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河南省县域单元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9-11-01 05:17
【摘要】:评价社会脆弱性对于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经济社会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并运用专家调查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县域单元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东部地区自然灾害人口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脆弱性较高的地区则主要分布于西北部;防灾减灾能力西北部整体较高,东部和南部较低,各地级市辖区防灾减灾能力明显高于一般县域;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大致上呈现以"东北—西南"一线较高,两侧县域社会脆弱性等级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图文】:

自然灾害,脆弱性,河南省,等级


人口、经济和基础设施脆弱性较高,但由于其防灾减灾能力很高,使得其社会综合脆弱性并不高。可见防灾减灾能力的大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综合脆弱性。图3河南省自然灾害社会综合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4结论与讨论本文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系统基本理论,构建了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了河南省自然灾害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并将河南省县域单元社会综合脆弱性评价结果落实到了空间单元上。研究发现,河南省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大致上呈现“东北—西南”一线较高,两侧较低的空间格局。此外,,大多数地级市辖区防灾减灾能力明显高于一般县域。可见,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可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所以在今后的地方政府灾害风险管理及防灾减灾规划中需要尤为注意,这与刘毅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18]。社会脆弱性评价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可以预测某些人或组织在灾害风险情镜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状况,以此来寻找降低脆弱性的方法并强化社会群体对灾害的适应[19]。通过查阅《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河南卷》以及近些年自然灾害资料发现,河南省自然灾害严重的区域分布主要包括:豫北、豫东平原与豫西南浅山丘陵以及淮河干流以南地区为干旱区;京广线以西—卢民—南召—内乡一线东,以及京广线以东,淮河干流以北广大平原地区为洪涝区;以安阳—焦作—渑池—嵩县—西峡一线以西山区丘陵地带为冻灾区。对比河南省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本文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发生区域基本符合。然而,社会脆弱性并非容易衡量的状态,在量化研究上仍存在很多限制。首先,评价指标的选取会受到数据可获取性的局限和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其次,无论使用哪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都难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卫权;郭跃;;基于主成份分析法和GIS技术的重庆市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6期

2 焦士兴;袁换欢;李燕;赵荣钦;尹义星;李静;张艳玲;;城市经济发展对洪涝灾害承灾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2期

3 史培军;;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06期

4 贺山峰;葛全胜;吴绍洪;戴尔阜;吴文祥;;安徽省洪涝致灾危险性时空格局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5 张永领;游温娇;;基于TOPSIS的城市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灾害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晓平;于飞;汤泌;罗宇翔;;贵州省凝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2 周洪建;王静爱;陈思;贾慧聪;;气象要素在农业旱灾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以水田农业区(湖南鼎城)旱灾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陆炳强;刘宝印;杨明川;徐伟;;区域抗灾能力建设研究——以广西农村危房改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雷永登;史秦青;王静爱;赵金涛;胡国芳;;基于综合定权法的中国玉米综合灾害风险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周洪建;王静爱;贾慧聪;易湘生;;农业旱灾承灾体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基于野外土地利用测量与入户调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6 王飞;尹占娥;温家洪;;基于多智能体的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2期

7 胡爱军;李宁;祝燕德;吴吉东;郭海峰;李春华;;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模式——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2期

8 李鹤;张平宇;;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9 薛晔;陈报章;黄崇福;严建武;;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软层次模型[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10 聂承静;杨林生;李海蓉;;中国地震灾害宏观人口脆弱性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杰;尹占娥;许世远;王军;钟海东;;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进展[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阿拉腾图娅;金阿丽;包玉海;包刚;;内蒙古旱灾系统风险诊断性评价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于飞;谷晓平;罗宇翔;熊华;;贵州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及农业生态安全评价[A];贵州省气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宁;李廉水;;气象灾害层次评估理论框架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经济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孙宁;岳贤平;;气象衍生灾害预报机制理论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与灾害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胡爱军;李宁;祝燕德;郭海峰;李春华;;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模式: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先华;郭际;;以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为基础构建新型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思考[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赵俊晔;张峭;赵思健;宋正阳;;我国水稻自然灾害风险区识别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锋;;基于集对分析法(SPA)的中国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测度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韩兰英;张强;马鹏里;姚玉璧;万信;贾建英;王劲松;王莺;;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空间特征[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世勇;基于营养盐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殷杰;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春兴;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谷洪彪;松原灌区土壤盐碱灾害风险评价及水盐调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叶欣梁;旅游地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潘启东;煤矿灾害网络构建及特征属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刘少军;基于多信息源的台风灾害实时评估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雪峰;区域性山地环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月峰;大坝灾变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与溃坝阈值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唐桂娟;城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丹;县级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广泉;基于GIS的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罗焕娟;湖南极端降水灾害区划及影响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4 费杜秋;青藏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欧阳小芽;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6 唐康;基于受灾点需求动态变化的多阶段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程晓昀;江苏省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的时空格局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翔;区域灾害链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园园;中国洪水灾害行政管理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李梦洁;从灾后救助到灾前协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游;王绍强;葛全胜;周蕾;;基于GIS的江西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2 ;Change of Flood Patterns in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年03期

3 袁永博,于雪峰;自然灾害危害度模糊模式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6期

4 周成虎,万庆,黄诗峰,陈德清;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理学报;2000年01期

5 史培军,邹铭,李保俊,周俊华,王瑛;从区域安全建设到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从第一届世界风险大会看灾害与风险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6 董锁成;陶澍;杨旺舟;李泽红;李宇;;气候变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7 王挺;费杰;周杰;;1400-1899年渭河上游地区洪涝灾害与城市变迁初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8 王威;苏经宇;马东辉;郭小东;王志涛;;城市综合承灾能力评价的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9 刘兰芳;何曙光;;洪水灾害易损性模糊综合评价——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单九生;徐星生;樊建勇;管珉;;基于GIS的BP神经网络洪涝灾害评估模型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宁;;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中国减灾;2007年09期

2 张辉;燕雨生;;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J];防灾博览;2009年02期

3 陈郁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宁夏综合减灾能力[J];宁夏科技;2002年06期

4 徐娜;;回良玉副总理在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座谈会上强调:加强综合减灾能力 提高公众减灾意识[J];中国减灾;2006年11期

5 回良玉;;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扎实做好各项防灾抗灾救灾工作[J];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02期

6 李立国;;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J];中国减灾;2007年11期

7 刘学;;建立长效机制 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农垦绥化分局2007年抗旱工作反思[J];水利天地;2007年11期

8 ;林业减灾能力建设亟待加强[J];林业劳动安全;2007年04期

9 李学举;;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J];中国减灾;2008年11期

10 史培军;;创新制度提高综合减灾能力[J];w

本文编号:2553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53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