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急反应的枢纽集覆盖模型及枢纽最大覆盖模型
[Abstract]:Heavy-scale emergency management needs to consider the interconnectedness and support between emergency response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second type of hub coverage by Campbell, this paper proposes a hub coverage model and a hub maximum coverage model for disaster emergency response. In view of the excessive constraints of the hub set coverage model, the agent relaxation problem of the hub set coverage model is proposed, and a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model parameters and model scal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for agent relaxation problem has the advantage of computational time. Although the optimal solution is not guaranteed, the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in most cas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规模应急救援资源配送点选址鲁棒优化研究—以地震应急救援为例”(71272047)
【分类号】:X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明;论渔业船队应急反应程序的建设[J];航海技术;2005年06期
2 张显东,,沈荣芳;澳大利亚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研究[J];灾害学;1996年01期
3 杜川;应急反应中清污行动的实施及清污索赔的应对策略[J];交通环保;2003年S1期
4 黄军根,孔祥昆;按市场规律建设深圳防污应急反应队伍[J];交通环保;2003年S1期
5 张强;船载化学品溢漏的应急反应[J];交通环保;2002年03期
6 李纪勇;;应急预案的探讨[J];港口科技;2013年08期
7 武云晶;;船舶交通事故应急反应专家系统集成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8 陈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分析与应急反应机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2年01期
9 王晓敏;;多方参与 让浙北海域更清洁[J];中国水运;2007年02期
10 梁海虹;暮色中的奋战[J];珠江水运;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川;;我国建立污染应急反应体系所涉及的问题及相关对策[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2 叶惠光;;浅谈应急反应救助队的发展与救助训练的提高[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3 熊志坚;;我国OPRC90履约初步研究和对策建议[A];2008年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实施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潘峰;徐建民;;湖州市水上应急反应实施情况的回顾和建议[A];浙江港航(2011年第2期总第50期)[C];2011年
5 李磊;;航标应急反应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岩;;铁路运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的设想[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国峰;李紫薇;隋洪波;蒋晓山;;浅谈我国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反应系统运行现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沙荣进;万载东;;水上危险货物事故应急反应和处理[A];2008年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林;;引航员参与抗台风应急反应的思考[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10 徐述铎;;内河溢油事故应急反应体系与应急反应技术概述[A];内河船舶防污染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颖;不断提升应急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水平 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N];成都日报;2014年
2 驻京记者 朱婧;《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包颖;灾害降临时 美国居民应对有方[N];中国社会报;2006年
4 朱冠琦 陈鹏;扬中建成“应急反应”三道控制网[N];人民公安报;2009年
5 郝光亮 李盛泉;烟台出台《海域油污应急反应预案》[N];中国水运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着力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救援效率[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童燕 袁方;湖州“智慧公路”:移动监管更灵活 应急反应更及时[N];中国交通报;2014年
8 蒋凌;三级应急反应确保食品安全[N];兰州日报;2007年
9 叶征征;上海提升旅游应急反应水平[N];华东旅游报;2008年
10 闻欣;国际一流要追求速度深度宽度[N];中国交通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贵山;港口散化事故危害评价及应急反应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2 张耀伟;天津港散装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反应策略[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孙剑;大连海区散装化学品污染应急预案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陈协明;沉降型化学品海上泄漏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刘广莲;我国铁矿石进口海运通道风险评估与应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何珊;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24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2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