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煤粒瓦斯放散模型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04 02:11
【摘要】:根据煤粒瓦斯放散的机理,将常见的几种放散模型分为扩散型、渗透型、实验型3类。通过放散模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渗透模型中的新解吸式与实验结果的拟合度最高;然后绘制了4种煤样在不同初始瓦斯压力下新解吸式和实测结果的对比曲线,发现两者在各种条件下都比较吻合。因此,新解吸式可较准确地描述煤粒瓦斯的放散规律,有助于指导工程实践,进一步分析还得出煤粒中的瓦斯放散更符合达西定律。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coal particle gas dispersion, several common model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diffusion type, osmotic type and experimental type. By comparing the dispersion mode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the new desorption formula in the osmotic model has the highest fitting degre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n the comparison curves of the new desorption formula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of four kinds of coal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gas pressure are drawn,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two sampl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new desorption type can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law of coal particle gas release, which is helpful to guide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gas emission in coal particles is more in accordance with Darcy's law.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201202)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军;关于煤屑瓦斯解吸经验公式的探讨[J];煤炭工程师;1989年03期

2 秦跃平;王健;罗维;王亚茹;;定压动态瓦斯解吸规律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3 渡边伊温 ,辛文;关于煤的瓦斯解吸特征的几点考察[J];煤矿安全;1985年04期

4 杨其銮;煤屑瓦斯放散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J];煤矿安全;1986年04期

5 富向;王魁军;杨宏伟;何晓东;;煤粒瓦斯放散规律数学模型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6年12期

6 杨继东;范付恒;王玉杰;;高瓦斯超近距离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工艺[J];煤矿安全;2012年04期

7 王佑安;杨思敬;;煤和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某些特征[J];煤炭学报;1980年01期

8 杨其銮;王佑安;;煤屑瓦斯扩散理论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1986年03期

9 张涛伟;田水承;李树刚;;基于险兆事件的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概率模型构建[J];煤矿安全;2014年03期

10 秦跃平;郝永江;王亚茹;刘伟;刘鹏;;基于两种数学模型的煤粒瓦斯放散数值解算[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玉金;深部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与解吸规律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学玉;瓦斯“截流抽放”快速揭煤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张霖;;桃园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参数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苏利军;;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钻孔抽采有效半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汪义国;;近距离煤层群被保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泰;低瓦斯矿井瓦斯排放的方法选择[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王涛;王洋洋;郭长娜;张继华;;QGA-RBF神经网络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7 王海锋;;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and gas extraction of a lower protected seam[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4期

8 刘峰;;采空区封闭瓦斯泄漏原因及治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

9 卢平;排放钻孔有效半径的简易确定方法[J];东北煤炭技术;1996年02期

10 陈同俊;崔若飞;刘恩儒;;构造煤AVO特征及正演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先隐;;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效果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宜平;杨业新;蔡东红;华海洋;;大采高跨上山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武光辉;石军宏;何涛;;高瓦斯矿井立井井筒快速揭煤实践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4 张进军;刘宁川;昝军才;;大佛寺煤矿掘进工作面卸压松动圈范围的确定[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5 田永东;;煤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技术及其对设备的要求[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丁;刘长武;王东;徐煜航;;大断面地下工程瓦斯灾害人工统计监测及预防[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施式亮;何利文;宋译;刘影;;基于混沌与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时序分析与预测[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颜爱华;赵文义;;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膨胀能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理;王子春;;矿井重大灾害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华;邓军;葛岭梅;;矿井瓦斯爆炸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齐黎明;卸压密闭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高忠红;孤岛区域开采冲击与突出危险性耦合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强;突出煤层水力径向压裂石门快速揭煤技术研究及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文旺;七星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少杰;新安煤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区域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建伟;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姚春雨;黄陵二号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锐;泥浆介质非等压条件下煤芯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建忠;潘三矿C13-1煤层掘进工作面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波;天池煤矿瓦斯分布规律及突出危险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永周;李子垭井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徐磊,范炳恒,桑树勋;两淮地区深部煤储层含气性预测[J];安徽地质;2002年01期

2 李海燕;刘玉萍;秦佳之;薛翊国;;煤矿深井开采的合理经济深度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小东;刘浩;刘炎昊;苏现波;;煤体结构差异的吸附响应及其控制机理[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孙叶;谭成轩;孙炜锋;王瑞江;吴树仁;汪西海;陈群策;;煤瓦斯突出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探讨[J];地质力学学报;2008年02期

5 马东民;韦波;蔡忠勇;;煤层气解吸特征的实验研究[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6 苏文叔 ,许英威;高沼气综采工作面沼气涌出规律及预测的研究[J];煤矿安全技术;1984年01期

7 康钦容;唐建新;张卫中;韦小娟;;事故树分析法在白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3期

8 余楚新,鲜学福,谭学术;煤层瓦斯流动理论及渗流控制方程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9 刘继岩,黄旭;沙曲矿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及抽放前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10 梁政国;煤矿山深浅部开采界线划分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丽萍;低渗透煤层气开采的热—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刘洪永;远程采动煤岩体变形与卸压瓦斯流动气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吴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链控制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华;;形态学与区域增长相结合的煤粒检测[J];煤炭技术;2010年09期

2 大冢康夫 ,张国富;炭化前快速加热处理时煤粒的软化熔融行为[J];燃料与化工;2001年06期

3 庄海兴;谷万成;张乐华;;煤灰矿浆萃取时细煤粒动电性质的初步研究[J];铀矿选冶;1980年04期

4 ;单一微粉煤粒燃烧举动的研究(1)[J];煤质技术;1995年01期

5 秦跃平;王翠霞;王健;杨小彬;;煤粒瓦斯放散数学模型及数值解算[J];煤炭学报;2012年09期

6 刘彦伟;魏建平;何志刚;刘明举;;温度对煤粒瓦斯扩散动态过程的影响规律与机理[J];煤炭学报;2013年S1期

7 秦跃平;郝永江;王亚茹;刘伟;刘鹏;;基于两种数学模型的煤粒瓦斯放散数值解算[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李志强;段振伟;景国勋;;不同温度下煤粒瓦斯扩散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9 郑建生;巩明利;牛红兵;刘书琴;;用片流炉研究粗颗粒的化学反应动力学[J];化工冶金;1984年04期

10 张襄;;走向高炉[J];当代矿工;2014年06期



本文编号:2492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92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8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