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ISM的燃煤取暖CO中毒事故致因及防范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04 22:06
【摘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全面总结CO中毒事故的致因,构建中毒事故解释结构模型,最后把CO中毒事故致因分为3个等级:直接原因,中间原因和根原因,通过对根原因的分析,提出CO中毒事故防范建议。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e causes of CO poisoning accidents are summed up, and the structural model for explaining the poisoning accidents is constructed. Finally, the causes of CO poisoning acciden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direct causes, intermediate causes and root cau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oot causes, suggestions on prevention of CO poisoning accidents we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ZH089,13YJC630202)
【分类号】:X92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黄雄;;无视安全规程的惨重代价——一起重大煤气中毒事故分析[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3年12期

2 田水承;李红霞;王莉;陈婷;;从三类危险源理论看煤矿事故的频发[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刘德钦;;木薯酒精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付尧;徐达奇;;基于生命周期和TOPSIS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银红娟;王咏红;高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4 李冠颖;俞守华;区晶莹;;面向农民工的政府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5 赵钧;;基于ISM技术的云南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6 吕超;彭云;;解释结构模型(ISM)法在农业高校教材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7 荣飞洋;梁武;;农业局绩效综合评估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8 贺英政;曹延杰;吴杰;金洪波;;无人机辅助照射下舰炮制导炮弹对岸攻击效能评估[J];兵工自动化;2008年11期

9 马洪文;魏俊;高艳章;庞阔;隋博;;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J];兵工自动化;2010年07期

10 王锋;马大为;吴晓云;陈兵;;舰载多功能火箭武器研制技术风险的灰色聚类决策[J];兵工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玉龙;漆巍巍;张需鹏;;基于车辆损伤的不良汽车驾驶行为危险度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荣飞洋;方永恒;;地方政府绩效综合评估模型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利辉;徐哲;;缺陷产品召回的冲突分析:“三氯氰胺奶粉”事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田水承;徐磊;米楚明;;基于事故致因模型的人误行为矫正[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勇毅;姜亢;郭建中;张丽丽;;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方案评价指标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兴辉;;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李军;;AHP法在英发公司设施布置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冯伟;;浅谈AHP方法在公路管理处绩效考核中的应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9 董亚洁;郭浩;;基于功效系数法的企业融资风险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倪九派;张江平;魏朝富;谢德体;;安置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以雅安市雨城区为例[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有德;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2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段伟花;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关系及其演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超;降雨环境下交通因素辨析与驾驶可靠性评价建模[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丹;区域旱情中长期预报及农业干旱风险综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卢广彦;重大工程决策模式中若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冯启高;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王娟;基于企业版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程跃;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性强;煤矿安全并行预控管理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健;住宅小区项目进度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宋亚欣;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个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庆文;提高西安NJ人寿保险公司顾客满意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惠晨;西安瑞联公司基于BSC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勇;事故致因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侯云亮;军工企业集团公司投融资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8 黎小田;STXY园林景观工程进度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圣状;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景莉莉;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田水承,管锦标,魏绍敏;煤矿人因事故关系因素的动态灰色关联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4期

2 田水承,冯长根,李红霞,常心坦;对安全科学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J];煤炭学报;1999年06期

3 田水承,李红霞;煤层开采自燃危险性预先分析与经济防灭火决策[J];煤炭学报;1998年05期

4 孙斌,田水承,李树刚,常心坦;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及解决对策[J];陕西煤炭;2002年01期

5 陈红,祁慧,谭慧;基于特征源与环境特征的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9期

6 黄曙东;戴立操;张力;;核电厂人因事故预防的定量化决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万众;苗磊刚;;煤矿事故致因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2 陈全;;事故致因因素和危险源理论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3 祁丽霞;杨雪;;煤矿生产事故致因机理辨析与仿真[J];煤矿安全;2012年03期

4 于春华;;火灾事故致因机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年02期

5 钱新明,陈宝智;事故致因的突变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6 赵宝柱,沈廷萍,刘如民;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年01期

7 田水承;李红霞;王莉;;3类危险源与煤矿事故防治[J];煤炭学报;2006年06期

8 陈斌;李培煊;;煤矿事故致因指标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02期

9 张鹤达;;事故致因的混沌观[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2期

10 汪送;;复杂系统安全事故致因网络建模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水承;徐磊;米楚明;;基于事故致因模型的人误行为矫正[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俞秀宝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从海因里希法则看事故致因[N];文汇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覃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伤亡事故致因模型构建及预防对策研究[D];三峡大学;2006年

2 王勇;事故致因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欣;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事故致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广进;港口企业管理事故致因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5 邢益瑞;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肖宁;基于系统理论的铁路系统多事故致因共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孙薇;大货车交通事故致因机理及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8 雎永文;我国煤矿事故预警管理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52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52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c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