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煤体自燃特性实验研究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95)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511340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466)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文虎,徐精彩,葛岭梅,邓军;煤自燃性测试技术及数值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梁晓瑜,王德明;水分对煤炭自燃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邓军;刘文永;翟小伟;文虎;;水分对孟巴矿煤氧化自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1年11期
4 周心权,邬燕云,朱红青,吴兵;煤矿灾害防治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01期
5 邓军,徐精彩,李莉,薛韩岭;不同氧气浓度煤样耗氧特性实验研究[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宗翔;温永宇;张金玉;;煤样封闭耗氧试验及其参数测定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2 徐精彩,文虎,张辛亥,邓军;综放面巷道煤层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谢振华,金龙哲,宋存义;程序升温条件下煤炭自燃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马东民;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文虎,徐精彩;煤自燃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及数值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谢强燕;;煤吸氧量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7 戴广龙,王德明,张国枢;煤常温静态吸氧试验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陆伟;王德明;戴广龙;刘桂智;;参比氧化法研究煤低温氧化特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李新娟;;中国煤矿安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4期
10 翟茂兵;郑吉玉;冯玉凤;;燕子山矿煤炭自燃特性参数测试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粟才全;王刚;张睿;于岩斌;;梁宝寺煤矿小煤样自燃升温指标气体的试验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姚海飞;刘杨威;陈雄山;王恩;郑忠亚;;阳湾沟煤矿煤样程序升温自燃特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文;双鸭山矿区煤的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雪峰;煤活性基团与Ca~(2+)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邵昊;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双层遗煤均压通风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郭小云;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装置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郝朝瑜;煤的芳香性及氢键对钙基阻化剂抑制煤自燃作用的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文虎;煤自燃过程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8 邓存宝;煤的自燃机理及自燃危险性指数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9 单亚飞;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氧化自燃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10 李孜军;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艳敏;煤氧化的反应机理函数和热效应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刚;固体泡沫添加无机物后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张丽娜;平庄古山矿煤层自燃特性的热重动力学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周沛然;典型动力煤煤粉自燃倾向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5 王楠;煤自燃指标气体实验与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林承宁;佳新煤矿1504工作面火区启封技术及发火规律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博;李嘴孜矿急倾斜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文永;孟巴矿高湿环境对煤自燃特性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夏青;煤低温吸氧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佳;汝箕沟煤田火区多孔介质渗流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精彩,葛岭梅,贺敦良;煤炭低温自燃过程的研究[J];煤炭工程师;1989年05期
2 梁晓瑜,王德明;水分对煤炭自燃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徐精彩,文虎,葛岭梅,张辛亥,邓军;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测定和计算[J];煤炭学报;2000年04期
4 李文,李保庆;煤的低温氧化与自燃[J];煤炭转化;1995年01期
5 邓军,徐精彩,李莉,张辛亥,文虎;煤的粒度与耗氧速度关系的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12期
6 徐精彩,邓军,文虎;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可能发火区域分析[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邓军,徐精彩,文虎;采空区自然发火动态数学模型研究[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何启林,王德明;煤水分含量对煤吸氧量与放热量影响的测定[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冰;李玉瑛;;耗氧速率测量方法的原理与应用[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方宇翘,裘祖楠,姚振淮,漆德瑶;河流中底泥耗氧速率的测定[J];中国环境监测;1988年04期
3 郑玉琪,陈同斌,孔建松,高定,黄启飞,罗维;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好氧堆肥腐熟度的探讨[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4 方宇翘,裘祖楠,姚振淮,漆德瑶;城市河流底泥耗氧速率的测定及应用研究[J];环境化学;1989年02期
5 朱红青;王海燕;杨成轶;徐纪元;;松散煤低温耗氧速率的多因素作用特征及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6 陈世和;谌建宇;;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动态工艺(DANO)的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2年05期
7 张向阳;牛华寺;吴星五;;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5期
8 云逢霖;;氧的传递及供氧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J];发酵科技通讯;1981年01期
9 宋秀娟;张春燕;;相对耗氧速率评价工业废水可生物降解性的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2011年04期
10 郑玉琪,陈同斌,高定,郑国砥,罗维;静态垛好氧堆肥堆体中氧气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垂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春燕;污水厂预防冲击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王涌宇;煤氧化气体生成规律与微观官能团变化的关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9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3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