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赵官井田10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8-07-12 10:43

  本文选题:煤层底板突水 + 危险性评价 ; 参考:《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年03期


【摘要】:从地质构造、含水层、隔水层、开采条件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赵官井田10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断层强度指数、褶皱分维值、"底板充水含水层组"水压、"底板充水含水层组"富水性、奥灰富水性、隔水层厚度、泥岩比率、底板破坏深度8个主控因素作为10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决策指标,并建立了各主控因素专题图;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权重系数,建立了基于"脆弱性指数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对10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井田的南部煤层露头处脆弱性指数小,突水可能性较小;在井田的北部,特别是在井田东北部,脆弱性指数大,突水危险性较大。
[Abstract]:From the aspects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aquifers, aquifers, mining conditions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water inrush in the floor of the 10 coal seam in Zhao Guan well field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strength index of the fault,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fold, the water pressure of the water bearing aquifer of the floor, the water rich, the rich water, the thickness of the aquifer, the ratio of the mudstone and the depth of the failure of the bottom of the floor are 8. As a decision index of the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inrush in 10 coal seam floor,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have been set up, and the thematic map of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is set up. 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is determin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water inrush from the floor based on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from the floor of the 10 coal seam i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of the outcrop in the south of the minefield is small and the possibility of water inrush is small.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well field, especially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well field,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is large and the water inrush is more dangerous.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新矿赵官能源有限公司;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3718110004)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1-6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R2011EEZ002) 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2012KYTD101)
【分类号】:TD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德武;我国煤层底板突水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06期

2 王连国,宋扬,缪协兴;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3 靳德武;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信息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J];中国岩溶;2003年01期

4 王凯,位爱竹,陈彦飞,俞启香;煤层底板突水的突变理论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5 王吉松;关英斌;;煤层底板突水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煤炭技术;2006年01期

6 武强;张志龙;马积福;;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Ⅰ——主控指标体系的建设[J];煤炭学报;2007年01期

7 裴振江;解淑寒;蒙健姝;;多因素评价煤层底板突水中数据的无量纲化[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4期

8 王立平;;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评价[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尹会永;魏久传;刘同彬;郭建斌;;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小鸣;;煤层底板突水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工程;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全龙;;影响潘西矿19号煤层底板突水主要因素分析[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2 关永强;;煤层底板突水可预测性分析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3 张向东;韩大为;刘世君;;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下三带”分布特征[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4 靳德武;郑纲;樊娟;张雁;;煤层底板突水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基础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何均伟;;河南永夏矿区特高压水上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6 关永强;;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型矿井水害成因与水害治理[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守强;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朱宗奎;基于风险评估及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刘再斌;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及煤层底板突水效应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4 李子林;大采深条件下徐、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云龙;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姚桥矿水害防治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再斌;基于数据挖掘分类技术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2 刘桂海;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颖;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方法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4 刘士强;登封煤田白坪井田二_1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周卫;朝川矿水文地质规律及己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胡茂流;朱庄煤矿六煤层底板突水防治技术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7 吕春峰;煤层底板突水的数值模拟试验及其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8 孙晓光;煤层底板突水预测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尹会永;潘西煤矿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腾辉;孙疃矿102采区10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16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16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