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蒋庄煤矿太原组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分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3 17:51

  本文选题:太原组 + 底板突水 ; 参考:《中国矿业》2015年10期


【摘要】:华北地区越来越多的煤矿将要开采太原组下部煤层,基底奥灰突水危险性随之增加。为合理评价滕州矿区蒋庄煤矿162、163采区太原组16煤底板奥陶突水危险性,在分析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选取奥灰(富水性与水压力)、断裂构造(密度、断层交点和端点的分布、断层规模指数)和有效隔水层厚度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预测模型。应用本模型对研究区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分级,分为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和危险四个等级,对每个等级的分布进行了分区。经验证,预测效果符合实际,并与"突水系数法"预测结果相比,更详细、具体。分区分级结果有助于指导矿井16煤开采防治水工作。
[Abstract]:More and more coal mines in North China are going to mine the lower coal seam of Taiyuan format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reasonably the risk of Ordovician water inrush from coal floor of No. 16 coal floor in No. 162163 mining area of Jiangzhuang Coal Mine in Tengzhou, the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 area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AHP vulnerability index method based on GIS, Ordovician ash (water rich and water pressure), fault structure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fault intersections and endpoints, fault scale index) and effective water-barrier thickness are selected as evaluation indexes.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model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of Ordovician ash into four grades: safe, dangerous and dangerou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ch grade was divided.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effect of prediction is in line with reality,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of "water inrush coefficient method", it is more detailed and specific. The results of zoning classification are helpful to guid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in coal mine No. 16.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伊利诺伊大学地质系;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资助(编号:2012CB723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41372290;4140225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ZR2013EEQ019) 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资助(编号:MDPC2012KF13)
【分类号】: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乐乐;魏久传;尹会永;牛超;谢道雷;赵金静;;南屯煤矿下组煤西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2 李加祥;煤层底板“下三带”理论在底板突水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1990年04期

3 王作宇;;底板零位破坏带最大深度的分析计算[J];煤炭科学技术;1992年02期

4 倪宏革,罗国煜;煤矿水害的优势面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2000年05期

5 武强;王金华;刘东海;崔芳鹏;刘守强;;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Ⅳ: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J];煤炭学报;2009年02期

6 罗成;;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在李雅庄矿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年05期

7 李加祥;;用模糊数学预测煤层底板的突水[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8 段水云;煤层底板突水系数计算公式的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年01期

9 张伟杰;李术才;魏久传;张庆松;;基于岩体极限平衡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1期

10 刘伟韬;刘云娟;申建军;;基于模糊物元理论的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安全性评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万成;魏晨慧;张福壮;杨天鸿;;流固耦合模型用于陷落柱突水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王金安,彭苏萍,孟召平;岩石三轴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规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王金安,彭苏萍,孟召平;承压水体上对拉面开采底板岩层破坏规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刘敦文,古德生,徐国元,黄仁东;采空区充填物探地雷达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冯启言;孟磊;张海荣;李长河;;基于GIS的梁北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地理信息世界;2008年05期

6 谭志祥,邓喀中,白振明,王宗盛,孙新民;综放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实测研究[J];测绘通报;2003年09期

7 李德强;李德红;刘利涛;周怀强;朱文敏;;葛泉矿东井9~#煤带压开采研究[J];地下水;2009年03期

8 李洋;李文平;刘登宪;;潘谢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采厚关系回归分析[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9 杨天鸿,唐春安,刘红元,朱万成,冯启言;承压水底板突水失稳过程的数值模型初探[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白新春;马领康;;架空送电线路中采空区评价方法[J];山西电力;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辛红旗;;采动引起底板破坏而引发煤矿突水的原因分析——以豫西某井田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下册)[C];2010年

2 彭远丽;;浅谈煤矿项目环评中的移民搬迁安置问题[A];首届贵州环境影响评价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3 焦殿志;徐冰寒;;煤层底板断裂结构岩层突(涌)水量估算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4 高玮;陈铁林;卜发东;;条带开采法岩层移动机理再分析[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李洋;李文平;刘登宪;;潘谢矿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采厚关系回归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朱术云;姜振泉;;郑州矿区采动底板构造控水及其防治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麻凤海;张荣亮;杨帆;肖波;;不同倾角煤层开采时引起地表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8 景继东;韩进;李述才;贾承建;张士同;;煤矿巷道工程穿越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超前探测技术[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同彬;施龙青;韩进;魏久传;朱鲁;李述才;;导水断裂带高度理论计算[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殷锦屏;;村庄下开采时建筑物的保护措施和维修技术探讨[A];2007短壁机械化开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乔伟;矿井深部裂隙岩溶富水规律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孙建;倾斜煤层底板破坏特征及突水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李伟;海石湾井田CO_2成藏演化机制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唐守锋;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矿井突水前兆特征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李根;基于模拟的水岩耦合变形破坏过程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霍丙杰;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于小鸽;采场损伤底板破坏深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晓亮;基于FLAC~(3D)的断层数值模拟及其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汪国华;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临界层间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艳卉;矿井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桂海;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徐星;采场底板突水判测系统及水害防治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彦军;复杂围岩条件极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文娟;采动围岩运动规律与断层活动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伟杰;基于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裂隙型底板突水机理及危险性预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曾庆铭;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机理和保护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心彬;程久龙;李丽;薛重生;;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矿井奥灰突水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6年06期

2 冯启言;孟磊;张海荣;李长河;;基于GIS的梁北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地理信息世界;2008年05期

3 王明玉,张宝柱;华北型煤田矿井突水灾害的防治[J];地质论评;1995年06期

4 中国生;江文武;徐国元;;底板突水的突变理论预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管恩太,武强,冀焕军,李鑫,宋金叶,李培玉;煤矿底板突水的多源地学信息复合模型研究——以焦作演马庄矿为例[J];工程勘察;2001年04期

6 刘伟韬,宋传文,张国玉;底板突水的专家评分层次分析预测与评价[J];工程勘察;2002年01期

7 王作宇;煤层底板岩体移动的“原位张裂”理论[J];河北煤炭;1988年03期

8 潘寒尽,张多林;AHP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航空兵器;2003年06期

9 靳德武;采煤工作面煤层底板突水预报泛决策分析理论研究综述[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石树中,宋立军,杨纪林,胡伟华,吴小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的应用[J];内陆地震;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如华;两淮煤田太原组的地质时代及所含蜓类的生境[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2 曹振明;对义安煤矿太原组灰岩赋水规律的探讨[J];徐煤科技;1999年01期

3 尚红林;徐鲁勤;唐修义;曾庆华;;测井曲线在新集一矿太原组灰岩对比应用中的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1期

4 梁湘沅;河南济源太原组发现丛状体巅杯珊瑚[J];中国煤田地质;1992年02期

5 王水利;甘肃山丹平坡矿区太原组中段地层中的高岭岩[J];西北地质;1997年02期

6 蔡如华 ,方观希 ,席与华;淮南上石炭统太原组的初步研究[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7 姚庚云;;豫西焦作地区太原组(竹蜓)类古生态初探[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8 蒋继辉,王宝清;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天然气的生成与储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年05期

9 蔡如华;两淮煤田太原组的蜓类分带[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10 刘文平;韦重韬;李少华;;新峰二矿太原组石灰岩发育规律及水文地质特征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丽军;汤达祯;许浩;张文忠;刘一楠;孟艳军;刘勇;;柳林地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研究[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郝拴元 通讯员 陈素青;河南局打破豫东太原组无可采煤定论[N];中煤地质报;2009年

2 刘杰;新集二矿成功完成井下淮南煤田1煤层底板 太原组灰岩水探测[N];淮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龚砚庆 通讯员 郝拴元;豫东传统“空白区”发现超亿吨煤层[N];河南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光明;焦作地区太原组硅质岩的沉积和构造环境[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冷先刚;双山神木地区盒8、太原组储层潜在伤害分析及储层酸液体系评价[D];西北大学;2009年

3 陈瑞;塔巴庙区块太原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李盼;陕北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储层地质特征[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刘小琼;滕北矿区太原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少鹏;塔巴庙地区太原组砂体展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巨绮金;榆次地区太原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奚伟学;淮北平原区太原组岩溶含水层的水岩硫分及其同位素成因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9 张海涛;阳泉新景矿太原组沉积环境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王永斌;大牛地气田太原组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1973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73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