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融合算法在煤自然发火实验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多传感器 + 置信距离 ; 参考:《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23期
【摘要】:煤自燃是矿井的主要灾害之一,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建造为煤自然发火的实验模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实验中温度数据的准确、可靠测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对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温度数据采用改进的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进行处理,该方法的应用使融合结果有更高的精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Abstract]: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one of the main disasters in coal mine. The construc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est ben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the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the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data in the experiment is a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improved consistent data fus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data of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est benc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makes the fusion result with higher accuracy and stronger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No.BS2013NJ003)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No.J13LN30) 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bsqd20090121)
【分类号】:TD752.2;TP2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振涛,刘先省;一种改进的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J];传感器技术;2005年08期
2 邓军,马砺,张辛亥;圆柱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误差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徐精彩,王华;煤自燃极限参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J];煤炭学报;2002年04期
4 陈福增;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数学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5年02期
5 王华;邓军;王连华;葛岭梅;;改进的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莉;基于数据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承毅,王继昌;斜Hermite 阵的一个特征[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王飞;万少松;袁华;;红外/毫米波雷达双模导引末状态的目标跟踪算法[J];兵工自动化;2006年10期
3 陈海;胡建旺;;证据理论的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7年11期
4 杨汇源;;雷达组网多目标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兵工自动化;2008年01期
5 沈景清,曹德;一元n次多项式根的圆环覆盖定理[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柯熙政;任亚飞;;多尺度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在微机电陀螺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兵工学报;2009年07期
7 张唐瑭;王少红;徐小力;;信息融合技术在烟气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龚光红,刘向群,,朱耀忠;航空永磁直流电机的优化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9 斯德谊,乐强,沈士团;利用 Toeplitz 特性改善来波方向估计性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10 王昆鹏;郭培源;陈天华;;一种羊肉品质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鹏;张建业;孙勇;李学仁;张宗麟;;基于支持度的多传感器限定记忆融合[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杜奕;迟毅林;伍星;;信息融合在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郑援;胡成军;;基于数据融合的鱼雷目标识别[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马克;朱广学;李霆巍;;GIS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模式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5 景博;孙勇;;基于集中式最优加权算法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任立军;许应康;;多种类型数据同步实现方法的设计[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燕红;纪建军;田慧欣;肖冬;;基于信息融合ELM神经网络的LF炉钢水温度软测量新方法[A];2009安捷伦科技节论文集[C];2009年
8 陈晓龙;王家礼;孙璐;张艳;;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多传感器测量数据融合方法[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9 罗尧治;;基于零空间基的杆系结构非线性力法分析[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10 何宝林;毛征;杨俊强;张志;;分布式雷达航迹融合仿真系统设计[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效武;基于多源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量化感知与评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杨红;污水生化处理的智能建模与优化控制策略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美;WSN多目标跟踪节点任务分配及跟踪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罗石;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张寿明;基于冶炼过程及终点判断技术的烟化炉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赵志超;导弹防御雷达网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肖献强;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吴文杰;基于信息融合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金广;运动目标状态估计及融合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志军;铁磁性平板腐蚀缺陷多通道漏磁信号的反演与重构[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谌业滨;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健康状态融合机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韩晓峰;高斯混合模型及在探测网络社区结构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姜明;VTS数据交换与数据融合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魏纪锋;基于Jerk模型的高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马龙晖;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视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胡雅馨;基于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的瓦斯传感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王福国;晓南矸石山自燃喷爆灾害防治与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8 卢永芳;基于信息融合的配电柜故障电弧预报警系统算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晓满;监控系统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郭斌;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D-S证据理论对人脑图像的分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志强;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3年05期
2 倪国强,梁好臣;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王婷杰,施惠昌;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一致性数据融合方法[J];传感器技术;1999年06期
4 罗中良,高潮,王方连,官峰,施仁;不确定信息的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2年05期
5 涂国平,叶素萍;一种传感器数据的融合算法[J];传感器技术;2003年03期
6 胡振涛,刘先省;一种改进的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J];传感器技术;2005年08期
7 李国强,郝坤超,陆烨;弯剪型悬臂结构损伤识别的柔度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8 高赞明,孙宗光,倪一清;基于振动方法的汲水门大桥损伤检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S1期
9 瞿伟廉,陈伟;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诊断的神经网络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10 李宏男,李东升;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健康监测及诊断述评[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浩祥;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2 焦莉;基于数据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施晓良;基于振动模态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结构损伤辨识[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成;;煤自然发火预报技术在大同煤矿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2 杨宏民;预测煤自然发火的新方法──气味检测法[J];煤矿安全;2000年05期
3 邓军,马砺,张辛亥;圆柱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误差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南培珠,杨宏民,李广海;安家岭井工矿煤自然发火规律及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5年10期
5 王华;王连华;;煤自然发火实验温度监测系统[J];煤炭学报;2006年01期
6 董纪章;李海波;楚英和;姬福全;姚国平;杨彦涛;;鹤煤五矿二_1煤自然发火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06年09期
7 王福生;朱令起;张嘉勇;郭立稳;;应用气体分析法建立煤自然发火预报系统[J];煤矿安全;2006年11期
8 王华;文虎;葛岭梅;;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宋双林;武勇;张卫亮;;大兴矿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体系[J];煤矿安全;2010年04期
10 占伟;安志刚;任砚东;黄旭;宋双林;;煤自然发火规律及指标气体优选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梁宝成;王兴存;朱孔绪;;临沂矿区三层煤自然发火机理与防治[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王儒军;高广伟;姚广田;张志;杨宏民;乔凤龙;赵宏;刘贵文;梁运涛;;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家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及煤自然发火规律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3 程根银;王玉怀;陈绍杰;马玉姣;;兴源矿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实验分析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罗海珠;;煤对氧扩散特性的实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刘学武;张平;;露天煤矿褐煤自然发火化学防治技术[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6 陈舸;陈孟伯;;煤自然发火促成瓦斯爆炸作用的讨论[A];2012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卫亮;;CO/CO_2作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8 张卫亮;梁运涛;杨宏民;;CO/CO_2比值作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在安家岭井工矿中的应用[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红丽;叶斌;赵敏;;基于MATLAB6.1的煤自然发火煤体温度灰色预测研究[A];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评估探讨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凯;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规律及高效防治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小平;无烟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的探讨[D];重庆大学;2003年
2 吴晓光;煤自然发火实验台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3 姬文龙;鲁班山北矿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红丽;煤自然发火实验台温度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晓晨;孔隙尺度下煤自然发火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孙宗贤;煤自然过程与临界着火条件的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福勇;柠条塔矿2~(-2)煤自然发火特征温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冯玉龙;吉新煤矿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9 谷斐;煤自然发火的实验模拟和气体吸附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阳;灵武2号煤低温自燃临界温度及其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95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9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