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煤矿井下CO产生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发布时间:2018-07-29 13:17
【摘要】:CO作为煤自燃早期预报最主要的气体判定指标,对煤自燃的防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矿井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开采强度的增大、检测手段的改进,煤矿井下CO的产生出现了多源性,非煤自燃产生的CO严重干扰着煤自燃的早期预报。将井下CO的来源划分为3类,并分别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其产生机理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初步分析和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Abstract]:Co, as the most important gas index for early predic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Howev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echanization level, mining intensity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 are many sources of CO in coal mine. Co produced by non-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seriously interferes with the early predic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e sources of underground CO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n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their production mechanism and control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respectively.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a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preliminarily.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134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9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52466)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令起;王月红;郭立稳;;东欢坨煤矿煤层赋存一氧化碳机理[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继仁;邓汉忠;邓存宝;叶兵;;煤自燃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机理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08期

3 魏国栋;煤层里伴生一氧化碳[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0年04期

4 迟春城,李寿君,井庆贺;关于个别煤层中天然赋存CO气体及其涌出规律的探讨[J];煤矿安全;2004年01期

5 何启林;刘长青;刘德平;李顺文;谢积明;;煤巷打眼过程中CO产生原因的确定[J];煤矿安全;2006年07期

6 葛岭梅,薛韩玲,徐精彩,邓军,张辛亥;对煤分子中活性基团氧化机理的分析[J];煤炭转化;2001年03期

7 文虎,代爱萍;煤自燃的分子结构模型探讨[J];煤炭转化;2004年02期

8 薛冰;李再峰;陈兴权;李永昕;Agarwal P K;;低阶煤在干燥氧气下低温氧化过程的机理研究[J];煤炭转化;2006年02期

9 张远程,彭亚娟,陈正清,彭达彦;汽车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设计与试验[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罗海珠,梁运涛;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小伟;煤氧化过程CO产生机理及安全指标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水军;郑立刚;张玉贵;余明高;张晓刚;;乐平树皮煤升温氧化过程中气体解析规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2 郑天雷;李兴虎;;汽车三效催化净化器载体容积研究[J];山东陶瓷;2008年02期

3 郭仁兴;;汽车三元催化转化器耐久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2期

4 张如意;煤矿用防火材料及阻化剂[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1期

5 于水军,张如意,阳虹,杨运良,樊小利;防老剂甲的分散性 对煤炭自燃阻化效果的影响[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5期

6 王福生;郭立稳;张嘉勇;朱令起;;应用气体分析法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2期

7 刘佩;黄汉富;曾金元;;司马矿综放工作面CO来源分析及自燃预测预报体系的建立[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6期

8 张树川;戴广龙;蔡正委;;氧气流量对煤物理吸附氧量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1期

9 王福生;韩慧兰;柳晓莉;郭立稳;;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模型的构建[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1期

10 李金亮;陆伟;王正辉;杨兴兵;;防止煤炭自燃的阻化机理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尚盈;魏玉宾;王昌;李艳芳;张婷婷;;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自然发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永清;迟恩田;;全数控大宽幅地毯清洗机技术[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梁运涛;;煤炭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体系研究[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4 梁运涛;;煤炭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体系研究[A];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7年

5 张卫亮;梁运涛;杨宏民;;CO/CO_2比值作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在安家岭井工矿中的应用[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陆伟;;防止煤炭自燃的化学阻化剂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7 张卫亮;;CO/CO_2作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文;双鸭山矿区煤的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雪峰;煤活性基团与Ca~(2+)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付文俊;矿井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系统研发[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蔡皓;三效催化转化器长寿低排放机理及性能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梁运涛;煤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阳富强;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然发火机理及其预测预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戚绪尧;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及自反应过程[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徐永亮;防治煤自燃的悬砂胶体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解恒参;煤和大港减压渣油的光催化氧化解聚[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来祥;煤巷高冒区松散煤体自燃模拟分析及防治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艳敏;煤氧化的反应机理函数和热效应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常绪华;基于MATLAB综采面采空区自燃特性分析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宗贤;煤自然过程与临界着火条件的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龙娇;兖州天池矿采空区防火阻化剂优选[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白羽;海州露天矿边坡残煤自燃诱发滑坡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张祥雨;温度影响下煤矸石内铁离子迁移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丽娜;平庄古山矿煤层自燃特性的热重动力学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龚龙飞;温度—水流耦合作用下煤矸石内污染物传输动力学行为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10 周沛然;典型动力煤煤粉自燃倾向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虎,徐精彩,葛岭梅,邓军;煤自燃性测试技术及数值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张辛亥;席光;徐精彩;周金生;张健;;基于流场模拟的综放面自燃危险区域划分及预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姜波,秦勇;实验变形煤结构演化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4 高绪晨,张炳,羡法;煤层工业分析、吸附等温线和含气量的测井解释[J];测井技术;1999年02期

5 徐精彩,葛岭梅,贺敦良;煤炭低温自燃过程的研究[J];煤炭工程师;1989年05期

6 陈立文;煤层自燃危险程度识别的研究[J];煤炭工程师;1992年05期

7 齐庆杰,黄伯轩;用计算机模拟法判断采空区自然发火位置[J];煤炭工程师;1997年05期

8 邓存宝,王继仁,洪林;矿井封闭火区内气体运移规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郭立稳;王月红;张九零;;煤的变质程度与煤层吸附CO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傅培舫;姚海;周怀春;;煤低温氧化的微区组分分析与反应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卫亮;梁运涛;杨宏民;;CO/CO_2比值作为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在安家岭井工矿中的应用[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戚绪尧;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及自反应过程[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何启林;煤低温氧化性与自燃过程的实验及模拟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4年

3 邓存宝;煤的自燃机理及自燃危险性指数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4 石婷;醛醇催化缩合和煤自燃初期的反应机理研究以及某些酰腙类铜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计算[D];西北大学;2007年

5 刘仲田;煤对氧分子的吸附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6 位爱竹;煤炭自燃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康华;基于量子化学方法的煤氧吸附特性模拟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楠;煤自然发火胶体防灭火材料性能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月红;煤层中一氧化碳吸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52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52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