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随机结构模型的新立矿区岩体渗透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05 08:27
【摘要】:为了掌握三山岛金矿井下岩体渗水特性,确保海底采矿的生产安全,分析了新立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特点,调查了-105 m、-135 m 2个中段矿坑出水点并建立各中段渗水区水力联系,研究新立矿区岩体渗透系数张量,在一个测量面内把大测量区划分成许多小测区,把一定数量的小测区测量结果合并,得到不同大小测量面的结果。开发渗透张量计算程序,计算得出-105 m、-135 m中段岩体渗透系数张量和综合渗透系数,基于对新立矿区现场岩石露头的抽样统计,建立岩体结构面几何参数概率分布模型,通过对新立矿区岩体结构面进行随机模拟计算,得出岩体结构面连通率,修正了矿区岩体渗透系数。实测结果表明,采用连通率修正理想条件下计算出的渗透系数,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ound rock mass in Sanshandao Gold Mine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submarine 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ological structure in Xinli Mining area are analyzed, and the water discharge points of two middle section pits of -105 m ~ 135 m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hydraulic connection of each middle section i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rock mass in Xinli mining area Zhang Liang, divides the large survey area into many small survey areas in one surveying plane, and combines the survey results of a certain number of small survey areas to obtain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measurement planes. The calculation program of permeability Zhang Liang i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rock ma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Zhang Lia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105 mm-135 m. Based on the sampling statistics of rock outcrop in Xinli mining area,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l of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rock mass structure plane is established. Through random simulation of rock mass structure plane in Xinli mining area, the connectivity rate of rock mass structure plane is obtained, an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rock mass in mining area is revised.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calculated by using connectivity to modify the ideal condition has goo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单位】: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汽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2041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项目(编号:2014T7065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3M541934)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J14LH03)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编号:201303045)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4-2-4-95-jch)
【分类号】:TD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永亮;蔡嗣经;;矿山岩体压裂控制及裂隙渗流与应力关系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1期

2 肖江;高喜才;马岳谭;伍永平;;富水覆岩采动裂隙渗流相似模拟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3 袁博;张召千;张百胜;周舟;;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数值模拟分析与工程应用[J];金属矿山;2013年07期

4 张立;惠冰;张庆松;李海燕;陆秋生;江海;;深井巷道断层涌水探查与封堵治理[J];金属矿山;2014年05期

5 张永亮;刘耀香;陈喜山;;胶东半岛矿山地热资源利用方法[J];金属矿山;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杰;邬爱清;张宜虎;武涛;;地应力对采动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影响的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9期

2 张永亮;蔡嗣经;;矿山岩体压裂控制及裂隙渗流与应力关系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1期

3 冯帆;王二雨;郭忠平;王亚军;张阳阳;;破碎围岩非对称进路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4 杨真;童兵;黄成成;王刚;;近距离房柱采空区下长壁采场顶板垮落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5 张永亮;蔡嗣经;吴迪;;胶东半岛金属矿区ASR法浅层回灌技术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6 高喜才;伍永平;;特厚煤层富水覆岩采动裂隙动态分布特征模拟研究[J];煤矿安全;2011年03期

7 赵伏军;徐燕飞;王宏宇;;煤矿井下断层渗流特性与注浆防渗效果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7期

8 赵永树;张东升;;富松散含水层下复合隔水层稳定性分析及渗流规律[J];煤矿安全;2012年07期

9 余学义;张元振;雷武林;;石炭沟河下煤层安全开采厚度模拟[J];煤矿安全;2013年07期

10 伍永平;胡宝峰;解盘石;高喜才;张艳丽;;富水覆岩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相似材料模拟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查剑锋;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吴学明;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及“一体化”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姜志刚;“三软”煤层炮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护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范志胜;杉木树矿石炭沟河下煤层安全开采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耀;大断层附近煤层开采的防水煤柱留设离散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段王拴;富水覆岩综放开采工作面透水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胡宝峰;富水覆岩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周俊;千米深井围岩改性L型钻孔地面预注浆理论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7 苏鑫;深部巷道破碎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8 袁博;复合岩层条件下保护煤柱合理尺寸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强,朱斌,徐华,王玉平,王吉华,张文权;MODFLOW在淮北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陈鹏;王东;;大平煤矿采放高度对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3 骆祖江;李朗;曹惠宾;张国强;;复合含水层地区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坑降水为例[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4 孙玉峰;李中才;;地热能在矿山的应用途径和方法[J];矿业工程;2006年03期

5 施长信;杨运海;;水源热泵技术在煤矿上的应用[J];河北煤炭;2009年03期

6 吕纬;吉小明;;浅埋暗挖隧道双液注浆加固数值模拟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定源,施华生,周汉民,王力波;地热绿色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年04期

8 陈喜山;苗翠芳;谷卉颖;;倾斜井巷围岩与空气间的热交换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07期

9 张东升;马立强;;特厚坚硬岩层组下保水采煤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荣华;白海波;冯梅梅;;综放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志强;破碎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材料研制及渗透扩散特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浩;回采巷道松软破碎围岩注浆加固与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明华;赵引;丁向东;邓争荣;;某水利枢纽坝址谷坡卸荷岩体性状[J];勘察科学技术;2006年04期

2 周创兵;陈益峰;姜清辉;卢文波;;论岩体多场广义耦合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3 高峰;王连国;;岩体结构面几何性质参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3期

4 何昌盛;;岩体构造特征评价指标分布规律研究及其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工程设计与研究;2009年01期

5 葛云峰;唐辉明;黄磊;王亮清;孙淼军;范怡静;;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系数表征新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6 段蔚平;边坡岩体结构面的模拟[J];金属矿山;1994年06期

7 邓荣贵,张倬元,,黄润秋,王士天;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区岩体结构面特征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6年01期

8 江智明,杨天鸿,芮勇勤,申力;边坡岩体结构面调查及渗透特性分析[J];露天采煤技术;1999年02期

9 贾洪彪,马淑芝,唐辉明,刘佑荣;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的工程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10 刘克辉;陆文;白红杰;田加亨;;分形理论在岩体结构面方面的应用[J];露天采矿技术;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盛建龙;伍佑伦;朱瑞赓;;岩体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工程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徐继先;;岩体结构面三维随机模拟与岩体块度计算[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张文彬;;结构面在岩体的力学作用中起控制作用的机理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4 阎树魁;;控制岩体活动的地质因素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5 井兰如;;岩体结构面随机网络及其在离散单元法、渗流计算以及块体分析理论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6 李荣强;孔德坊;;岩体结构面起伏特性的力学效应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7 杜景灿;陈祖煜;弥洪亮;汪小刚;贾志欣;;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的计算机模拟[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杜景灿;陈祖煜;弥宏亮;汪小刚;贾志欣;杨镇;李新强;;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的计算机模拟[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巩城城;马凤山;张亚民;王善飞;刘自成;;基于岩体结构面统计与分维数的岩体质量评价及其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10 夏熙伦;;三峡工程岩体结构面剪切流变试验研究[A];三峡工程坝址区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研究文集(下册)[C];199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建龙;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地下工程结构稳定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张宜虎;岩体等效水力学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3 龚汉松;岩体爆破块度控制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秦启荣;深部岩体结构面预测及其石油井壁工程稳定性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5 程骋;应变岩爆的岩体刚度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米德才;浅埋大跨度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谢冰;岩体动态损伤特性分析及其在基础爆破安全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8 刘子侠;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岩体结构面信息快速采集的研究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s

本文编号:2252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52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