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彬长矿区低煤阶煤层气井的排采特征与井型优化

发布时间:2018-08-19 07:27
【摘要】:为研究我国西部侏罗纪低阶煤储层瓦斯的地面井排采特性及影响因素,以彬长矿区大佛寺井田煤层气井的地质资料、历史排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区块不同井型煤层气井的产水量、产气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相关因素的主要控制机理。研究发现储层特性、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该区煤层气成藏的重要因素,在所研究的几种井型中,多分支井在该区有着良好的地面排采效果,其最高日产气量为16 582.3 m3,垂直井次之,而U型井则相对较差。排采数据显示井底流压与产气量呈指数关系,井底流压的减小,日产气量呈指数增加的趋势。在煤层气井不同排采时期,动液面高度对产气量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作用规律,且对高产气阶段的影响更为显著。套压与产气量之间近似表现为线性变化的关系,但不同排采阶段二者线性关系的比例截然不同。在煤层气井的产气衰减阶段,多分支水平井的日产气量/累计产气量的比值与排采时间呈现为良好的E指数衰减关系,并以此构建了以日产量与累计产量之比和开发时间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煤层气井产能预测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高于0.848 2。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gas drainag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urassic low rank coal reservoir in western China, based on geological data and historical drainage data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in Dafosi coalfield in Binchang mining area.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ater production and gas production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of different types in this block a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control mechanisms of related factors are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formation in this area. Among the several well types studied, multi-branch wells have good surface drainage effect in this area. The maximum daily gas production is 16 582.3 m3, followed by vertical wells, and U-shaped wells are relatively poor. The output data show that the downhole flow pressure is exponentially related to the gas production, and the downhole flow pressure decreases and the daily gas production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At different production stages of coalbed gas wells, the effect of moving liquid level height on gas production is different, and the effect on the stage of high production gas is more obvio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sing pressure and gas production is approximately linear, but the proportion of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asing pressure and gas production is very different. In the stage of gas production attenuation of coalbed gas wells, the ratio of daily gas production to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of multi-branch horizontal wells shows a good E exponent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with production discharge tim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production and cumulativ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time, a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model for coalbed gas wells is constructed. The fitt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all higher than 0.848 2.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1CB201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416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1115)
【分类号】:TD7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许浩;汤达祯;唐书恒;张文忠;张松航;陶树;王烽;;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侏罗系煤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1期

2 刘会彬;胡少博;尹润生;曹剑;王飞;;鄂尔多斯盆地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年04期

3 田冲;汤达祯;周志军;陶树;陈晓智;宋从雷;;彬长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年01期

4 陶树;汤达祯;许浩;吕玉民;赵兴龙;;沁南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开发建议[J];煤炭学报;2011年02期

5 申宝宏;雷毅;郭玉辉;;中国煤炭科学技术新进展[J];煤炭学报;2011年11期

6 李国富;侯泉林;;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排采动态过程与差异性[J];煤炭学报;2012年05期

7 李国彪;李国富;;煤层气井单层与合层排采异同点及主控因素[J];煤炭学报;2012年08期

8 邵先杰;王彩凤;汤达祯;孙玉波;胥昊;;煤层气井产能模式及控制因素——以韩城地区为例[J];煤炭学报;2013年02期

9 刘升贵;袁文峰;张新亮;陈含;;潘庄区块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及采收率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升贵;郝耐;王建强;;煤层气水平井降压漏斗扩展规律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刘文江;;矿井人员井下位置跟踪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比较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1期

3 袁文峰;刘升贵;张新亮;石晓静;;煤层气水平井产气特征及动态采收率[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秦勇;;中国煤层气成藏作用研究进展与述评[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5 陶树;王延斌;汤达祯;许浩;何伟;李勇;;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孔隙-裂隙系统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6 刘升贵;陈含;彭智高;张新亮;崔超杰;;沁水盆地煤层气产能差异及采收率[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7 汪平;;论述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现状及展望[J];低碳世界;2014年01期

8 刘升贵;王振彪;秦利峰;陈含;;三交区块煤层气井产液规律及排采强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高为;田维江;秦文;孔维敏;陈敏;;贵州省煤层气与页岩气共探共采的地质优选[J];断块油气田;2014年01期

10 刘升贵;彭智高;江新照;陈含;崔超杰;;中、高煤阶对煤层气采收率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立民;蔡选良;;陕西省煤矿瓦斯地质图与瓦斯地质规律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原德胜;何建华;;岩石高抽巷在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采面的实践[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3 申涛;;彬长矿区瓦斯地质规律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4 刘小平;范立民;张普选;高午;王英;;影响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地质因素[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5 武光辉;;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与实践[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6 王英;孔令义;刘东平;孙相斌;;陈家山煤矿矿井瓦斯涌出量相关因素分析[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7 张飞驹;申涛;;彬长矿区煤层瓦斯地质条件研究[A];煤矿瓦斯地质与抽采利用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C];2012年

8 祖鹏举;陈粤强;;彬长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问题[A];煤矿瓦斯地质与抽采利用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C];2012年

9 孟艳军;汤达祯;许浩;曲英杰;张文忠;刘一楠;;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理论的建立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吕玉民;汤达祯;许浩;陈同刚;;韩城煤层气田气井合采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析[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树;沁南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效应及气井产能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刘保民;煤层气开采的水文地质控制和产能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苏学贵;特厚复合顶板巷道支护结构与围岩稳定的耦合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袁文峰;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排采预警参数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徐慧;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及其在煤层气产能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6 刘爱华;沁南煤储层排采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及带压解吸/流动物理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刘世奇;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直井产能的地质与工程协同控制及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8 姜春露;富水孔隙砂岩含水层扰动过程的水动力学特征[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9 王勃;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10 袁志刚;煤岩体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及对瓦斯运移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洪伟;平顶山煤田煤储层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2 安秀煜;黄陇侏罗纪煤田瓦斯地质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彩凤;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3年

4 史利燕;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质构造对瓦斯的控制作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宏宇;广域电磁法探测含油富集区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邹海江;大佛寺井田煤层气可采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庞涛;焦坪矿区煤层气井排采工艺技术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8 郝熠熠;麻家梁矿装载硐室泥质围岩力学特性与加固技术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9 刘浩;过渡金属离子螯合TiO_2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烟气脱硫脱硝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朱启朋;基于OpenGL的煤层气开发地质建模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强;鲜学福;欧成华;郭臣业;;沥鼻峡背斜煤层气富集的水文地质控气特征[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秦建义;周俊;陈兆山;;阜新盆地刘家区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3 彭永伟;齐庆新;李宏艳;邓志刚;;煤体采动裂隙场演化与瓦斯渗流耦合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4 刘升贵;郝耐;王建强;;煤层气水平井降压漏斗扩展规律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秦胜飞;宋岩;唐修义;傅国友;;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含气性的破坏机理[J];科学通报;2005年S1期

6 王红岩,张建博,刘洪林,秦勇;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5期

7 胡宝林,车遥,杨起,刘大锰,黄文辉;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低温氮等温吸附特征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2期

8 李前贵,康毅力,罗平亚;煤层甲烷解吸—扩散—渗流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4期

9 张培河;;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开发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年01期

10 康高峰;王辉;刘池洋;;鄂尔多斯盆地陇县地区含煤有利区构造预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娄剑青;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因素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4年04期

2 张继东,盛江庆,刘文旗,任源锋;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J];天然气工业;2004年12期

3 田永东;煤层气井生产曲线的拟合和产量预测[J];中国煤层气;2004年02期

4 邓红琳;;煤层气井取心工具的改进及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5期

5 康永尚;赵群;王红岩;刘洪林;杨慎;;煤层气井开发效率及排采制度的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7年07期

6 莫日和;;煤层气井造穴技术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7年03期

7 张俊虎;刘君;;煤层气井网布置优化设计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0期

8 ;我国首口煤层气井二氧化碳压裂成功[J];石油钻探技术;2008年02期

9 康永尚;邓泽;刘洪林;;我国煤层气井排采工作制度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3期

10 才博;马方明;蒋廷学;;林19x井低温浅层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光杰;;低渗极难抽煤层煤层气井上下联合抽采关键技术研发与实践[A];煤矿瓦斯抽采与利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石惠宁;王胜利;梅永贵;周帅;杨波;;樊庄煤层气井专用电潜泵排采系统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清;赤凤启;;煤层气井施工技术浅析[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4 雷华友;傅在林;;煤层气井空气动力造穴应用实践[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兴隆;刘明宇;宋一男;;煤层气井固井工艺新技术[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吕玉民;汤达祯;许浩;陶树;张彪;赵兴龙;;樊庄区块及其周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胡向志;齐智虎;陈萍;;定向工艺钻进在煤层气井处理事故中的应用[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任源峰;罗毅;;煤层气井液面测试仪的研制与应用[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韩路;田洪现;;煤层气井无线监测网络技术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0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2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宝存;唐书恒;蔡超;;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研究现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袁华;河南煤田局十年成煤层气井4000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康宁 记者 徐勤勇;古叙矿区大村煤层气井出气[N];泸州日报;2010年

3 王伟灿;河南省第一口煤层气井顺利竣工[N];中煤地质报;2007年

4 特约记者 董少华;新疆第一口煤层气井诞生[N];阿克苏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张凤英 苏丹丹;渤钻井下与瑞弗莱克合作煤层气井压裂[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吴英;河南第一口煤层气井开工建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7 记者 党涤寰邋实习生 李程;河南首个煤层气井投产[N];经济日报;2007年

8 姬玉平 王伟灿;河南首口煤层气井点火成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记者 周强;河南首口煤层气井投入生产[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周强;河南首口煤层气井投入生产[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永东;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参数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大浩;煤层气井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昕馨;煤层气井固井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张龙飞;柿庄北GSN-001煤层气井钻井工艺分析及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登峰;煤层气井压裂施工资料反演岩石力学参数及压后产能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5 晏海武;煤层气井管内环空中煤粉排出条件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张明;煤层气井下抽采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理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刚;煤层气井不稳态压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2191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91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