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9-03-26 18:47
【摘要】: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煤矿奥灰岩岩溶水类底板突水评价模型。选取煤层底板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压、含水性、岩溶含水层发育情况、强水源补给情况)、底板隔水层条件(隔水层厚度、岩石力学强度以及隔水岩层的完整性)、开采条件(采厚和采深)4个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指标值的类型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级和赋值,建立评判集,进而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将13个突水评价指标值代入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方法对肥城矿区14个地质块段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
[Abstract]:Based on the unascertained measure theory, the water inrush evaluation model of karst water floor of Ordovician limestone in coal mine is established.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fracture structure density, fold, fault water conductivity, fracture development of rock mass),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water pressure, water content, karst aquifer development, strong water recharge) of coal seam floor are selected. There are 4 first-order indexes (thickness of aquifer, strength of rock mechanics and integrity of aquifer), mining conditions (thickness and depth of mining), and 13 second-order indexes as discriminant index of unascertained measur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index value,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methods are used to classify and evaluate the index value, and the evaluation set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single index measure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The values of 13 water inrush evaluation indexes are replaced by the single index measure function to calculate the single index measure evaluation matrix. The weight of each discriminant index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 and the grade judgment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 of confidence identification. Finally,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water inrush risk in coal seam floor is obtained. This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water inrush risk of coal seam floor in 14 geological blocks of Feicheng mining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in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24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060407)
【分类号】: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乔佩利;王晓龙;王宝勋;;基于模式学习的形式化答案抽取技术与置信度评价方法[J];电子学报;2008年12期

2 张永双,,刘伟韬,卜昌森;煤层底板突水因素的综合评价──以肥城矿区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年03期

3 侯忠杰;组合关键层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参数确定[J];煤炭学报;2001年06期

4 武强;张志龙;马积福;;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Ⅰ——主控指标体系的建设[J];煤炭学报;2007年01期

5 余健;朱飞;;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崩矿步距优选模型[J];科技导报;2013年35期

6 施龙青;;底板突水机理研究综述[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齐跃明;江玉祥;孟茜;丁艳青;;肥城矿区充水含水层地下水动态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8年01期

8 施龙青;;突水系数由来及其适用性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邓军;余忠华;吴昭同;;基于信息熵的概念设计的质量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8期

10 施龙青,韩进;开采煤层底板“四带”划分理论与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爱民;黄鑫磊;;肥城矿区水资源分析及其调水概念模型设计[J];地下水;2011年05期

2 李忠建;魏久传;郭建斌;徐建国;隋岩刚;;运用突水系数法和模糊聚类法综合评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1期

3 黄辅强;王义海;司庆红;;济宁某井田矿井构造突水机理及防治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4期

4 侯忠杰,张杰;厚松散层浅埋煤层覆岩破断判据及跨距计算[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张杰;;采高对浅埋煤层老顶岩层破断距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张忠温;武强;付恩俊;樊振丽;;平朔井工开采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防治水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11期

7 马毅;王希良;刘振;;隧道岩溶突水危险性模糊多模型组合评价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年05期

8 肖乐乐;魏久传;尹会永;牛超;谢道雷;赵金静;;南屯煤矿下组煤西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9 李建璞;杨小彬;刘伟;李艳强;;坚硬顶板煤层一次采全高顶板支护管理研究[J];地质与勘探;2012年06期

10 刘双跃;陈丽娜;王娟;王丹;江飞;;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煤层底板突水区域预测[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飞虎;叶东生;屈永利;齐蓬勃;;澄合矿区矿井水害及防治[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2 施龙青;于小鸽;尹会永;魏久传;朱鲁;刘同彬;;“下四带”理论及其在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3 侯忠杰;;层状矿床采场垮落带老顶与裂隙带老顶的判别[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Yueming QI;Xiaoer ZHAO;Bin LUO;Menglang LUO;;GA-SVR Prediction of Failure Depth of Coal Seam Floor Based on Small Sample Data[A];第五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宋志敏;任建刚;李冰;;基于强化工艺的瓦斯抽采地质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6 王小军;司俊鸿;徐文全;王鹏;王威钦;;断层对底板突水因素的影响[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美焰;机电产品行为特性及可持续概念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乔伟;矿井深部裂隙岩溶富水规律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孙建;倾斜煤层底板破坏特征及突水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惠功领;煤矿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开采瓦斯灾害协同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庞继红;复杂机电产品设计质量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于小鸽;采场损伤底板破坏深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忠建;半胶结低强度围岩浅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及水害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8 尹立明;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机理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耀青;带压开采岩体力水学理论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文泉;矿井(底板)突水灾害的动态机理及综合判测和预报软件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东方;郑州市地下水动态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轶;浅埋深弱粘结薄基岩采面覆岩层移动规律及支架阻力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桂海;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国磊;山地浅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与结构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彦军;复杂围岩条件极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文娟;采动围岩运动规律与断层活动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曾庆铭;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机理和保护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友伟;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及保留巷道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永亮;蒲河煤矿综放工作面两巷锚喷支护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刚;马超;王国旗;;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井通风安全评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左人宇,龚晓南,桂和荣;多因素影响下煤层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研究[J];东北煤炭技术;1999年05期

3 孙光华;吕广忠;;我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发展方向[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王光远;;未确知信息及其数学处理[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5 杜永萍;黄萱菁;吴立德;;模式学习在QA系统中的有效实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03期

6 施龙青,张东,尹增德;隔水底板应力溶蚀机理[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余忠华;保质设计中的质量评价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1年06期

8 余健;杨正松;;端部放矿贫化损失的预测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10期

9 李俊芳;吴小萍;;基于AHP-FUZZY多层次评判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2期

10 侯忠杰;老顶断裂岩块回转端角接触面尺寸[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年Z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志龙;中厚松散层下防砂(塌)煤柱合理留设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德武;我国煤层底板突水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06期

2 王连国,宋扬,缪协兴;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3 靳德武;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信息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J];中国岩溶;2003年01期

4 王凯,位爱竹,陈彦飞,俞启香;煤层底板突水的突变理论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5 王吉松;关英斌;;煤层底板突水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煤炭技术;2006年01期

6 武强;张志龙;马积福;;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Ⅰ——主控指标体系的建设[J];煤炭学报;2007年01期

7 裴振江;解淑寒;蒙健姝;;多因素评价煤层底板突水中数据的无量纲化[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4期

8 王立平;;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评价[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尹会永;魏久传;刘同彬;郭建斌;;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张小鸣;;煤层底板突水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工程;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全龙;;影响潘西矿19号煤层底板突水主要因素分析[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2 关永强;;煤层底板突水可预测性分析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3 张向东;韩大为;刘世君;;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下三带”分布特征[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4 靳德武;郑纲;樊娟;张雁;;煤层底板突水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基础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何均伟;;河南永夏矿区特高压水上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6 关永强;;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型矿井水害成因与水害治理[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守强;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朱宗奎;基于风险评估及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刘再斌;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及煤层底板突水效应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4 李子林;大采深条件下徐、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云龙;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姚桥矿水害防治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再斌;基于数据挖掘分类技术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2 刘桂海;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颖;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方法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4 刘士强;登封煤田白坪井田二_1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周卫;朝川矿水文地质规律及己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胡茂流;朱庄煤矿六煤层底板突水防治技术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7 吕春峰;煤层底板突水的数值模拟试验及其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8 孙晓光;煤层底板突水预测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尹会永;潘西煤矿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腾辉;孙疃矿102采区10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47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47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