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富水砂层巷道溃水溃沙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发布时间:2019-04-19 09:02
【摘要】:富水砂层巷道掘进,由于砂层胶结力差、强度低,开挖后迎头易发生大跨度变形、失稳破坏。针对2煤回风巷掘进至F26断层时发生联锁性突水动力灾害,采用工程调查、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等综合方法,提出了注浆封堵加固、定向疏放水工艺。结果表明:施工钻场对突水区域进行注浆封堵加固,能有效固化该区域岩(煤)体,改善岩(煤)体结构及其力学性能,提高整体稳定性,1号、2号封堵体堵水效果较好;同时为防止泥沙充填裂隙通道,造成二次突水,在带式输送机巷布设钻场(5个定向钻孔、孔径Φ113mm、孔深45m),对漏顶区域及上部含水层进行可控疏放,水位变化曲线观测得出钻孔水位与巷道出水量稳定、突水点处泄水通道畅通,疏放水效果较好。
[Abstract]:Due to the poor cementation force and low strength of sand layer, it is easy to take place large span deformation and instability damage after excavation in the tunnel with water-rich sand layer as a result of its poor cementation force and low strength. In view of the interlock water inrush dynamic disaster occurred when driving to F26 fault in 2 coal return air roadway, the technology of grouting sealing and strengthening, directional drainage and drainage is put forward by adopting comprehensive methods such as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on-the-spot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ting seal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ater inrush area in the construction drilling field can effectively solidify the rock (coal) body in this area,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ock (coal) body,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stability, and the water plugging effect of No. 1 and No. 2 sealing bodies is better.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prevent sediment filling crack channel and cause secondary water inrush, a drilling field (5 directional drilling holes, diameter 桅 113 mm, hole depth 45 m) was set up in the belt conveyor lane, and the drain top area and the upper aquifer were controlled and dredge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water level change curve shows that the drilling water level and the tunnel output are stable, the drainage channel at the inrush point is smooth, and the drainage effect is better.
【作者单位】: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251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3612030)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3KCT-16)
【分类号】: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振宇;刘建华;;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方法简述[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2期

2 刘小满;邢学玲;王心义;;跃进矿充水因素分析及矿井涌水量计算[J];煤矿安全;2011年10期

3 李利平;李术才;张庆松;;岩溶地区隧道裂隙水突出力学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2期

4 施龙青;于小鸽;魏久传;郭建斌;翟培合;李敬法;李功强;;华丰井田4煤层顶板砾岩水突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黄炳香;刘长友;许家林;;采动覆岩破断裂隙的贯通度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王英;樊永贤;罗一夫;;崔家沟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利平;石少帅;李术才;许振浩;周宗青;;特长深埋隧道裂隙水综合预测方法与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2 郑维;左昌群;吴盼盼;李睿哲;余莉;;大坪山隧道涌水原因分析及涌水量预测研究[J];中外公路;2014年06期

3 杨真;童兵;黄成成;王刚;;近距离房柱采空区下长壁采场顶板垮落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4 李利平;李术才;石少帅;周宗青;郭明;王庆瀚;;岩体突水通道形成过程中应力-渗流-损伤多场耦合机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5 胡小娟;李文平;曹丁涛;刘满才;;综采导水裂隙带多因素影响指标研究与高度预计[J];煤炭学报;2012年04期

6 黄成成;韩国伟;童兵;葛帅帅;杨真;;刀柱采空区下伏煤层顶板破断渗流耦合分析[J];煤矿安全;2012年09期

7 刘洪永;程远平;陈海栋;孔胜利;徐超;;高强度开采覆岩离层瓦斯通道特征及瓦斯渗流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09期

8 赵小二;齐跃明;罗斌;;平朔井工三矿9~#煤层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J];煤矿安全;2013年03期

9 刘腾飞;;煤矿开采导水裂缝发育高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年03期

10 杨建;;基于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的突水水源识别[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英;牟来艳;高午;方刚;;黄陵矿区矿井水害防治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2资源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理论与方法技术分会场[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黄戡;裂隙岩体中隧道注浆加固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3 罗恒;注浆理论研究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4 吴仁伦;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徐德金;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开采底板断裂活化致灾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王国斌;沪蓉西高速公路乌池坝岩溶隧道涌水成灾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7 樊振丽;纳林河复合水体下厚煤层安全可采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韩昌良;沿空留巷围岩应力优化与结构稳定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9 张宏贞;老采空区残留空洞空隙分布规律 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10 常绪华;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燃烧(爆炸)规律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庆铭;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机理和保护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寅静;岩溶区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临界预警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记;岩溶地区隧道突水机理与结构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尹萍;厦蓉高速羊角脑隧道基于现场监测的围岩稳定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吴川;隧洞施工突水突泥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贾汝涛;中坝岩溶隧道突水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许伟;采煤影响下长治盆地含水层空间分区变化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8 薛伟强;裂隙水压力影响下节理岩体破裂发展的分析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9 朱宏军;鸳鸯湖矿区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10 张万斌;浅埋薄基岩煤层开采覆岩运动破坏规律数值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晓英;;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新方法综述[J];安徽地质;2004年02期

2 杨成永,王冲,,陈至达;岩层断裂的最大转动梯度准则及其在构造地质中的应用[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5年04期

3 李杰;姜红兵;;跃进矿2-5采区综采工作面顶板水害防治技术实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6期

4 岳拥军;白云来;贾安立;李长青;;复杂水害威胁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2期

5 李焕春,张有朝,王士平;高密度高分辨电阻率法在采空区“三带”的探测研究[J];河北煤炭;1999年02期

6 刘新河,段文堂,杨本生;水下矿床开采的相似模拟研究[J];黄金;2001年05期

7 朱国维,王怀秀;利用超声成像技术辅助判定覆岩破坏钻孔的导水裂缝带高度[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石新栋;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J];隧道建设;2004年05期

9 干昆蓉;杨毅;李建设;;某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分析及安全岩墙厚度的确定[J];隧道建设;2007年03期

10 郭广礼;缪协兴;张振南;;老采空区破裂岩体变形性质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宝成;华丰煤矿顶板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恩杰,付民强;东滩矿断层活化对3煤顶板突水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4期

2 陈文林;洛阳矿区南块段100m水平中段运巷突水原因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2期

3 苏建国;白峰青;缑书宝;;地方煤矿特大突水治理成套技术[J];河北煤炭;2007年06期

4 杨之化;;西二区18层四分段综放工作面突水原因分析及治理[J];煤;2010年06期

5 冀焕军;;古汉山矿11071工作面突水原因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10期

6 白峰青;李冲;郝彬彬;王磊;陈娅鑫;;地方煤矿特大突水治理成套技术探讨[J];煤炭工程;2010年08期

7 徐良才;郭英海;黄鑫磊;刘丽;;浅谈我国煤矿主要突水类型及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11年01期

8 齐蓬勃;周辉;刘志海;;一次突水成功治理案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2期

9 车承斌,王连海,贾利平,程从仁,赵振中;疏堵结合治理井下大面积高压突水[J];煤矿安全;2000年10期

10 施龙青,宋振骐;肥城煤田深部开采突水评价[J];煤炭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战峰;赵星海;张惠军;王济洲;;黄陵一号煤矿特大突水物探测量及原因分析[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儒斌;张文广;;突水点与小型断裂构造的对比分析[A];山东煤炭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付民强;刘显云;;东滩煤矿3煤顶板突水因素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松林;王锐;赵承勇;;河南省矿坑突水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5 齐蓬勃;周辉;刘志海;;一次突水成功治理案例[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6 薛国标;;桑树坪煤矿淹井事故井下突水点及过水通道的探查[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7 郭启文;陈晓国;王全营;张秋成;;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分散突水治理技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陈晓国;;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分散突水治理技术[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9 汪高举;余玉江;梁立勋;;煤矿暗河突水注浆封堵的尝试[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10 汪高举;余玉江;梁立勋;付自力;曾建;;煤矿暗河突水注浆封堵的尝试[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杜兵建;总公司大地特勘分公司骆驼山突水治理结束[N];中煤地质报;2010年

2 王代华;古汉山矿疏堵结合治“水龙”[N];焦作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正民;矿井水患早知道[N];中国煤炭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利平;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符辉;矿井突水及避灾仿真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尹尚先;煤矿区突(涌)水系统分析模拟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年

5 徐智敏;深部开采底板破坏及高承压突水模式、前兆与防治[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亮;大采深煤层底板特大突水治理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2 魏红霞;煤矿井下多参数突水信息的动态评价方法及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悦;四川省华蓥山矿区龙滩煤矿岩溶突水特征与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冯现大;井巷围岩破断突水模型试验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晓明;铧子石膏矿井筒突水综合治理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6 刘志军;承压水上采煤断层失稳突水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锋;济钢张马屯铁矿大帷幕突水监测及应力场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8 吴川;隧洞施工突水突泥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田洪胜;双含水层夹煤层突水危险性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婷;许厂煤矿突水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0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60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