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矿用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

发布时间:2018-06-04 19:47

  本文选题:烟雾粒子 + 传感器 ; 参考:《光电工程》2015年07期


【摘要】:针对亟需矿用火灾烟雾传感器检定装置的需求,提出矿用烟雾传感器的检定方法。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将检定装置测量的遮光率推算到1 m厚度烟雾遮光率;运用激光散射测量原理,提高低浓度烟雾的测量灵敏度;采用高速同步触发烟雾传感器和外部光功率计的标定方案,解决无标准烟雾试样的困难。实现一套检定装置,主要由烟雾发生器、激光测量单元、处理电路等组成,具有响应快、测量精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也适用于地面消防用粒子型烟雾传感器的检定和传感器出厂校准。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urgent need of mine fire smoke sensor verification device, the method of mine smoke sensor verification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Lamberbilt's law, the shading rate measured by the calibration device is calculated to be 1 m thick smog shading rate, and the measurement sensitivity of low concentration smoke is improv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laser scattering measurement. The calibration scheme of high speed synchronous trigger smoke sensor and external optical power meter is adopted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no standard smoke sample. A verification device is realized, which is composed of smoke generator, laser measuring unit, processing circuit and so 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response, high measurement precision, high sensitivity and so on. It is also suitable for the calibration and factory calibration of particle smoke sensors for fire fighting on the ground.
【作者单位】: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立科研开发项目
【分类号】:TD75;TP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锐;秦建峰;;矿用烟雾传感器检测装置设计和配置[J];煤;2012年10期

2 陈钊;;激光散射型烟雾探测器标定方法研究[J];激光杂志;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建军,陈受钧,郑用升;对大气气溶胶的辐射效应的数值试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郭世昌,秦瑜,赵柏林,吴涧,陈辉,陈艳,秦芳;地球大气对抵达地面太阳紫外辐射量影响的模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张军华,刘莉,毛节泰;地基多波段遥感西藏当雄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J];大气科学;2000年04期

4 白宇波,石广玉,田村耕一,岩坂泰信;拉萨上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激光雷达探测[J];大气科学;2000年04期

5 张军华,斯召俊,毛节泰,王美华;GMS卫星遥感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J];大气科学;2003年01期

6 潘林林,陈家宜;绿洲夜间“冷岛效应”的模拟研究[J];大气科学;1997年01期

7 许华燕;;利用6S模拟大气效应[J];地理空间信息;2006年06期

8 王希影;齐宏;王青青;阮立明;;基于MDA法计算水雾粒子红外隐身粒径[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9 刘锦锋,黄峰;天气影响的场景影像复原方法[J];光电工程;2005年01期

10 吴健辉;杨坤涛;张南洋生;;核爆炸光辐射探测系统分析[J];光电工程;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宗鹏程;魏晓奕;;不同混合方案对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影响[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超;李丹;;兰溪站一次霜过程的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 气象分卷)[C];2006年

3 齐俊德;;巨厚煤层开采地表建(构)筑物安全性评价[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4[C];2014年

4 熊国清;郭双扬;缑鹏飞;;浅谈导水断层工作面预注浆在龙泉煤矿北一回风大巷中的应用[A];《建井技术》2014年增刊[C];2014年

5 麻豹;;千米深井井筒装备快速安装关键技术[A];《建井技术》2014年增刊[C];2014年

6 李志勇;周波;田向红;;兴隆庄煤矿主采煤层可注水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庆兴;卫星三线阵TDI CCD相机成像仿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顾吉林;典型天气大气辐射传输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杨力;大气对GPS测量影响的理论与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4 刘颖;臭氧垂直分布探测仪紫外光谱辐射传输特性与定标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5 邓孺孺;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反演及冷热源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6 汪方;NCC/IAP T63海气耦合模式云辐射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黄群星;炉内弥散介质辐射传递特性及燃烧过程优化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苏春宏;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_0)的初步检验实验及输入因子的响应分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9 张宗贵;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10 孙林;城市地区大气气溶胶遥感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鹏;偏振光子的大气传输及光子与腔—量子点的相互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林如强;基于LAI的航天遥感图像仿真与系统集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卫晓东;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及其在辐射传输模式中的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纪松;实际大气偏振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范晓义;基于红外技术的建筑物外墙质量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宫微微;雾天图像的复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鹿化文;大气辐射传输的数值模拟及气溶胶粒子辐射特性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于胜民;青藏高原地区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9 吴庆梅;利用TRMM卫星资料研究我国降水的微波特征[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10 刁丽军;北京地面紫外辐射观测分析与卫星反演[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曹凯;;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10期

2 王锐;秦建峰;;矿用烟雾传感器检测装置设计和配置[J];煤;2012年10期

3 刘峰;刘光远;龙正吉;蒋小平;;一种新型的激光烟雾浓度检测系统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年12期

4 王新芳;;通信机房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探讨[J];建筑电气;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启兴;火灾烟雾颗粒散射矩阵模拟测量与粒径折射率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娜;;矿用离子型烟雾传感器的设计[J];煤炭工程;2013年S1期

2 谢天羽,庞波;亚微粒子烟雾传感器防尘机构的探讨[J];煤矿自动化;1995年03期

3 王锐;秦建峰;;矿用烟雾传感器检测装置设计和配置[J];煤;2012年10期

4 谢天羽,庞波;G8005型亚微粒子烟雾传感器的研制[J];煤炭工程师;1992年03期

5 赵德月;;基于MSP430F2012单片机的烟雾传感器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1年08期

6 潘阳实;浅谈武广线中间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J];铁道通信信号;2002年06期

7 述而;智能防火[J];自动化博览;1996年01期

8 金亚玲;栗志远;张鹏宇;;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智能防火防盗控制系统设计[J];赤子(中旬);2014年03期

9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林亚茗邋通讯员 朱汉斌 李洁尉;“聪明窗”遇火灾能自动打开[N];南方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婵 姜莹莹;小小成果凝聚创新智慧[N];北京科技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中向;基于CAN通信的烟雾报警监控系统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晓丽;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慧家庭系统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78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78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