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应急疏散恐慌程度模型研究
本文选题:应急疏散 + 恐慌心理 ; 参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为研究地铁应急疏散情况下人员恐慌程度,建立地铁应急疏散恐慌程度模型。首先根据恐慌心理量表和调查问卷得到恐慌程度影响因素及其分类,并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值。在北京地铁军博站进行应急疏散模拟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修正模型中相关事故经历因素,得到地铁应急疏散恐慌程度最终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地铁应急疏散恐慌程度受年龄、携带行李情况、接受安全教育程度、相关事故灾害经历等人员个体因素,以及人员密度、疏散环境复杂程度、事故灾害发生位置等环境因素影响。应急疏散恐慌程度模型计算结果和应急疏散模拟试验结果相近。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egree of panic in subway emergency evacuation, a panic degree model of subway emergency evacuation was established.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panic psychological scale and questionnai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gree of panic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 are obtained, and the weight of each factor is determined. The emergency evacuation simulat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at Beijing Metro military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accident experience factors in the experimental data correction model, the final optimization model of subway emergency evacuation panic degree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panic in subway is affected by personal factors, such as age, carrying baggage, safety education, related accident and disaster experience, personnel density, the complexity of evacuation environment, etc.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he location of accidents and disasters. The result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panic degree model is close to that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simulation test.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分类号】:U29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穆娜娜;肖国清;何理;史聪灵;胥旋;;地铁人员疏散心理行为调查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06期
2 张文海,时特林,车文贤;大学生非典恐慌心理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霞;戴广龙;刘盼;;高校火灾时人员疏散行为调查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4期
2 葛良玉;;利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解决青岛百丽广场消防安全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5期
3 李得伟;尹浩东;;地铁车站换乘通道合理长度评估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9期
4 谢天光;倪照鹏;;基于STEPS的地下双层岛式站台人员疏散模拟研究[J];安全;2014年12期
5 周玮腾;韩宝明;李得伟;郑宣传;;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短时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年02期
6 赵晔;;基于模糊理论的大学生安全意识评价实证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阎卫东;张宪立;;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的认知水平对疏散心理和行为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8 胥旋;;人员非均匀分布条件下的疏散引导方向优化算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8期
9 邢志祥;唐永;高文莉;;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人员疏散仿真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6期
10 赵晔;;基于模糊理论的大学生安全意识评价实证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远青;刘栋栋;曾杰;;北京南站高架层人员安全疏散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张培红,陈宝智;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行为规律[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培红;尚融雪;姜泽民;刘乙宏;;大型商场人员疏散行为的调查和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方伟峰,杨立中,黄锐;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多自主体人员行为模型及其在性能化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3期
5 杨铠腾;覃潘丽;;安全疏散研究综述[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8年01期
6 李华强;范春梅;贾建民;王顺洪;郝辽钢;;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7 李孟洁;;火车站旅客疏散行为统计分析及应用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杨立中,李健,赵道亮,方伟峰,范维澄;基于个体行为的人员疏散微观离散模型[J];中国科学E辑:工程科学 材料科学;2004年11期
9 孟俊仙;周淑秋;饶敏;;大型建筑内人员疏散计算机仿真研究评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03期
10 刘栋栋;赵斌;李磊;张蕊;赵东拂;曾杰;蒋方;;北京南站行人特征参数的调查与分析[J];建筑科学;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瀚;;北京创新应急疏散演练模式[J];中国减灾;2011年21期
2 本刊编辑部;;电子化避险图指引居民应急疏散[J];中国减灾;2011年21期
3 姜传胜,杨铸;公共安全之人员应急疏散[J];安全;2004年01期
4 李怀仲;郭群英;陈军;刘俊峰;;应急疏散及应急逃生[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年12期
5 丁丽娜;郑伟;钱琳;;居安思危查隐患及时整改保安全——记图书馆应急疏散演练[J];科技创业家;2013年15期
6 宋元宁;李毅霞;刘明;;应急疏散中风向标的作用[J];安全;2013年06期
7 温伯威;丁嘉鹏;常丽君;;“一张图”框架下的城市应急疏散数据融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8 徐敏;;中国人心理行为特点对应急疏散的影响[J];安全;2008年05期
9 程龙;;温州南麂海岛旅客应急疏散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郝然;鲁瑶;;北京南站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评价方法及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山;田大新;王云鹏;罗浩;夏海英;;基于车联网的交通应急疏散优化方法[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2 李慧洋;徐敏;孙向红;张侃;;北京城镇居民应急疏散行为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任常兴;张欣;张网;王婕;丁建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应急疏散能力评估指数法研究[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敏;李慧洋;孙向红;傅小兰;;应急疏散中不同人群的行为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艳华;卢文龙;李平;;车站事故应急疏散模拟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轨道交通[C];2013年
6 左军;刘凤荣;黄欢欢;王月蓉;;人防城市人口应急疏散路径选择模型研究[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沁;;论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要点[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陈苏诞;张晓峰;王蕾;;浅析太原市地震应急疏散与避难场所的安全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敏;卢兆明;袁国杰;;基于GIS系统的灾时大范围应急疏散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张崭;;层次分析法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能力分析上的应用[A];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秋亮;解放路小学举行防灾应急疏散演习[N];商丘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彬;幼儿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N];济南日报;2012年
3 川检;四川局局长王吉顺部署绵阳局应急疏散工作[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4 九三学社社员 江苏省淮安市人大代表 朱菊芳;新生军训鸣锣在即[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记者 吴媛媛;我市第三家应急疏散基地挂牌[N];蚌埠日报;2011年
6 李晓平;警报拉响,居民8分钟安全进入隐蔽场所[N];厦门日报;2007年
7 记者 林超 通讯员 张美妮;我市举行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暨应急疏散演练[N];威海日报;2013年
8 上城报道组 刘婷婷 记者 孟杨斌;上城首次出台《防汛应急手册》[N];杭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张志毅;切实加强地震科研成果的应用[N];淄博日报;2008年
10 YMG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刘翼 乔攀;芝罘区中小学从今年起 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应急演练[N];烟台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磊;大规模开放空间应急疏散计算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孙庆峰;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吴正言;应急疏散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代伟;群集应急疏散影响因素及时间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周蕾;基于动态信息的应急疏散与车辆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爽;居民区人员应急疏散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何健飞;基于行为的应急疏散路径优化与仿真[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杨阳;城市地下道路应急疏散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江伟;城市道路应急疏散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仇亚敏;路网应急疏散问题研究及仿真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江艳;火车站广场人流密集区应急疏散能力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7 谢君;室内外一体化应急疏散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谷凤瑞;基于单目的地路网模型的应急疏散交通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杨立兵;公共场所应急疏散系统及模拟仿真[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汪军;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邮轮母港应急疏散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8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87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