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贺驼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异常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5 05:40

  本文选题:煤炭自燃 + 自燃“三带” ; 参考:《煤矿安全》2015年01期


【摘要】:为有效防治采空区煤炭自燃,对贺驼煤矿11102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气体成分变化规律进行测定,并结合采空区煤炭自燃理论,确定出该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分析了采空区进、回风侧自燃带异常分布的原因。结果表明,贺驼煤矿综放工作面进、回风隅角封堵,以及采空区预埋管路抽瓦斯是导致该现象的原因。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the variation law of gas composition in goaf of 11102 fully-mechanized caving face of he camel coal mine is measured. Combining with the theory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in goaf,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ree zone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is determined. On this basis, the cause of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zone in goaf and return air is analyzed by Fluent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are the entry of fully-mechanized caving face, the plugging of return wind corner, and the gas drainage of pre-buried pipeline in goaf.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炭工业郑州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杨河煤业;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刚;程卫民;周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1期

2 李文国;汪月伟;付恩俊;时国庆;仲晓星;;浅埋藏易自燃大型综放工作面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实测与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2期

3 卢国斌;耿铭;;采空区煤自燃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4 杨宏民,牛广珂,李化全;采空区自然“三带”划分指标的探讨[J];煤矿安全;1998年05期

5 李东印;蒋东杰;贾海林;;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J];煤炭工程;2011年05期

6 杨胜强,张人伟,邸志前,张迎第,王春耀;综采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士春;王卫国;;简放工作面供风量与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丁士杰;冯守志;;简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及数值模拟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张申;陈军权;张典;;基于神经网络的采空区自燃预测[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年05期

4 王刚;程卫民;周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1期

5 杨绪金,贾进章;大倾角俯采综放面防止煤炭自燃技术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朱红青;刘星魁;;采空区非间隔性注氮防火效果及施工参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顾新宇;马尚权;陈开岩;;综采工作面撤架期间防火关键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5期

8 陈铁力;张秀敏;赵宏庆;杨淑红;鲍巨才;;辽宁省梨树沟煤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浅析[J];地质与资源;2012年03期

9 程卫民;孙路路;张孝强;;基于氧气浓度分布规律的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特征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10 邢真强;何启林;彭伟;;正行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袁修竹;;极短发火期复杂地质构造煤层综合防灭火技术应用[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2 姚海飞;刘杨威;陈雄山;樊少武;;浅埋薄基岩厚煤层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文;双鸭山矿区煤的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周西华;双高矿井采场自燃与爆炸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李宗翔;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瓦斯与自燃耦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4 王月红;移动坐标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有限体积法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车强;采空区气体三维多场耦合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刘星魁;沿空侧碎裂煤柱耗氧升温的特征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宋宜猛;采空区分区渗流与煤自燃耦合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8 宋万新;含瓦斯风流对煤自燃氧化特性影响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李峰;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理论及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高洋;煤矿开采引起的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绪华;基于MATLAB综采面采空区自燃特性分析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永兵;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3 林承宁;佳新煤矿1504工作面火区启封技术及发火规律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刚;柠条塔矿浅埋煤层综采面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阳;高地温矿井综放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6 冯仗伟;下沟矿综放面末采撤架期间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毕波;古山矿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面采空区防灭火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林立峰;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规律的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9 高春学;张集北矿8煤氧化规律的研究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续征;华丰矿1409大倾角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鲜学福,王宏图,姜德义,刘保县;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2期

2 余熠;;综采面采空区遗煤氧化“三带”宽度的测定[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王云龙;贾宝山;林立峰;;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模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1期

4 李树刚,钱鸣高;综放采空区冒落特征及瓦斯流态[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7年Z1期

5 许家林,钱鸣高;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特征的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7年Z1期

6 杨宏民,牛广珂,李化全;采空区自然“三带”划分指标的探讨[J];煤矿安全;1998年05期

7 王亮;张人伟;裴晓东;李莉;王涛;郭德贵;;易自燃厚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特性的研究[J];煤矿安全;2006年02期

8 尚秀廷;秦宪礼;姜春光;张迎新;张保勇;;东荣三矿综一轻放面采空区渗流数值模拟及煤自燃“三带”划分[J];煤矿安全;2009年03期

9 孙忠强;艾琳琳;石岩;;采空区火灾预警及防治技术[J];煤炭工程;2010年03期

10 王亮 ,张人伟 ,裴晓东 ,李莉;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试验研究[J];煤矿现代化;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雷;杨胜强;;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03期

2 李福亮;;潘西矿19层煤采空区自燃防治技术[J];煤炭技术;2006年09期

3 胡克峰;程洪良;;新型胶体在控制采空区自燃中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1期

4 王蓬;魏引尚;常心坦;;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灰色关联分析与预测研究[J];煤矿安全;2008年05期

5 黄金;杨胜强;褚廷湘;徐全;黄军碗;;采空区自燃三带漏风流场的数值模拟[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6期

6 杨胜强;徐全;黄金;褚廷湘;;采空区自燃“三带”微循环理论及漏风流场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刘松;蒋曙光;王东江;张卫清;李亚东;;采空区自燃“三带”变化规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4期

8 徐瑞;李增华;刘震;杨永良;;许疃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的确定[J];煤矿安全;2011年08期

9 叶正亮;;双指标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2年03期

10 李宗翔;衣刚;武建国;郭达;赵春景;赵丹;;基于“O”型冒落及耗氧非均匀采空区自燃分布特征[J];煤炭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正辉;;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预警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姚海飞;刘杨威;陈雄山;樊少武;;浅埋薄基岩厚煤层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3 赵庆刚;赵鹏;吴化新;王兴华;郭洪杰;;潘西煤矿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综合治理技术[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4 周军民;;综放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研究[A];三门峡市第四届自然科学论文集(2002-2004)[C];2004年

5 梁言慈;;中国北方煤火汞及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染[A];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S12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C];2013年

6 王富平;;路天矿浅埋深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自燃防治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勋;塔山煤矿综放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蒋东杰;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自燃规律及其与矿山压力关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唐辉;魏家地高瓦斯综放采空区自燃预测预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4 苏全治;综采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变化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文岭;大面积采空区自燃火灾灭火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6 刘小杰;兴阜矿331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邵磊;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8 赵阳;高地温矿井综放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温伟;大黄山矿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及注氮防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震;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采空区自燃特点及防治技术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0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80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