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井下细水雾防灭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10-15 07:39
【摘要】:为明确细水雾防灭火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以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作用,从外因火灾和采空区内因火灾两方面入手,对井下细水雾防灭火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对基于细水雾防灭火技术工程实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从细水雾理化特性和井下工程实践等方面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了未来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结果表明:井下细水雾防灭火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行业内应当尽早建立相应的煤矿井下细水雾使用技术规范。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water mist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technology in coal min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 of th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external fire and the internal fire in goa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water mist fire extinguishing technology in underground is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ater mist fire extinguishing technology based on fine water mist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prospected. Based 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water mis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future applic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of preventing and extinguishing water mist in coal mine is of high research value, and the releva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water mist in coal min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industry.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基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02100757)
【分类号】:TD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超;余明高;贾海林;潘荣锟;;细水雾扑灭瓦斯抽放钻孔火灾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4期

2 蒋仲安;刘祥龙;杜翠凤;陈举师;姜兰;;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封闭与惰化防灭火技术的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韩方伟;王德明;杨永斌;任万兴;;压风细水雾在受限空间内灭火特性的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1年10期

4 徐俊;陆伟;王正辉;;细水雾抑制煤矿巷道火灾的试验和模拟[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12期

5 梁运涛;罗海珠;;中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现状与趋势[J];煤炭学报;2008年02期

6 吴玉国;邬剑明;张东坡;周春山;;综放工作面连续注氮下采空区气体分布及“三带”变化规律[J];煤炭学报;2011年06期

7 高广伟;中国煤矿氮气防灭火的现状与未来[J];煤炭学报;1999年01期

8 李舒伶,王树刚,刘剑;采场均压防灭火模型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1999年02期

9 潘荣锟;程远平;余明高;路长;;防控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烧新技术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11期

10 史文芳;张爱绒;郭勇义;吴世跃;;超细水雾抑制煤燃烧的模拟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传志;胡鸣镝;;变配电场所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天水;超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华;王菊;董苗苗;;液氮在煤矿火灾中的应用[J];安全;2011年11期

2 余明高;鲁来祥;贾海林;常绪华;;煤巷高冒区高温区域判定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5期

3 付华;蔡玲;;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技术在煤矿火灾监测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4 喻健良,毕明树,王淑兰;易燃易爆介质防爆抑爆技术研究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李孝揆;;自控式CO_2发生装置的研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3期

6 董军;刘朝文;姬建虎;;煤矿用高分子充填密闭泡沫材料制泡关键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3期

7 梁树平;周西华;张宏伟;齐庆杰;;液氮降温防灭火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鲜学福,王宏图,姜德义,刘保县;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2期

9 梁运涛;贾宝山;;煤炭自然发火产生明火燃烧的分岔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10 肖辉;杜翠凤;;新型高聚物阻化剂的阻化效果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陆伟;;防治煤自燃新技术一高倍阻化泡沫[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2 郭召顺;赵庆民;薄其山;;多巷布置自燃煤层俯采工作面自然发火原因分析与治理[A];2012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郝宇;;阜生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实验研究及应用[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福鹏;环境因素对火区气体运移的作用规律及致灾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郭小云;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装置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周西华;双高矿井采场自燃与爆炸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4 李孜军;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李宗翔;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瓦斯与自燃耦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6 张九零;注惰对封闭火区气体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奚志林;矿用防灭火有机固化泡沫配制及其产生装置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时国庆;防灭火三相泡沫在采空区中的流动特性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潘伟;硫化矿石堆自热过程的非线性及数值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宋万新;含瓦斯风流对煤自燃氧化特性影响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来祥;煤巷高冒区松散煤体自燃模拟分析及防治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胜;新型防灭火封堵材料——固体泡沫特性参数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尚帅超;电厂烟气预防自燃与封存的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王刚;固体泡沫添加无机物后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钰斐;沁水煤田自燃煤层分布及自然发火原因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雷磊;无机发泡胶凝材料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萍萍;液滴与可燃物表面动力学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冯仗伟;下沟矿综放面末采撤架期间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学笃;新疆屯宝煤矿瓦斯抽放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长富;古山矿西翼065-2煤层自燃特性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吉南,冯学武,胡光伟;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区域划分实用性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2 陈赞成;杨鹏;吕文生;何磊;门瑞营;;高寒矿井穿脉巷道掘进炮烟扩散规律的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刘志超;余明高;贾海林;潘荣锟;;细水雾扑灭瓦斯抽放钻孔火灾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4期

4 郭培红;李海霞;朱建安;;煤层钻孔瓦斯抽放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5 鲜学福,王宏图,姜德义,刘保县;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2期

6 林霖;房玉东;廖光煊;秦俊;;细水雾作用下固体表面火蔓延速度变化规律的小尺度实验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6期

7 房玉东;朱小勇;刘江虹;张永丰;廖光煊;;细水雾灭火技术在电气环境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7期

8 刘江虹,廖光煊,范维澄,秦俊;细水雾灭火技术及其应用[J];火灾科学;2001年01期

9 崔正心,廖光煊,秦俊,范志航;细水雾抑制障碍物稳定火焰的实验研究[J];火灾科学;2001年03期

10 余明高,廖光煊,张和平,宋春兰;哈龙替代产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火灾科学;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邬剑明;煤自燃火灾防治新技术及矿用新型密闭堵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刚;高效水雾降尘技术的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畅,邓东,周华;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试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2 杨立军;;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思想和方法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01期

3 王晔;;用细水雾灭火系统扑救食用油火[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年01期

4 李伟民;;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电厂电缆大厅中的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04期

5 潘成;;细水雾灭火系统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应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年05期

6 田启东;;细水雾灭火系统介绍[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8期

7 万会雄;黄海波;黄辉;;船用固定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申刚;;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热处理车间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20期

9 龙芸;;细水雾灭火系统发展与应关注的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年03期

10 王晔;;细水雾灭火系统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凯;徐恩涛;项敏;;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电厂工程中的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马林海;马宁;;细水雾灭火系统-防火和环保的完美结合[A];浙江省2005年给水排水论文集[C];2005年

3 ;前言[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姜文源;吕晖;刘彦菁;;编制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的体会[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杨琦;;细水雾灭火系统分类划分的探讨[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李宝仁;金福旭;;细水雾灭火系统雾化喷嘴设计及仿真[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刘锋;;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苏州地铁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A];2008年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马瑛;;带电细水雾灭火系统荷电方法的研究[A];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许智远;;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防火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高媛媛;黄晓家;;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回顾[A];全国第一届细水雾灭火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杨战捷;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档案部门的应用前景[N];中国档案报;2009年

2 陈敬农 通讯员 胡胜友;细水雾20秒内联动灭火[N];科技日报;2005年

3 顾林生;关于细水雾灭火[N];中国档案报;2006年

4 记者 倪超英;上海纽特消防引领灭火技术新理念[N];建筑时报;2013年

5 刘光辉邋徐尚明 孙江敏 马从波;华南国际消防展科技含量高[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7年

6 本报记者 倪超英;做好企业为的是干好一份事业[N];建筑时报;2013年

7 姜莉;档案馆建筑的消防安全措施[N];中国档案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明豪;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光华;隧道中固定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邹哲维;固定式局部高压单相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制及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勇;船舶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机械式喷嘴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李广武;船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规范拟定及其中压系统设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黄鹏;基于性能化的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在电缆隧道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李福秋;车载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陈文涛;细水雾灭火系统在高大建筑中的适应性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李晟;固定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其关键元件的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耿s,

本文编号:2271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71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8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