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十矿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岩破裂变形规律
本文选题:保护层开采 + 煤与瓦斯突出 ; 参考:《煤矿安全》2015年11期
【摘要】:针对平顶山十矿己15-16煤层的赋存特征,运用相似材料模拟、数字散斑及数值模拟分析了近距离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应力分布特征、卸压范围、变形规律等。结果表明: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位于裂隙带的中下部,充分卸压;最大膨胀变形率可达1.91%,被保护层受保护范围为走向方向内错8~10 m,倾斜方向内错8~11 m。被保护层产生膨胀变形使其透气性增大,创造了煤与瓦斯共采的条件,确定了卸压瓦斯抽采方案。
[Abstract]:In view of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15-16 coal seam in Pingdingshan No. 10 Min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ssure relief range and deformation law of protected layer in the process of close distance mining are analyzed by using similar material simulation, digital speckl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ected layer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the fissure zone after mining, the maximum expansion deformation rate can reach 1.91 and the protected area is 810 m in the direction of strike and 811 m in the inclined direction. The expansion deformation of the protected layer increases its permeability, creates the condition of coal and gas mining, and determines the scheme of gas extraction under pressure relief.
【作者单位】: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瓦斯研究所;
【分类号】:TD7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刚;;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裂隙演化规律的相似模拟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程远平;俞启香;;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3 吴建亭;石宪群;钱高峰;;保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技术[J];煤矿安全;2011年02期
4 邵景忠;;区域性防治瓦斯突出措施——解放层的分类、作用原理及应用[J];煤炭技术;2008年06期
5 张枚润;杨胜强;程健维;蒲荣飞;王大强;王凤双;;马依西保护层开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6 石必明;俞启香;王凯;;远程保护层开采上覆煤层透气性动态演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7 李树清;龙祖根;罗卫东;解庆雪;赵训;;煤层群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锋;;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and gas extraction of a lower protected seam[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4期
2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trol Factors of Surface Wells for Relieved Methane Drainage in the Huainan Mining Are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1年04期
3 雷洪波;周政林;王荣超;;松软突出煤层顺层抽放钻孔施工及封孔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S1期
4 聂政;;巨厚火成岩下高突煤层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4期
5 马占国;赵国贞;龚鹏;耿敏敏;范金泉;;采动岩体瓦斯渗流规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郭德勇;吕鹏飞;单智勇;谢安;;瓦斯抽放煤层增透深孔聚能爆破钻孔参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7 田坤云;孙文标;魏二剑;;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刘健;刘泽功;高魁;;巨厚煤层高位钻孔抽采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瓦斯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3期
9 郭德勇;吕鹏飞;王义贵;杨睿;;深孔聚能爆破煤层增透爆破参数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10 高保彬;李回贵;王晓蕾;;下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与瓦斯运移规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伟;陈家祥;吴建国;;松软、低渗透煤层综合抽采技术[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2 雷洪波;周政林;王荣超;;松软突出煤层顺层抽放钻孔施工及封孔技术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伟;陈家祥;吴建国;;淮北矿区煤层气综合抽采技术[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新会;李文福;;千米定向钻机在大佛寺煤矿的应用[A];煤矿瓦斯地质与抽采利用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C];2012年
5 陈向军;李建兵;王林;;顺层钻孔预抽在易抽采突出煤层中的实践[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6 程远平;王亮;;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7 王公忠;田坤云;王国际;;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其数值模拟[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8 杜琳玮;王恩营;汪师逵;殷庆超;马君超;;华北太原组薄煤层早期开采对二_1煤层卸压及瓦斯抽采的作用[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9 张仕龙;谢贤平;王亭钧;;基于FAHP的煤矿瓦斯治理综合评价研究[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4[C];2014年
10 林海飞;李树刚;赵鹏翔;索亮;肖鹏;;采高影响采动裂隙椭抛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乃忠;低透气性富含瓦斯煤层群卸压开采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邵昊;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双层遗煤均压通风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李定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现状评价方法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易丽军;突出煤层密集钻孔瓦斯预抽实验室与数值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缪燕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在矿井瓦斯突出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周红星;突出煤层穿层钻孔诱导喷孔孔群增透机理及其在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侯少杰;煤矿瓦斯治理过程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吴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链控制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黄华州;远距离被保护层卸压煤层气地面井开发地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以淮南矿区为例[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静;高压空气冲击煤体气体压力分布的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蒋旭刚;潘二矿水力压裂增透范围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申伟鹏;煤矿水力冲孔射流的数值模拟与破煤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崔晚;本煤层沿空留巷递进保护区域防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冕;新安煤矿沿空掘巷防突效果考察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家彪;新安矿采空区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高同文;鑫珠春公司一_5煤基于膏体充填的连续开采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胡恩宝;新集煤矿远程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效果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明松;上保护层开采煤岩变形与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勇,沈兆武;煤层群内多重保护层开采的防突试验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2 刘德贵;急倾斜近距离复杂煤层保护层开采的实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1期
3 刘林;;开采保护层保护效果及范围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6期
4 程远平,俞启香,袁亮;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特性与瓦斯抽采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王义江;杨胜强;许家林;屈庆栋;凌志迁;;阳泉三矿大采长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特征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严涛;开采下解放层的瓦斯处理[J];煤矿安全;2002年10期
7 王佑安;“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J];煤矿安全;2003年S1期
8 王永秀,齐庆新,徐刚,徐方军,张修锋;华丰矿保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J];煤矿开采;2003年04期
9 程建圣;邹银辉;董钢锋;陈宾;;突出煤层群开采程序及瓦斯涌出治理配套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01期
10 程涛;杨胜强;徐全;吕文陵;何磊;;采场瓦斯运移规律模拟及其治理措施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教锟;赵旭生;李秋林;;大湾煤矿保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2 李建伟;刘艳辉;;平煤八矿远距离保护层开采可行性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2期
3 王志亮;杨仁树;张跃兵;;保护层开采效果测评指标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4 刘非非;翟成;李飞;周超;赵帅;张其智;;上下多重保护层开采多方位效果考察[J];煤矿安全;2012年03期
5 贾天让;江林华;姚军朋;张子敏;;近距离保护层开采技术在平煤五矿的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12期
6 戴广龙;汪有清;张纯如;李庆明;邵广印;;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J];煤炭学报;2007年04期
7 闫立映;程念东;;煤炭开采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保护效果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0期
8 刘洪永;程远平;赵长春;周红星;张志鹏;;保护层的分类及判定方法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9 杨华;;保护层开采技术在平煤股份四矿的应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1年04期
10 肖家平;周波;韩磊;;近水平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边界的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屈永安;;桑树坪煤矿保护层开采效果初探[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王家臣;邵太升;赵洪宝;;上保护层厚度对保护层开采效果影响数值模拟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培德;鲜学福;;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固气耦合分析[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4 徐传田;;海孜矿开采远距离下保护层解突效果研究[A];瓦斯地质理论与实践——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波;何晓东;;被保护层开采突出危险性评价方法[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公忠;田坤云;王国际;;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其数值模拟[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7 王建军;;BC-1型变形仪在开采保护层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8 赵斌;王楚光;;新庄孜矿保护层的科学选择[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9 刘结高;;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10 陈寒秋;;平煤八矿远程保护层开采技术研究[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许翼鹏 记者 郝玲;祁东矿保护层开采成为“防突”新盾牌[N];中国企业报;2009年
2 李勇;渝阳煤矿近水平煤层下保护层开采技术成功通过鉴定[N];经理日报;2008年
3 赵凯;打通一矿薄煤层钻孔施工采用新工艺获成功[N];经理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鲁松 本报通讯员 程宫;潘二矿12124工作面双保护层开采成效显著[N];淮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刚;红菱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胡国忠;急倾斜多煤层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惠功领;煤矿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开采瓦斯灾害协同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陈海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卸载煤体损伤及渗透性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刘海波;极薄保护层钻采上覆突出煤层变形与透气性分布规律及在卸压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范晓刚;急倾斜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刘应科;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特性及钻井抽采消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吉玉;王行庄矿保护层开采的卸压影响范围及消突效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孟令君;西马矿下保护层最小可采层间距的分析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董子文;大淑村矿开采下保护层保护效果及范围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4 魏二剑;王行庄煤矿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保护效果考察[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战成;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硕;薛村矿3~#煤作保护层开采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7 李鹏;李雅庄煤矿下保护层开采卸压保护范围及可行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恒;平煤十二矿上保护层开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洪松;急倾斜俯伪斜下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汪国华;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临界层间距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02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00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