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水浸湿诱导煤体变形特征规律的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煤体变形 + 承压水 ; 参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12期
【摘要】:为研究承压水条件下煤体浸湿变形的特征,采用自制承压水浸湿变形监测系统,开展不同水压条件下煤体浸湿变形实验,得到承压水浸湿诱导煤体变形特征规律。结果表明:0 MPa水压下煤体横向与纵向均呈现拉伸变形,煤体体应变为拉伸状态,而承压后煤体横向变形呈现先压缩后拉伸的趋势,纵向则均为压缩变形,煤体体应变为压缩状态;随着水压的增大,煤体纵向的压缩变形量及煤体体应变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卸压后煤体的残余变形量随水压的增大而减小。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aking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under confined water condition, a self-made monitoring system for wet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under pressure water condition was used to carry out experiments on soaking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under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law of deformation induced by soaking under pressure water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rizontal and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under water pressure of 0 MPa is tensile deformation, the strain of coal body is tensile state, while the transverse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under pressure shows the tendency of first compression and then stretching, and the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is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pressure, the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and the strain of coal body gradually decrease, and the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coal bod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pressure.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4009,51604010) 安徽理工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QN201629)
【分类号】:TD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军平;闫海琴;;成庄矿承压水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2011年06期
2 孙田军;曹青峰;;封闭掩埋井田承压水动态规律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06期
3 王作宇,王培彝;承压水上采煤学科理论与实践[J];煤矿开采;1994年04期
4 刘绪和;井下钻探高承压水安全施工技术[J];煤矿安全;1996年04期
5 张吉佑;承压水上采煤防治水设计[J];煤矿现代化;2001年06期
6 罗立平,彭苏萍,王金安;承压水体上对拉面开采关键技术与对策[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4期
7 张建立;孙文标;张振峰;;承压水体上采煤实践[J];中国煤炭;2008年06期
8 刘纪义;;大兴煤矿三灰承压水上开采方案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2年03期
9 段为民;连志伟;任志浩;;太灰岩溶裂隙承压水疏排降压工程理论[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年11期
10 熊国富;罗顺根;付贵平;丁少平;彭小华;;浅谈山西矿西五采区承压水治理[J];江西煤炭科技;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作宇;刘鸿泉;;承压水上采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2 曹胜根;姚强岭;王福海;;大采长综采面底板高承压水渗流突变防治技术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作宇;刘鸿泉;王培彝;于树春;;承压水上采煤的理论与实践[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4 宋先平;;承压水上煤层开采水害分析及防治[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5 王玉森;;钻遇承压含水层的技术措施[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6 文继萍;李源秋;祁晶生;;高坑井田底灰承压水上采煤安全开采边界的研究[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7 张慧娟;张萍芳;;底板注浆防治承压水技术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慧娟;张萍芳;;底板注浆防治承压水技术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9 王玉森;;钻遇承压水层的措施与对策[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10 胡荣杰;;刘桥一矿六煤层底板高承压水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延蒙;承压水作用下底板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蒋昊良;岱庄煤矿承压水上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胡洋;承压水上断层活化突水采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4 李文敏;承压水上采煤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鹏飞;水银洞金矿高承压水条件下巷道底板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6 曹吉胜;高承压水作用下工作面突水机理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峰;承压水上开采煤层底板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8 毕龙;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突水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丽;基于GIS的矿井承压水害管理信息系统[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10 张银海;缓倾斜煤层承压水上开采底板破坏特征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55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85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