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正交试验的底板破坏深度主控因素敏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0 11:43

  本文选题:正交试验 + 底板破坏深度 ; 参考:《煤炭学报》2015年09期


【摘要】:为了研究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因素,考虑工作面倾斜长度、采厚、采深、不同底板岩层力学参数和承压水水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底板破坏深度,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模拟结果分析,研究影响底板破坏深度主控因素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斜长、采深、采厚对底板破坏深度的敏感性主次顺序为工作面斜长采深采厚;抗拉强度对底板拉破坏深度的影响为高度显著;底板岩层黏聚力、内摩擦角对底板破坏深度及拉破坏深度的敏感性不显著;抗拉强度、内摩擦角对剪破坏深度的敏感性较弱,黏聚力对底板剪破坏深度具有显著性影响;随着承压水压力的增加,底板中水平最小主应力与承压水压力越来越接近,且水平应力值接近水压的岩层范围增大,导致突水的危险性增加。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loor failure depth, considering the inclined length of working face, mining thickness, mining depth,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floor rock strata and pressure water pressure, the failure depth of bottom slab is simulated by FLAC3D softwar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ailure depth of the floor plate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orthogonal test method to analyz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mining thickness to the depth of floor failure is in the order of inclined length, mining depth and thickness, the influence of tensile strength on the depth of floor tensile failure is significant, and the cohesive force of bottom rock layer is the main order of the sensitivity of mining thickness to the depth of floor fail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tensile strength on the depth of floor tensile failure is significant. The sensitivity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to the failure depth and tensile failure depth of bottom plate is not significant, the sensitivity of tensile strength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to shear failure depth is weak, the cohesion forc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hear failure depth of bottom plate,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ed water pressure,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hear failure depth of bottom plate. The minimum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is more and more close to the pressure of confined water i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range of rock strata in which the horizontal stress value is close to the water pressure increases, which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1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034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资助项目(51428401)
【分类号】: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天鸿,唐春安,刘红元,朱万成,冯启言;承压水底板突水失稳过程的数值模型初探[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2 程久龙,于师建,宋扬,程洪良,宋振江;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声波CT探测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1999年06期

3 关英斌,李海梅,路军臣;显德汪煤矿9号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3年02期

4 罗立平,彭苏萍;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突水灾害机理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5年04期

5 姜谙男,梁冰;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煤层底板突水量预测[J];煤炭学报;2005年05期

6 武强;张志龙;马积福;;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Ⅰ——主控指标体系的建设[J];煤炭学报;2007年01期

7 李加祥;;用模糊数学预测煤层底板的突水[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8 李白英;预防矿井底板突水的“下三带”理论及其发展与应用[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9 尹会永;魏久传;刘同彬;郭建斌;;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福;程珩;王国宝;白瑞;路亮;;注塑机塑化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6期

2 蒋红英;柯志华;刘杰;;竖向荷载作用下散体材料堆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3 赵素华;原丽君;田勇;张守东;;氧气顶吹转炉脱磷工艺分析[J];鞍钢技术;2008年04期

4 朱万成;魏晨慧;张福壮;杨天鸿;;流固耦合模型用于陷落柱突水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5 张明聚;郜新军;郭衍敬;;海底隧道突水分析及其在翔安隧道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姜立标;侯文超;谷方德;;基于正交试验的汽车稳态回转性能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湛禹;吴俊奇;马龙友;张越;;水处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王金安,彭苏萍,孟召平;岩石三轴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规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9 王金安,彭苏萍,孟召平;承压水体上对拉面开采底板岩层破坏规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刘敦文,古德生,徐国元,黄仁东;采空区充填物探地雷达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辛红旗;;采动引起底板破坏而引发煤矿突水的原因分析——以豫西某井田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下册)[C];2010年

2 冯志君;周德俭;;基于正交实验的电液伺服系统最优运行参数选择方法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关英斌;李海梅;杨彦利;;承压水上近距煤层开采的底板破坏深度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4 焦殿志;徐冰寒;;煤层底板断裂结构岩层突(涌)水量估算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5 唐勇;薛克敏;周林;李萍;;汽车前梁内高压成形工艺参数优化[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完海鹰;任怀胜;;CFRP粘结钢板剪切试验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于师建;程久龙;;采矿工程围岩移动破坏综合探测技术[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8 陈维汉;刘世聚;;豫兴型顶燃式热风炉性能分析[A];2008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术云;姜振泉;;郑州矿区采动底板构造控水及其防治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孟祥瑞;徐铖辉;高召宁;王向前;;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亦文;车身结构抗撞性问题的简化建模及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姚山山;溶液燃烧合成WLED硅酸盐荧光粉及发光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曹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静;光纤光栅多参数传感理论技术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秦全德;粒子群算法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乐志军;新朝川矿矿井水分布规律研究与防治对策[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贾晓亮;基于FLAC~(3D)的断层数值模拟及其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汪国华;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临界层间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超;聚氨酯膜预防综放巷道煤层自燃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桂海;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徐星;采场底板突水判测系统及水害防治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彦军;复杂围岩条件极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文娟;采动围岩运动规律与断层活动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伟杰;基于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裂隙型底板突水机理及危险性预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中策,蔡永恩,王成绪;煤层开挖过程中底板突水的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及初步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6期

2 冯夏庭,赵洪波;岩爆预测的支持向量机[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姜谙男,冯夏庭;由工程实例获取隧洞围岩最大变形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4 左人宇,龚晓南,桂和荣;多因素影响下煤层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研究[J];东北煤炭技术;1999年05期

5 杨天鸿,唐春安,刘红元,朱万成,冯启言;承压水底板突水失稳过程的数值模型初探[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银平;岩体声发射与微震监测定位技术及其应用[J];工程爆破;2002年01期

7 韩宝平,冯启言,于礼山,毛琼,李炉明,张洪茂;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碳酸盐岩渗透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8 王连国,宋扬;煤层底板突水突变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9 周瑞光,成彬芳,叶贵钧,武强;断层破碎带突水的时效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10 管恩太,武强,冀焕军,李鑫,宋金叶,李培玉;煤矿底板突水的多源地学信息复合模型研究——以焦作演马庄矿为例[J];工程勘察;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志龙;中厚松散层下防砂(塌)煤柱合理留设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彦利;关英斌;王卫东;王勇;韩立强;;陶二煤矿2~#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1期

2 李文彩,张义顺,王洪志;松软底板条件下柱鞋的设计[J];煤矿设计;1992年10期

3 王希良,梁建民,王进学;不同开采条件下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测试研究[J];煤;2000年03期

4 李宏武;;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应变法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6期

5 李慎举;王新;;辛置煤矿10409工作面底板破坏特征[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单智勇;苏勇松;;膏体充填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王海平;崔芳鹏;仝亚男;崔芳静;;水力测试法在煤层底板破坏探测试验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2年06期

8 刘宗才;;用钻孔声波法观测采后底板破坏深度[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9 刘宗才;;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综合测试方法[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10 付国彬,洪允和;缓倾斜工作面的底板破坏区[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玉海;;底板破坏深度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永杰;李增力;;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C];2008年

3 李晓斌;何有巨;;复杂区深部A组煤底板岩溶及其防治[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王健;;综采面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5 关英斌;李海梅;杨彦利;;承压水上近距煤层开采的底板破坏深度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6 张文泉;李加祥;温兴林;;回采参数与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关系的研究[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7 许延春;姚依林;陈胜然;柳昭星;;深部承压水上大采高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理论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8 翟晓荣;吴基文;;煤层底板注浆前后采动效应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作宇;;顶底板岩体移动的理论与实践[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孟祥瑞;徐铖辉;高召宁;王向前;;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于小鸽;采场损伤底板破坏深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2 付宝杰;水—岩耦合作用下采场底板综合分区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3 徐德金;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开采底板断裂活化致灾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梁盛开;黔北矿区承压水分布特征与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陈新明;大埋深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胜;显德汪矿9~#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2 李冲;邯邢地区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3 李锋;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特征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4 吴涛;潘二矿A组煤开采底板破坏规律并行电法测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5 杨彦利;陶二煤矿2~#煤层底板破坏规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6 彭永贵;承压水体上厚煤层开采底板破坏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7 安康;陈四楼煤矿底板破坏及突水预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8 武龙飞;朱村矿承压水上膏体充填开采底板破坏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苏明金;A组煤层底板破坏规律及灰岩含水层疏放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郑新旺;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底板破坏特征及影响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4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14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