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一矿东区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合理性研究
本文选题:下保护层 + 保护范围 ; 参考:《煤矿安全》2015年06期
【摘要】:以潘一矿东区1252(1)工作面下保护层开采为研究对象,基于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煤岩体变形和瓦斯渗流理论,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保护层上覆岩层应力和变形特征、煤层透气性规律,通过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际卸压角大于理论卸压角;在理论保护范围边界与保护层开采垂直投影之间存在着过渡卸压区,在过渡卸压区内采取瓦斯抽采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该区域煤体突出危险性,从而扩大了保护范围。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al and rock mass deformation and gas seepage under the protection layer mining condition,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burden strata and the gas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are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fiel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tual pressure relief angle is larger than the theoretical pressure relief angle, and there is a transitional pressure relief zon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protection range boundary and the vertical projection of the protective layer mining. Taking gas drainage measures in the transitional pressure relief are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anger of coal outburst in this area and thus expand the protection range.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D7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涂敏;缪协兴;黄乃斌;;远程下保护层开采被保护煤层变形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2 石必明,俞启香;远距离保护层开采煤岩移动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2期
3 石必明;刘泽功;;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层变形特性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08年01期
4 卢平;袁亮;程桦;薛俊华;刘泽功;童云飞;王永;蔡如法;邓中;;低透气性煤层群高瓦斯采煤工作面强化抽采卸压瓦斯机理及试验[J];煤炭学报;2010年04期
5 杨天鸿,徐涛,刘建新,唐世斌,唐春安,余启香,石必明;应力-损伤-渗流耦合模型及在深部煤层瓦斯卸压实践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学玉;瓦斯“截流抽放”快速揭煤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郭玉森;王德元;吴传始;;龙永煤田矿井瓦斯含量分析及防治对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张霖;;桃园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参数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苏利军;;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钻孔抽采有效半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汪义国;;近距离煤层群被保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蔡如法;童校长;;穿层钻孔掏穴增透强化抽采瓦斯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禹业挺;余陶;邓中;肖峻峰;;突出煤层穿层钻孔增透强化抽采瓦斯消突效果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张德万;肖峻峰;卢平;;近距离高瓦斯煤层群首采工作面顶板裂隙发育规律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郝天轩;李锋;;采动岩体破裂数值模拟及高位钻场参数优化[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10 李晓红;冯欣艳;卢义玉;康勇;;瓦斯等级鉴定的混沌相空间重构预测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先隐;;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效果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宜平;杨业新;蔡东红;华海洋;;大采高跨上山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琨;王晓东;刘会景;张云生;苗琦;;瓦斯“冒大数”及其神经网络滤波器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武光辉;石军宏;何涛;;高瓦斯矿井立井井筒快速揭煤实践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5 张进军;刘宁川;昝军才;;大佛寺煤矿掘进工作面卸压松动圈范围的确定[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6 田永东;;煤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技术及其对设备的要求[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丁;刘长武;王东;徐煜航;;大断面地下工程瓦斯灾害人工统计监测及预防[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施式亮;何利文;宋译;刘影;;基于混沌与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时序分析与预测[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颜爱华;赵文义;;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膨胀能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理;王子春;;矿井重大灾害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琨;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齐黎明;卸压密闭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高忠红;孤岛区域开采冲击与突出危险性耦合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徐乃忠;低透气性富含瓦斯煤层群卸压开采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强;突出煤层水力径向压裂石门快速揭煤技术研究及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文旺;七星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少杰;新安煤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区域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建伟;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建忠;潘三矿C13-1煤层掘进工作面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波;天池煤矿瓦斯分布规律及突出危险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永周;李子垭井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田富超;寺河矿西井区3号煤层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唐耀才;鹤壁矿区严重突出矿井始突瓦斯含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远平,俞启香,袁亮;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特性与瓦斯抽采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夏红春;程远平;柳继平;;利用覆岩移动特性实现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刘泽功,袁亮,戴广龙,石必明,卢平,涂敏,蔡峰;采场覆岩裂隙特征研究及在瓦斯抽放中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程远平;周德永;俞启香;周红星;王海锋;;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及涌出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5 袁亮;复杂特困条件下煤层群瓦斯抽放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11期
6 康建荣,王金庄;采动覆岩力学模型及断裂破坏条件分析[J];煤炭学报;2002年01期
7 彭苏萍,凌标灿,郑高升,梁袁,荆文甫,耿占林,丁后稳;采场弯曲下沉带内部巷道变形与岩层移动规律研究[J];煤炭学报;2002年01期
8 袁亮,刘泽功;淮南矿区开采煤层顶板抽放瓦斯技术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3年02期
9 许家林,钱鸣高,金宏伟;基于岩层移动的“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2004年02期
10 袁亮;;高瓦斯矿区复杂地质条件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教锟;赵旭生;李秋林;;大湾煤矿保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2 李建伟;刘艳辉;;平煤八矿远距离保护层开采可行性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2期
3 王志亮;杨仁树;张跃兵;;保护层开采效果测评指标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4 刘非非;翟成;李飞;周超;赵帅;张其智;;上下多重保护层开采多方位效果考察[J];煤矿安全;2012年03期
5 贾天让;江林华;姚军朋;张子敏;;近距离保护层开采技术在平煤五矿的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12期
6 戴广龙;汪有清;张纯如;李庆明;邵广印;;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J];煤炭学报;2007年04期
7 闫立映;程念东;;煤炭开采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保护效果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0期
8 刘洪永;程远平;赵长春;周红星;张志鹏;;保护层的分类及判定方法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9 杨华;;保护层开采技术在平煤股份四矿的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1年04期
10 肖家平;周波;韩磊;;近水平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边界的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屈永安;;桑树坪煤矿保护层开采效果初探[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王家臣;邵太升;赵洪宝;;上保护层厚度对保护层开采效果影响数值模拟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培德;鲜学福;;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固气耦合分析[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4 徐传田;;海孜矿开采远距离下保护层解突效果研究[A];瓦斯地质理论与实践——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波;何晓东;;被保护层开采突出危险性评价方法[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公忠;田坤云;王国际;;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其数值模拟[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7 王建军;;BC-1型变形仪在开采保护层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8 赵斌;王楚光;;新庄孜矿保护层的科学选择[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9 刘结高;;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10 陈寒秋;;平煤八矿远程保护层开采技术研究[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许翼鹏 记者 郝玲;祁东矿保护层开采成为“防突”新盾牌[N];中国企业报;2009年
2 李勇;渝阳煤矿近水平煤层下保护层开采技术成功通过鉴定[N];经理日报;2008年
3 赵凯;打通一矿薄煤层钻孔施工采用新工艺获成功[N];经理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鲁松 本报通讯员 程宫;潘二矿12124工作面双保护层开采成效显著[N];淮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刚;红菱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胡国忠;急倾斜多煤层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惠功领;煤矿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开采瓦斯灾害协同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陈海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卸载煤体损伤及渗透性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刘海波;极薄保护层钻采上覆突出煤层变形与透气性分布规律及在卸压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范晓刚;急倾斜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刘应科;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特性及钻井抽采消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吉玉;王行庄矿保护层开采的卸压影响范围及消突效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孟令君;西马矿下保护层最小可采层间距的分析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董子文;大淑村矿开采下保护层保护效果及范围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4 魏二剑;王行庄煤矿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保护效果考察[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战成;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硕;薛村矿3~#煤作保护层开采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7 李鹏;李雅庄煤矿下保护层开采卸压保护范围及可行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恒;平煤十二矿上保护层开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洪松;急倾斜俯伪斜下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汪国华;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临界层间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5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9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