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瓦斯解吸规律实验模拟及主控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瓦斯解吸 + 主控因素 ; 参考:《煤矿安全》2015年10期
【摘要】:利用煤的瓦斯解吸过程模拟试验装置,考察在空气介质中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在不同粒度、瓦斯压力条件下,模拟煤样在空气介质中煤的瓦斯解吸过程,找出影响空气介质中煤的瓦斯解吸过程的主控因素,得到表述模拟空气介质等压条件下瓦斯解吸过程较为理想的数学式。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gas desorption process of coal in air medium is simulated by means of the simulated test device of gas desorption process, and the gas desorption process of coal sample is simula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and gas pressu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gas desorption process of coal in air medium were found out, and the more ideal mathematical formula was obtained to describe the gas desorption proce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mulated air medium under isobaric pressure.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4QN006) “十二五”国家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41-003-003-001)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洪良;王兆丰;陈向军;;负压环境下煤的瓦斯解吸规律试验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王轶波;李红涛;齐黎明;;低温条件下煤体瓦斯解吸规律研究[J];中国煤炭;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玉金;深部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与解吸规律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学玉;瓦斯“截流抽放”快速揭煤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张霖;;桃园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参数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苏利军;;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钻孔抽采有效半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汪义国;;近距离煤层群被保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蔡如法;童校长;;穿层钻孔掏穴增透强化抽采瓦斯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效军;王立功;;刘桥一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禹业挺;余陶;邓中;肖峻峰;;突出煤层穿层钻孔增透强化抽采瓦斯消突效果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王泰;低瓦斯矿井瓦斯排放的方法选择[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宏伟,李胜,袁亮,刘永庆;潘一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模式识别与概率预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涛;王洋洋;郭长娜;张继华;;QGA-RBF神经网络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新良;罗文柯;刘寿兰;陈小辉;;顺层长钻孔抽采瓦斯抽采半径数值法与钻孔负压法的对比分析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梁冰;陈天宇;孙维吉;;复杂地质条件煤层气藏井间干扰对井网布置的影响[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章修玉;张雷;刘宜平;蔡东红;蔡君;;全液压履带深孔钻车在任楼煤矿瓦斯钻孔施工中的应用[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佩永;程浩;;千米深井突出煤层群揭煤区域防突技术研究[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常先隐;;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效果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姜林三;;平行煤层导硐揭穿突出煤层的管理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宜平;杨业新;蔡东红;华海洋;;大采高跨上山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武光辉;石军宏;何涛;;高瓦斯矿井立井井筒快速揭煤实践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9 张进军;刘宁川;昝军才;;大佛寺煤矿掘进工作面卸压松动圈范围的确定[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10 田永东;;煤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技术及其对设备的要求[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晓华;辽宁矿区煤层气开采渗流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齐黎明;卸压密闭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力;基于小样本数据的矿井瓦斯突出风险评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柯;陶二井田瓦斯地质规律研究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卫斌;五阳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利强;突出煤层水力径向压裂石门快速揭煤技术研究及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文旺;七星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萌;长虹井田瓦斯地质规律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少杰;新安煤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区域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建伟;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建忠;潘三矿C13-1煤层掘进工作面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波;天池煤矿瓦斯分布规律及突出危险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永周;李子垭井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徐磊,范炳恒,桑树勋;两淮地区深部煤储层含气性预测[J];安徽地质;2002年01期
2 李海燕;刘玉萍;秦佳之;薛翊国;;煤矿深井开采的合理经济深度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3 谢振华;陈绍杰;;水分及温度对煤吸附甲烷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4 张小东;刘浩;刘炎昊;苏现波;;煤体结构差异的吸附响应及其控制机理[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H.F.雅纳斯,于策;煤样的瓦斯解吸过程[J];煤炭工程师;1992年02期
6 吴自立,孔凡正,孙重旭;测定钻屑解吸指标采样方法的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3期
7 余楚新,鲜学福,谭学术;煤层瓦斯流动理论及渗流控制方程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8 刘继岩,黄旭;沙曲矿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及抽放前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9 梁政国;煤矿山深浅部开采界线划分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牛国庆,颜爱华,刘明举;瓦斯吸附和解吸过程中温度变化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丽萍;低渗透煤层气开采的热—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刘洪永;远程采动煤岩体变形与卸压瓦斯流动气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雪松;宋岩;王兆宏;马淑芳;柳少波;洪峰;;松辽盆地二氧化碳成因及分布主控因素[J];天然气工业;2009年03期
2 卢双舫,李宏涛,付广,王朋岩,张云峰;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J];天然气工业;2003年06期
3 秦秋寒;宋效文;何成山;柳成志;刘勇;;临江地区扶余—杨Ⅰ油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晓斌;范增辉;欧阳诚;候泽富;蒲莉萍;李乐;董同武;郭鸿喜;汤兴友;;大巴山—米苍山前缘地区油气主控因素及勘探有利区分析[J];复杂油气藏;2014年01期
5 琚惠姣;孙卫;杨希濮;韩宗元;;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山2段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1年02期
6 熊斌;陈洪德;赵俊兴;李凤杰;向芳;陈安清;;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北部长9_1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中国矿业;2014年02期
7 李嘉光;郭少斌;陈朝玉;;大庆油田资源量增长趋势及其主控因素解析[J];地学前缘;2009年06期
8 袁圣强;吴时国;姚根顺;;琼东南陆坡深水水道主控因素及勘探应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02期
9 王彦龙;王鹏;;子长地区长_2油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1期
10 肖玲;田景春;魏钦廉;张春生;;鄂尔多斯盆地油坊庄地区长2油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葛明娜;包书景;张金川;任收麦;;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2 钟涛;林庆祥;杨成彬;王守坤;王庆江;李任翔;;致密油储层形成体积裂缝工艺控制措施及其应用效果[A];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特约分析师 曾晓虹;主控因素有变化 油脂反弹在近前[N];粮油市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宝林;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_";高桥地区盒8储层主控因素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2 刘国振;庆新油田葡萄花油藏主控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齐丽丽;山东省第三纪盐类矿产沉积主控因素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希濮;延安地区盒_8和山_2段低渗透气藏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赵慧;地面沉降的人为主控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33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3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