨地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姜文忠;;采空冒落区瓦斯扩散-通风对流模拟研究[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经;把瓦斯变成拳头产品[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罗虎昌;大湾矿瓦斯月发电量创纪录[N];中国煤炭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晓军;“西北第一瓦斯站”的尴尬[N];甘肃日报;2006年

4 白增安邋郭东;救援围绕降低瓦斯浓度展开[N];河北日报;2007年

5 张沉;山西的新瓦斯时代[N];经济观察报;2006年

6 胡明军;打通一矿治理岩溶瓦斯有新招[N];经理日报;2008年

7 张延颖;河北金牛葛泉矿新装备筑牢瓦斯防线[N];中国矿业报;2008年

8 记者 王新生邋通讯员 张延颖;葛泉矿新装备筑牢瓦斯防线[N];中国矿业报;2008年

9 解张伟;将“第一杀手”变成能源新宠[N];中国矿业报;2005年

10 记者 钱海山 通讯员 袁宏伟;河南最大瓦斯电厂年底投产[N];中国煤炭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丁稳;基于安全监控系统实测数据的瓦斯浓度预测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刚;瓦斯浓度的分形分析与混沌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刘彦伟;煤粒瓦斯放散规律、机理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向军;外加水分对煤的瓦斯解吸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5 刘纪坤;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过程热效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魏明尧;含瓦斯煤体气固耦合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罗维;双重孔隙结构煤体瓦斯解吸流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刘延保;基于细观力学试验的含瓦斯煤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程庆迎;低透煤层水力致裂增透与驱赶瓦斯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李建楼;声波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天;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瓦斯浓度预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孙锐;泥浆介质非等压条件下煤芯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管玲玲;基于蓝光平台的瓦斯浓度分析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阎东慧;高瓦斯矿井掘进通风瓦斯浓度预测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5 孙维吉;不同孔径下瓦斯流动机理及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6 杨静;矿用瓦斯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7 赵勇;煤吸附/解吸瓦斯的低频振动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铭辉;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D];重庆大学;2013年

9 丁润东;瓦斯粉尘协同检测与预警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10 周翔;瓦斯监测数据及瓦斯流分析与程序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09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809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