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判定及应用
本文选题:采空区 + 煤自燃 ; 参考:《煤炭技术》2015年08期
【摘要】:基于采空区O2浓度的分布规律,研究了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判定依据,并通过束管监测了采空区一定范围内O2浓度的变化,其浓度变化规律与测点到工作面距离之间具有三次多项式的变化关系。综合现场束管监测结果,将所得"三带"结果取平均值可得试验工作面采空区的"三带"范围分别为:散热带为0~40.8 m,可能自燃带为40.8~218.4 m,窒息带为218.4 m。基于"三带"的判定结果,得到工作面回采速率必须1.6 m/d,否则容易导致采空区自燃事故的发生。
[Abstract]: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O2 concentration in goaf, the determination basis of "three zone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is studied, and the change of O2 concentration in a certain range of goaf is monitored by beam tube. There is a cubic polynom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measuring point to the working fac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field beam tube monitoring, the range of "three zones" in goaf of test face is obtained by taking the average value of "three zones" as follows: the heat dissipation zone is 40.8 m, the potenti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zone is 40.8 ~ 218.4 m, and the asphyxia zone is 218.4 m.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ree zones", the mining rate must be 1.6 m / d, otherwise it is easy to caus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ccident in goaf.
【作者单位】: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40-00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201206)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晓坤;杨世潇;翟小伟;王凯;李逵;胡国强;;大采高综采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危险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S1期
2 余明高;晁江坤;贾海林;;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综合划分方法与实践[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3 程卫民;孙路路;张孝强;;基于氧气浓度分布规律的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特征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4 王海生;;低瓦斯矿井自燃“三带”划分及模拟[J];煤矿安全;2012年10期
5 曾海利;李川;赵洪伟;;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分析[J];煤矿安全;2012年05期
6 吴玉国;邬剑明;张东坡;周春山;;综放工作面连续注氮下采空区气体分布及“三带”变化规律[J];煤炭学报;2011年06期
7 朱令起;周心权;谢建国;朱迎春;;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实验分析及优化选择[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兆海;赵长红;李立波;张志智;张小刚;黎劲东;;三软煤层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对策[J];中国煤炭;2016年04期
2 黄国新;朱雷;蒋新强;;蜂窝型集束式煤仓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年04期
3 马东;秦波涛;;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量与氧化自燃带分布关系[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4期
4 周健;侯宝月;;同忻矿采空区注氮数值模拟与工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6年03期
5 王文才;张培;任春雨;尚东;郭振坤;陈政;;煤田露头火区标志性气体确定的试验研究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3期
6 庄龙宇;姚岚;;采空区瓦斯涌出源位置对高位巷抽采瓦斯效果影响[J];煤炭技术;2016年03期
7 刘起于;;林南仓矿煤自燃指标气体的优化选择[J];煤炭与化工;2016年01期
8 贾宝山;尹彬;张卫亮;韩光;;烟道气预防采空区自燃的数值模拟及参数确定[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9 刘红威;王飞;;井下细水雾防灭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10期
10 刘星魁;杨书召;;煤堆自燃升温规律与漏风特征的数值模拟[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星海;朱令起;;赵各庄矿3237工作面自燃“三带”划分[J];煤矿安全;2011年11期
2 陆新晓;曹凯;吴征艳;;基于O_2和CO浓度综合划定采空区“三带”[J];矿业工程研究;2011年03期
3 徐瑞;李增华;刘震;杨永良;;许疃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的确定[J];煤矿安全;2011年08期
4 邓军;刘文永;王金平;翟小伟;张福勇;;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撤架期间采空区浮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5 刘松;蒋曙光;王东江;张卫清;李亚东;;采空区自燃“三带”变化规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6 谢军;程卫民;崔洪义;王刚;;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的观测及划分[J];煤矿安全;2011年04期
7 谢军;薛生;;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指标及方法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1期
8 陈丽霞;张人伟;谭艳春;闫明仁;;综放面采空区“三带”实测分析及模拟[J];煤矿安全;2011年01期
9 褚廷湘;余明高;杨胜强;潘荣锟;;基于FLUENT的采空区流场数值模拟分析及实践[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余明高;常绪华;贾海林;鲁来祥;;基于Matlab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析[J];煤炭学报;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云龙;贾宝山;林立峰;;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模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1期
2 周心权;;煤矿采空区自燃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的建议[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9期
3 陈建平,付延强,李国臣;低位反向注浆措施抑制采空区自燃[J];煤矿安全;2003年12期
4 王雷;杨胜强;;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03期
5 李福亮;;潘西矿19层煤采空区自燃防治技术[J];煤炭技术;2006年09期
6 胡克峰;程洪良;;新型胶体在控制采空区自燃中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1期
7 王蓬;魏引尚;常心坦;;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灰色关联分析与预测研究[J];煤矿安全;2008年05期
8 黄金;杨胜强;褚廷湘;徐全;黄军碗;;采空区自燃三带漏风流场的数值模拟[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6期
9 杨胜强;徐全;黄金;褚廷湘;;采空区自燃“三带”微循环理论及漏风流场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刘松;蒋曙光;王东江;张卫清;李亚东;;采空区自燃“三带”变化规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正辉;;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预警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姚海飞;刘杨威;陈雄山;樊少武;;浅埋薄基岩厚煤层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3 赵庆刚;赵鹏;吴化新;王兴华;郭洪杰;;潘西煤矿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综合治理技术[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4 周军民;;综放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研究[A];三门峡市第四届自然科学论文集(2002-2004)[C];2004年
5 梁言慈;;中国北方煤火汞及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染[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12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C];2013年
6 王富平;;路天矿浅埋深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自燃防治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勋;塔山煤矿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蒋东杰;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自燃规律及其与矿山压力关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唐辉;魏家地高瓦斯综放采空区自燃预测预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4 苏全治;综采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变化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文岭;大面积采空区自燃火灾灭火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6 刘小杰;兴阜矿331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邵磊;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8 赵阳;高地温矿井综放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温伟;大黄山矿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及注氮防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震;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采空区自燃特点及防治技术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7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