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热习服训练对高温工作场所员工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26 11:29
【摘要】:为提高高温工作场所员工对环境的适应性,建立人工环境舱模拟高温环境进行热习服训练。以16名健康的男性大学生为样本,在环境舱内通过跑步来模拟正常的生产工作,测量样本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热习服训练的效果;运用方差分析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热习服训练效果的影响;基于环境适应性改善的标准得到热习服训练效果形成天数。结果表明:热习服训练对提高员工环境适应性的效果是显著的;热习服训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对员工环境适应性的改善有显著影响,且温度的影响更大;在温度36~38℃,相对湿度50%~70%的训练条件下,热习服训练效果形成所需时间约为10天。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high temperature workers to the environment,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abin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for heat acclimatization training. Sixteen healthy 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used as samples to simulate normal production by running in the environment cabin.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samples to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was measured and the effect of heat acclimation training was analyzed by paired sample t-test.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hermal acclimation was analyzed by variance analysis, and the number of days of formation of training effect of heat acclimation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improv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heat acclimation train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employees'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is significant, the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training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employees'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is even grea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50% relative humidity and 70% relative humidity, it takes about 10 days to form the training effect of heat acclimatiz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378337)
【分类号】:X9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小冬;房晓;张雷;包瀛春;;模拟湿热环境下军人习服训练干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2 庞诚,顾鼎良;高温环境与工作效率[J];自然杂志;199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慧娇;高温环境下热习服训练和工作效率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志新;杨鹏;吕文生;何丹;董宪伟;;基于指标预处理的高原地下矿工作环境灰色聚类评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张智;浦鹏;王敏;;层次分析法与可变模糊集耦合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3 庞诚,顾鼎良;体温过高时的头部致冷问题[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1期

4 游波;吴超;王敏;;深井受限空间高温环境影响模拟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11期

5 包瀛春;吴晓农;;湿热环境对官兵身体的影响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4年01期

6 郭晓;彭碧波;郑静晨;;湿热环境中医疗救援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3年01期

7 贺东雷;李国平;侯宇葵;;天基对地观测系统效能评估初探[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8 You Bo;Wu Chao;Li Ji;Liao Huimin;;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people in working faces of deep underground min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年05期

9 程庆文;汪波;;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企业经营能力评价体系[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年01期

10 Lei ZHANG;Ying-chun BAO;;Effect of acclimation training on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hot-humid environment[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向东;程兴仁;滕金山;;热应激与个人防护[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徐国林;;乘员舱内气体环境与航天员工效及安全性的关系[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罕育;我国进口原油海上运输安全系统评价及预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李佳;石煤提钒行业工艺先进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游波;深井受限空间物理实验系统研发与安全人因参数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4 孙于萍;基于敏感参数的高温高湿环境人体生理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5 郑国忠;高温高湿环境下相关人群的生理应激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热环境中影响人体耐受能力的生理参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刘佳;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生理参数识别及权重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陈磊;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全寿命设计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卞青;基于ISM-FuzzyAHP的核电建设项目费用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史伟;石煤提钒行业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徐远鹏;配电带电作业标准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林丽霞;供热系统预警评价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迪迪;济南市回灌保泉方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张萌;中小民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姚永春;核电G公司设备采购成本控制系统构建及实施[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海阁;许清;施红旗;赵俊涛;王世忠;杜U喕,

本文编号:2204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04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