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氢气爆炸分析程序的开发及初步验证
【作者单位】: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TL3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向阳,高祖瑛,张作义;先进堆严重事故对策[J];核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2 舒睿,许川;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严重事故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3年S1期
3 丁亮;周辉;曹欣荣;林原胜;;严重事故仿真两相流模型研究[J];能源技术;2006年05期
4 张松;庄文翠;臧希年;;压水堆核电厂严重事故对策[J];核动力工程;2007年06期
5 炊晓东;;压水堆核电厂严重事故与对策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23期
6 唐钢,张森如,江光明,傅霄华;压水堆核电站严重事故紧凑型仿真机开发[J];核动力工程;2001年01期
7 魏巍;齐克林;万舒;陈艳芳;郭富德;;MCCI过程模型开发及验证[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年05期
8 张龙飞;舒礼伟;陆古兵;;小型压水堆完全丧失电源引发的严重事故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05期
9 罗沙;王少波;覃亮;庞锋;;核电站严重事故下氢气浓度测量装置[J];舰船防化;2013年04期
10 孙造占;初起宝;房永刚;张云波;;严重事故下设备可用性论证要求[J];核安全;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宝亭;任俊生;王荣忠;林继铭;;翻版改进型核电站严重事故对策的初步研究[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三次会议暨21世纪初核安全论坛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陈耀东;;国产二代加核电站严重事故对策[A];第七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中国放射医学教育五十年暨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委员会第八次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陈艳芳;单福昌;;压水堆严重事故过程中堆内氢气源项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峰;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消氢措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1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5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