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特性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5 11:38
【摘要】:采用20L球形爆炸装置研究了煤尘浓度、点火能量、煤尘粒径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在相同条件下的爆炸特性差异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00g/m3时不同变质程度煤尘最大爆炸压力相差较大,700g/m3时差异不大,最佳煤尘浓度下爆炸最大压力与变质程度呈负相关。低变质程度煤尘爆炸最大压力随点火能量增大而增大,高变质程度煤尘爆炸最大压力受低点火能量影响显著,当点火能量增大至8kJ后影响作用减弱。高变质程度煤尘的燃烧持续时间受点火能量影响作用明显,低变质程度煤尘的燃烧持续时间受粒径影响作用明显。
[Abstract]:The effects of coal dust concentration, ignition energy and particle size on the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dus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etamorphism were studied by using a 20L spherical explosive device. The difference of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dus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etamorphism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of coal dus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metamorphism varies great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100g/m3, and that with 700g/m3 is not different.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of coal dust at the best concentration of coal dus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metamorphism. The maximum pressure of low metamorphic coal dust explos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gnition energy, and the maximum pressure of high metamorphic coal dust explosion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low ignition energy, which weakens when the ignition energy increases to 8kJ. The combustion duration of high metamorphic coal dust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ignition energy, and the combustion duration of low metamorphic coal dust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particle size.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200)
【分类号】:TD7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庆钊;翟成;吴海进;林柏泉;朱传杰;;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煤尘爆炸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S1期

2 冯永安;胡双启;胡立双;孙建兵;;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甲烷煤尘混合爆炸实验[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7期

3 姜海鹏;司荣军;张延松;李润之;;挥发分对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4年02期

4 刘贞堂;郭汝林;喜润泽;;煤尘爆炸特征参数影响因素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永安;胡双启;胡立双;孙建兵;;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甲烷煤尘混合爆炸实验[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7期

2 王春莲;;煤尘爆炸产生的机理及特征研究[J];煤炭技术;2012年11期

3 刘文辉;蒋新生;周建忠;王冬;;不同环境条件油气爆炸极限测试模拟实验系统[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姜海鹏;司荣军;张延松;李润之;;挥发分对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4年02期

5 杨书召;刘星魁;;半封闭受限空间煤尘与瓦斯耦合爆炸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游天龙;谭迎新;许航;;水平管道内甲烷-煤尘混合爆炸压力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7 邓军;谢长春;王秋红;屈娇;;煤尘云最低引燃温度实验研究[J];科技导报;2014年19期

8 刘贞堂;郭汝林;喜润泽;;煤尘爆炸特征参数影响因素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4年08期

9 刘丹;司荣军;;冲击气流诱导对沉积煤尘参与瓦斯爆炸的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11期

10 赵建会;张辛亥;程方明;;甲烷爆炸过程的近球型爆炸罐定量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书召;受限空间煤尘爆炸传播及伤害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程磊;受限空间煤尘爆炸冲击波传播衰减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义;甲烷、煤尘火焰结构及传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司荣军;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传播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刘贞堂;瓦斯(煤尘)爆炸物证特性参数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沈晓波;密闭空间内典型可燃气体层流预混火焰传播动力学及其化学反应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文午琪;低热值气体燃料燃烧技术及其工业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和堂;自吸空气—发泡剂旋流产泡机理及抑尘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前明;煤尘爆炸特性及抑爆技术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斌;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价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宋广朋;瓦斯煤尘共存的爆炸特性与传播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许振;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琪;管道式可燃粉尘爆炸装置控制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6 戴晓静;磷酸二氢盐抑爆剂的制备与抑爆作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吴月浩;墨粉爆炸危险性研究与安全措施[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冯永安;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甲烷对煤尘爆炸影响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9 张海涛;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电厂粉尘防爆监测系统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李雪交;不同管道瓦斯火焰传播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t,

本文编号:2272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72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