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煤矿事故风险因子耦合作用分析及度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5 09:04
【摘要】:煤矿事故具有多因素耦合致因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风险因子的耦合作用。构建风险因子耦合作用视角下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将煤矿事故风险因子耦合划分为同质因子风险耦合和异质因子风险耦合,并探寻煤矿事故风险耦合的作用机理;在分析上述同质因子和异质因子风险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煤矿事故风险因子耦合度模型对风险因子间的耦合程度进行度量;根据风险耦合程度并结合解耦思想提出有效预控煤矿耦合风险产生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Coal mine accidents are caused by multi-factor coupling, and the important cause of accidents is the coupling of risk factor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al mine accident cause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factor coupling, divides the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factor coupling into homogeneous factor risk coupling and heterogeneous factor risk coupling, and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coupl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ogeneous factor and heterogeneous factor risk, constructs the coupling degree model of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factor to measure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risk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risk coupling and the idea of decoupling,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effective pre-control of coal mine coupling risk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Sustainable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矿事故复杂性机理及其风险度量研究》(71271206)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演化博弈系统分析及仿真与控制研究》(KYZZ_0377)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40642018)
【分类号】:TD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红丽;薛惠锋;张哲;李献峰;;经济—环境系统影响因子耦合度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林嘉豪;李克武;张兵;;基于风险耦合理论的航空装备本质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9期

3 刘全龙;李新春;张庆彩;;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耦合作用分析及风险度量[J];煤矿安全;2011年07期

4 刘金平,张幼蒂,王明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耦合[J];能源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5 刘全龙;李新春;;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分类及其耦合作用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9期

6 刘清;王冠雄;;复杂水域船舶通航安全风险耦合机理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年01期

7 乔万冠;李新春;;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矿企业风险评价[J];煤炭工程;2014年04期

8 杨彤;王能民;;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08年10期

9 李朋林;申亚梦;;基于灰色关联的西部煤炭产业集中度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05期

10 叶新凤;李新春;王智宁;;煤矿企业安全氛围量表开发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宁;基于风险耦合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波;王小燕;;城市品牌经济与市场环境耦合状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2 商会娟;李新春;;西部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的耦合效应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1期

3 廖燃;伍颖;;基于新木桶理论的煤矿瓦斯爆炸控制体系研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1期

4 朱宏伟;;广东少数民族地区土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黄剑坚;王保前;;我国系统耦合理论和耦合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12年05期

6 马丽;金凤君;刘毅;;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7 郭宏福;;产城协同度测评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张刊;;交通流量增加环境下的空中管制风险与预警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8期

9 陆贝贝;李刚;;江淮城市群土地经济密度与城市经济联系协调关系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10 商会娟;李新春;;西部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补偿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长礼;城市地质环境风险经济学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4 马晓苗;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文化渗透机制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赵启兰;大规模定制(MC)物流服务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赵春燕;森林景观斑块边缘效应和耦合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冬冬;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赵南;基于光声光谱煤矿瓦斯检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燕山大学;2014年

9 祝晔;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殷文韬;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怀煜;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济南市农村竞争力评价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慰;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耦合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许振;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吕名扬;城市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朱明明;山东省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琳;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7 余璞;湖南省城市环境竞争力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韩镇;旅游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邓玲玲;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富蕾;城市商业圈规划中的安全耦合关系模型建立与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安;;应急管理的机理体系[J];安全;2007年06期

2 方崇林;康奇民;张振菊;;影响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因素[J];安全;2008年07期

3 李艳梅;杨涛;张雷;;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与绩效的实证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年02期

5 裴志康;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S)简介[J];城市公用事业;2002年05期

6 侯毅男;纪成君;;论中国钢铁业产业集中度影响因素[J];科技和产业;2009年10期

7 陈小毅;周德群;;中国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02期

8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9 张庆云;陶诗言;彭京备;;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8年04期

10 张发旺,王贵玲,侯新伟;矿业开发环境地质链及其控制[J];地学前缘;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海珠;;中国煤矿瓦斯事故趋势及对策[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堂卿;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耦合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庆芳;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朱文兴;城市交通系统智能优化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吴骏;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国良;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包兴;运作系统能力受损后的应急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戴友锋;基于GIS的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卫贞;空管人因不安全事件发生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刚;王媛卓;;航空公司运行风险因子交互作用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5期

2 孙洪罡;王来生;;基于通径分析的应急管理风险监控和预防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曾承晓;陈光玖;张斌;;基于石油供应单因素风险因子数学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4 段长英;周子卜;万大中;张淑英;;石油企业多风险的综合评估[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6年06期

5 周建亨;周剑;;一种基于风险因子的供应链模型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长建;陈刚;;风险因子模糊评价法在钻机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9期

7 宋玉峰;王微山;杨学军;张继斌;徐超;田亮光;;食用油掺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12年10期

8 ;高血压的又一元凶——孤独[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3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姜蓓蕾;刘恒;耿雷华;李爱花;陈炼钢;黄昌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风险因子识别初探[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刘海英;科学家确认新的精神病遗传风险因子[N];科技日报;2011年

2 湖北省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东湖分局 罗志;病从口入的风险因子在哪里?[N];中国医药报;2012年

3 记者 李禾;PM2.5污染成我国第四大致死风险因子[N];科技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刘佳 通讯员 毛剑铮 潘晔;“抓”住宠物的胃[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宋琼;多状态风险因子下的死亡率模型在寿险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佳翔;上市公司管理舞弊重要风险因子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玮瑾;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因子对公司债券信用价差的影响程度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4 罗艳;IT项目外包风险因子识别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李科;基于层次型风险因子传递理论的企业IT项目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石玉山;基于共享型脆弱因子的违约相关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苗苗;基于多方交易行为分析的存货质押业务风险因子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乔万冠;煤矿事故风险因子耦合作用分析及其耦合风险的仿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3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23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