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的机组失误预测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3 07:05
【摘要】:在民航发展的近几十年里,人为因素已经成为造成航空事故的主要原因,飞行机组在执行任务时出现失误对飞行安全有重大影响。在过去的20年内有多起严重事故由机组失误引起,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飞行机组失误成为降低航空事故率的关键。通过使用人误预测技术预测机组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的失误,寻找失误原因,改进驾驶舱设计或增加培训来降低航空事故率是可行的方法。本文以民航领域飞行安全需求为背景,根据欧美人为因素适航条款对驾驶舱设计的要求,探讨目前人误预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发了基于飞行机组任务的人误预测模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对现有人误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各方法侧重点不同将研究方法分为5种类型,分别进行研究对比。(2)对比现有各领域人误分类,根据人误分类方法的出现时间将人误分类法分为了三大类进行研究,为本文建立飞行机组失误分类提供参考。(3)对比现有任务分析方法,选择使用HTA方法分析机组任务,对HTA方法进行改进,新建分析流程和中止原则,并将其作为模型的一部分,为人误预测提供操作输入。(4)根据飞行机组任务特点,提出人误分类原则并将机组失误分为9类,在人误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人误预测模型。模型建立后,以某型飞机起飞任务为例,对飞行机组在操纵飞机起飞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误进行预测,并给出驾驶舱改进设计意见,证实该模型的可用性。
【图文】:
图 1-1 1959—2010 年世界范围航空事故率统计图随着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按当前的航空事故率来计算,到 平均每星期都会有一起重大航空事故发生。同时,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率,据统计,1960 年约 31%的系统失效是由于发生人误,而到了 1990 年,这一升到 50%~90%[2]。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复杂性和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的直接劳动者转变为系统的监控者和操作者,而操作者所需具备的知识储备和
认知的人误研究方法缺陷非常明显。由于认知理论学术性太强,难以调查中直接应用,而且传统认知模型忽略了影响飞行员认知的环境,,噪声,身体状况等,也没有考虑飞行员绩效和组织因素,仅仅是着脑部劳动,这些缺陷限制了认知研究方法的发展。于工效的人为因素模型工效的人为因素研究方法比基于认知的研究方法思路宽泛,认为人误作者自身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境等。基于工效的人误研究方法最著名的是 Edwards 提出的 SHEL(Se , Environment , Liveware) 模型,,见图 2-3 。该模型认为航空系统are)、硬件(H-hardware)、环境(E-environment)和人(L-liveware)四要素组必须谨慎配合,配合不好可能是人为差错的根源。在这里我们把 L 看作包括: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V328
本文编号:2517988
【图文】:
图 1-1 1959—2010 年世界范围航空事故率统计图随着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按当前的航空事故率来计算,到 平均每星期都会有一起重大航空事故发生。同时,人为因素导致的航空事故率,据统计,1960 年约 31%的系统失效是由于发生人误,而到了 1990 年,这一升到 50%~90%[2]。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复杂性和自动化程度大大增加,的直接劳动者转变为系统的监控者和操作者,而操作者所需具备的知识储备和
认知的人误研究方法缺陷非常明显。由于认知理论学术性太强,难以调查中直接应用,而且传统认知模型忽略了影响飞行员认知的环境,,噪声,身体状况等,也没有考虑飞行员绩效和组织因素,仅仅是着脑部劳动,这些缺陷限制了认知研究方法的发展。于工效的人为因素模型工效的人为因素研究方法比基于认知的研究方法思路宽泛,认为人误作者自身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境等。基于工效的人误研究方法最著名的是 Edwards 提出的 SHEL(Se , Environment , Liveware) 模型,,见图 2-3 。该模型认为航空系统are)、硬件(H-hardware)、环境(E-environment)和人(L-liveware)四要素组必须谨慎配合,配合不好可能是人为差错的根源。在这里我们把 L 看作包括: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V3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家忠,张侃;民用航空中的人误分类与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517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17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