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矿2093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本文选题:模糊综合评价法 + 林华矿 ; 参考:《中国矿业》2015年01期
【摘要】:为了更加有效地对林华矿2093回采工作面进行消突评价,在选择影响该工作面评价因素(地质构造因素、煤层瓦斯参数因素、煤体结构特征因素和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93回采工作面进行消突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评价准确、可靠以及可以达到满意的结果。
[Abstract]: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outburst elimination of 2093 mining face in Lin Hua Mine, the factors (geological structure factor, coal seam gas parameter factor) are selected to influence the evaluation factor. On the basis of coal bod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factor and coal seam gas occurrence condition factor,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outburst in outburst coal seam mining fac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outburst elimination in 2093 mining fac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accurate, reliable and satisfactory.
【作者单位】: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TD7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景立;;突出危险采煤工作面消突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平;田备;邹昀;刘明晴;;大学教学楼建设使用后评价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2 王金亮;陈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04期
3 王金亮;陈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在油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10期
4 王传玉;改进AHP中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一种新方法[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王慧娟;吴月红;;高校研究生业务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数学模型[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邓寿年;姜培华;;度量判断矩阵相容性的新方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师子峰;;层次分析法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黄泥堡项目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8 章尚正;赵磊;;区域旅游国际化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张浩;王勇;徐大华;;层次分析法在联合收割机综合评判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10 徐忆梅;叶春明;;层次分析法在地价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显斌;豆小艳;程国东;丛立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钢结构涂装工艺中粗糙度的预估[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宏才;徐关尧;何晓晖;田平;;基于ANP的舟桥装备高流速适应性评价体系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剑岚;刘先荣;龚声宇;;基于LEC和AHP的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评价方法[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郝明;王晶;芮科慧;;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光传送网作战效能评估[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陈琳;郑启燕;孙健;鲁远;;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核事故应急决策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翠;王金坑;张学庆;孙英兰;;胶州湾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尤天慧;刘彩娜;张尧;;一种基于误差分析的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排序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8 李川;葛中全;曾勇;;创意产品不同成长期的价值增值评估研究——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9 闫美华;薛金香;王建;;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以包头市达茂旗黑山沟小流域为例[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丽华;单胜道;朱恺军;;晋中市土地利用战略选择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峰;公平与效率均衡的财政投资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汤亮;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陶瓷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殷志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和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天梅;装备测试性验证试验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邵新;基于人力资本的传媒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博;复杂电力系统安全风险及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陶红伟;基于属性的软件可信性度量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波;基于RS和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守军;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单文娟;铝电解槽焙烧与启动过程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丹;政府对高校财务风险监控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卢宇昀;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高速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严晶晶;童装绿色设计评价体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梅茹;山东省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考核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黄钢;水利建设工程投标报价风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淑慧;高校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裴雅青;香江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刘磊;面向服务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海;回采工作面工艺更换技术探析[J];煤矿开采;2002年S1期
2 孙喜庆;回采工作面合理长度的选择探讨[J];煤炭技术;2002年08期
3 车永新;高江;;回采工作面过中间巷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3期
4 张瑞;;如何进行回采工作面的探放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1期
5 刘金辉;冯陈雷;李堂军;;矿井回采工作面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6年03期
6 顾新泽;;回采工作面评估办法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科技;2009年01期
7 王隆平,程卫民;回采工作面通风、冷却空气降温的最优配合[J];煤矿安全;1990年01期
8 李文心;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与安全生产[J];煤矿安全;1990年02期
9 杨立兴;回采工作面大型冒顶的原因及其防治[J];煤矿安全;1998年04期
10 周西华,王继仁,卢国斌,单亚飞,梁栋;回采工作面温度场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康永华;耿德庸;许延春;孔凡铭;李奉海;;近水体开采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环境温度场分布规律初探[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韩力;周新栋;;高温深井回采工作面降温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任智德;林相亮;张假妮;;王楼矿回采工作面高温热害防治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4 白刚;薛彦东;乔旭;黄成玉;;长壁回采工作面开采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泽雄;李龙国;;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回采工作面瓦斯防治技术[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6 王生超;蔡辉;王超;;千米深井回采工作面防冲安全管理[A];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创新与实践——全国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高端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7 康红普;颜立新;郭相平;张占涛;高富强;;回采工作面多巷布置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吕华新;;钱家营矿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与规律分析[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孝义市下栅乡安监中心 张乃忠;关于煤矿开采过程中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控制[N];山西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蕾 通讯员 任凤敏;《煤矿安全规程》再次修改注重科学合理[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东;安全才是硬道理[N];经理日报;2006年
4 武安徽;淮北芦岭矿防治“突魔”妙方好[N];经理日报;2006年
5 李安平;光荣,,镌刻在太行山上[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6 许翼鹏 吴哲;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矿依靠科技降服瓦斯[N];中国矿业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原;回采工作面安全数据信息化管理与决策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江凌枝;高温矿井回采工作面热环境与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史广山;告成矿21021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陈建伟;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郑平;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集中带分布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冯普金;Y型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流场和瓦斯分布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6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02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