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在灾害监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本文选题:次声波 + 固有频率 ; 参考:《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07期
【摘要】:次声是频率小于20 Hz的声波,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孕育、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并且不同物理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有着各自固有的频段,随着监测手段的逐步完善和CTBTO全球次声检测系统的逐步建立,次声波在灾害监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次声监测的常用装置和定位方法,阐述了不同灾害在孕育阶段和发生阶段所产生的次声波的频率,并通过介绍多种灾害在孕育、发生阶段产生的次声波,分析了对于同种灾害在酝酿期和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次声波频率的不同。
[Abstract]:Infrasound is a sound wave with frequency less than 20 Hz. All kinds of physical phenomena in nature are gestated, occurring and developing with infrasonic waves, and the infrasonic waves produced by different physical phenomena have their own inherent frequency bands.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monitoring mea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TBTO global infrasound detection system, infrasound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disaster monitor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equipment and positioning method of infrasound monitoring, expounds the frequency of infrasonic waves produced by different disasters in the gestation and occurrence stages, and introduces the infrasonic waves produced in the gestation and occurrence stages of various disasters.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s of infrasonic waves produced during the gestation and occurrence of the same kind of disasters are analyzed.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29B00) 北京市教委项目(001000543214550)资助
【分类号】:O425;X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兰,谢少凤,苏志;广西主要气候灾害监测指标的初步研究[J];广西气象;2000年S1期
2 丁安民;田八林;李克昭;张勤;;矿区沉陷灾害监测方法综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冯振武;加快建设《乌鲁木齐市气象灾害监测防御系统》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J];新疆气象;1996年06期
4 郭陆军;气象卫星应用和自然灾害监测会议在京召开[J];中国航天;1996年05期
5 ;西藏将建气象灾害监测警报系统[J];吉林水利;2001年06期
6 李月华;张志华;;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领域取得重大进展[J];科技促进发展;2014年01期
7 李良序;应用气象卫星遥感 加强环境灾害监测[J];新疆气象;1995年04期
8 金建德;;天人和谐 富民兴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保障[J];理论与当代;2007年12期
9 张俊;周成虎;郭兆成;杨攀新;孙晓宇;;基于格网的汶川地震场地灾害监测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丽曼;杨明英;;浅析加强工程灾害监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J];科技与企业;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爱萍;;灾害监测中的测绘技术概述[A];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胡泉;汤丽莎;;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之我见[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郭朝辉;龚亚丽;;利用环境减灾卫星进行干旱灾害监测研究[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4 张震宇;武洪涛;付安良;;河南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GIS总体设计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张鹏;唐世浩;师春香;刘玉洁;李晓静;张理阳;刘辉;郑照军;刘瑞霞;胡秀清;齐瑾;张兴赢;;MODIS产品集成及灾害监测应用系统[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唐世浩;张鹏;;“MODIS产品集成及灾害监测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初步设想[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让会;;新疆荒漠化灾害监测评价预警系统模式[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盛伟;臧欣;杨晓峰;王铁;;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想方案[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3年
9 周策;陈文俊;;光纤岩体推力监测系统成果简介滑坡崩塌岩体推力监测系统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10 李小龙;谷松岩;刘健;;星载被动微波资料(SSM/I)在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试验[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廖影 通讯员 付钟;重庆九龙坡区建成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分系统[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陆书鑫 杜培龙 魏喜陆;红兴隆启动气象灾害监测预防系统[N];北大荒日报;2010年
3 郭朝辉;陆地卫星灾害监测显身手[N];中国航天报;2010年
4 记者 张明禄 实习记者 赵晓妮;加强灾害监测 提高预报精度 多途径发布预警[N];中国气象报;2013年
5 科讯;卫星应用施援国际救灾[N];中国航天报;2012年
6 记者 刘毅;“十一五”气象灾害监测率将达85%[N];人民日报;2006年
7 吕守奇;成都:拟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体系[N];中国气象报;2003年
8 柯哲人 陈蜜 林泽微;市气象灾害监测 预警中心开工[N];温州日报;2012年
9 记者向德龙 通讯员王爱珍 唐健强;气象灾害监测警报体系建设大步推进[N];中国气象报;2011年
10 陈全育;中国福星耀全球[N];中国航天报;2009年
,本文编号:1954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5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