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岩溶径流带综合探查技术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of karst runoff zone in 13-15 mining area of Xinan Coal Mine,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karst runoff zone was initially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knowledge of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By using down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echnique and well drilling data, the location and direction of runoff zone are determined synthetically by connecting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karst runoff zone in the 13-15 mining area of Xinan Mine, which is close to SN direction,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 fault direction in the mine. The karst water flows from north to south. This technique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exploration of karst runoff zon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ine water.
【作者单位】: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质研究所;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安煤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130419)
【分类号】:TD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传霆;;对贵州岩溶区环境研究的一些认识[J];环保科技;1983年Z1期
2 米健;唐运刚;;岩溶形成机理分析及工程实践[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年05期
3 全晓红;邓晓辉;;岩溶及其工程对策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6期
4 黄颖;;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3年08期
5 李才明;王良书;徐鸣洁;刘元生;钟锴;张善法;;基于小波能谱分析的岩溶区探地雷达目标识别[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6 谭红鑫;;岩溶及其工程处治措施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7期
7 毛云良;陈林;;王家畈村岩溶形成机理及稳定性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S1期
8 申宏岗;曹建华;潘根兴;;桂林毛村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果园土壤养分性质比较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刘旺;金州石棉矿岩溶区竖井工作面预注浆[J];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1987年04期
10 靳振江;李强;黄静云;邓丽君;陆文体;黄美辉;唐志琴;唐显治;罗X;杨帅;吴琼敏;;典型岩溶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有机碳含量及其相关性——以丫吉岩溶试验场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禹建强;;贵州省毕节地区水库岩溶坝基渗漏及灌浆处理[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2 郭纯青;;岩溶浸没内涝灾害风险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岩溶区桩端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确定的突变模型[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郝九芝;;邢台市西部岩溶区饮用水保护分析[A];2013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禹建强;;毕节地区岩溶坝基渗漏及灌浆处理[A];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1994年
6 邓艳;覃星铭;蒋忠诚;;表层岩溶动力系统中土壤水分及岩溶效应[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洪涛;;论岩溶区的水土保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蒋忠诚;;西南石山地区岩溶生态系统元素迁移动态典型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9 张静;;邢台市岩溶区水源地保护研究[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戴景春;;天下闻名的岩溶龙宫景源[A];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特约记者 苏橹萱;国际岩溶中心为11国培训岩溶地质人员[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苏橹萱;岩溶区土壤碳汇效应得以证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实习记者 黄强 通讯员 缪华;广西水文队妙治岩溶区内涝下旧村千亩田年增收百万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4 记者 赵应繁;鄂西南表层岩溶带可采水4亿立方米[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记者 田雪莲 特约记者 苏橹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检阅国际岩溶中心建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6 记者 田雪莲 特约记者 苏橹萱;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拟定未来6年发展路线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孙宇浩;“我们现在不用靠天吃饭了”[N];中国矿业报;2005年
8 记者 陶丽琴;水利部国家农发办联合调研滇黔桂岩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N];中国水利报;2012年
9 记者 段正波;岩溶区地下水九成正待开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源;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与海西早期水文地貌响应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程晔;岩溶区高速公路路桥基础稳定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陶;典型岩溶区溪流中硝酸盐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冉军林;阳灵隧道充填岩溶区围岩塌方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苏程p,
本文编号:2418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1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