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压力水影响煤层瓦斯解吸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7 03:09

  本文选题:压力水 + 瓦斯解吸 ; 参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为进一步认清压力水影响煤层瓦斯解吸的作用机理,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压力水对山西阳泉新景煤矿3号煤层瓦斯解吸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按照压力水与瓦斯进入煤体的先后顺序,设计出煤样吸附瓦斯前注水和吸附瓦斯后注水2种试验。吸附前注水试验结果表明,注水煤样的瓦斯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之间分叉明显,吸附量最大相差约4 m3/t;而吸附后注水试验结果表明,注水煤样的解吸等温线明显处于干燥煤样解吸等温线上方,吸附量相差最大约5 m3/t,该结果直观表明压力水对瓦斯解吸有抑制效应。经理论分析提出抑制解吸效应的机理,认为煤体孔隙发育是先天条件,压力水的浸入是后天条件,而毛管力和贾敏效应是抑制解吸效应的根本原因。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pressure water affecting coal seam gas desorption, the influence of pressure water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desorption in No. 3 coal seam of Xinjing Coal Mine, Yangquan, Shanxi Province,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laboratory tes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e laboratory,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pressure water and gas entering into coal body, two kinds of tests were designed: before water injection and after adsorption gas injection. The results of water injection test before adsorption show that the bifurcation between gas desorption isotherm and adsorption isotherm is obvious, and the maximum difference of adsorption capacity is about 4 m3 / t. The desorption isotherm of injected coal sample is obviously above the desorption isotherm of dry coal sample, and the maximum difference of adsorption amount is about 5 m3 / t. The result shows that pressure water has inhibition effect on gas desorption.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mechanism of inhibiting desorption effect is put forwar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pore is a congenital condition, the immersion of pressure water is acquired condition, and the capillary force and Jamin effect ar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inhibiting desorption effect.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204066,41372160)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B2012-082)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时音;桑树勋;;液态水影响不同煤级煤吸附甲烷的差异及其机理[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2 桑树勋;朱炎铭;张井;张晓东;张时音;;液态水影响煤吸附甲烷的实验研究: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为例[J];科学通报;2005年S1期

3 王兆丰,李志强;水力挤出措施消突机理研究[J];煤矿安全;2004年12期

4 李平;;水力挤出技术在突出煤层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8期

5 刘建新;李志强;李三好;;煤巷掘进工作面水力挤出措施防突机理[J];煤炭学报;2006年02期

6 刘明举;潘辉;李拥军;胡宝军;陈卫东;;煤巷水力挤出防突措施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学报;2007年02期

7 王凯;郭灵强;俞启香;马中飞;;综采工作面水力超前卸压防突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7年08期

8 郭红玉;苏现波;;煤层注水抑制瓦斯涌出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6期

9 周小平;孙雷;周丽梅;马旭杰;;压裂气井水锁伤害解除的数值模型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7年02期

10 钟新荣;黄雷;王利华;;低渗透气藏水锁效应研究进展[J];特种油气藏;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斌;方行;颜晋川;林永茂;;低渗致密气藏压裂过程中伤害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9年01期

2 张时音;桑树勋;;液态水影响不同煤级煤吸附甲烷的差异及其机理[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3 刘涛;郭胜均;李爱菊;龚小兵;王树德;;分段式注水对湿润半径影响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S1期

4 龚小兵;郭胜均;刘奎;汪春梅;李德文;;掘进面分段式封孔注水降尘机理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S1期

5 蔡峰;刘泽功;林柏泉;;高瓦斯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数值模拟试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杨磊;;煤层注水治理煤尘灾害的粉体力学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5期

7 余明高;赵志军;宋立永;褚廷湘;;煤矿灾害超前注水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8 刘延保;金洪伟;王波;;煤岩体吸附、解吸瓦斯过程中动态变形特性的研究进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李强;李永春;陈大勇;刘海平;;神东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10 金凤常;王立华;;分析刮板输送机断链的成因及对策[J];电源技术应用;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书亮;;FLAC软件在坚硬顶煤预裂爆破弱化中的应用[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刘启科;;坚硬特厚顶煤预松动爆破试验研究[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董思强;;螺旋钻采煤机预先弱化特厚坚硬顶煤技术研究[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陈立伟;刘军;武贵平;;突出煤层煤巷水力挤出防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2008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桑树勋;张时音;黄华州;;模拟地层条件下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机理[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蔡峰;刘泽功;林柏泉;;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强化增透效应数值模拟分析[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7 周松元;;构造复杂突出煤层煤巷快速消突技术分析[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8 陈立伟;刘军;武贵平;;突出煤层煤巷水力挤出防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9 刘涛;郭胜均;李爱菊;龚小兵;王树德;;分段式注水对湿润半径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龚小兵;郭胜均;刘奎;汪春梅;李德文;;掘进面分段式封孔注水降尘机理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齐黎明;卸压密闭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宏伟;长壁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机理及防冲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建楼;声波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8 肖栋;水和乳化液对煤层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周军平;CH_4、CO_2、N_2及其多元气体在煤层中的吸附-运移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李志强;重庆沥鼻峡背斜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伟;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攀;水分对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桑培淼;注水强化松软煤壁稳定性的规律及工艺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振周;煤矿井下水力冲孔快速消突的射流特性与防突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晓华;水分对阳泉3号煤层瓦斯解吸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义贤;考虑温度作用下煤层气—水两相流运移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滑俊杰;突出煤层水力挤出快速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宏;环境温度对颗粒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影响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蒋旭刚;潘二矿水力压裂增透范围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松,金龙哲,孙金华;煤层注水过程分析和煤体润湿机理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1期

2 赵春鹏,李文华,张益,韩锋刚;低渗气藏水锁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分析[J];断块油气田;2004年03期

3 唐书恒,汤达祯,杨起;二元气体等温吸附实验及其对煤层甲烷开发的意义[J];地球科学;2004年02期

4 钟玲文;煤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2004年03期

5 张琰,崔迎春;低渗气藏主要损害机理及保护方法的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0年05期

6 张时音;桑树勋;;液态水影响不同煤级煤吸附甲烷的差异及其机理[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7 方昌才;突出煤层深孔预裂控制松动爆破防突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2期

8 聂百胜;何学秋;冯志华;张金锋;;磁化水在煤层注水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林柏泉;深孔控制卸压爆破及其防突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桑树勋,秦勇,郭晓波,陈玉华;准噶尔和吐哈盆地株罗系煤层气储集特征[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蔡成功;;煤与瓦斯突出三维模拟理论及实验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东民;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怀敏;谢欣荣;吴坚;;压力水膜结晶器的研制与应用[J];连铸;2001年02期

2 高振家;;定比减压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79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029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029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1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