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鸡西兴农地区采空区积水体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7 15:49
【摘要】:近年来,频发的矿井水害事故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开采造成巨大的威胁。鸡西兴农地区属四海煤田,该地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由于长期采用落后的开采方法和历史上的无序开采而造成了矿区内缺失详实的开采技术资料。近年来,国家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视,为实现兴农地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确保兴农地区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研究该地区采空区积水体分布情况,对实现该地区的煤炭资源整合意义重大。 地下不同赋存状态下的煤岩体在磁性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运用电磁感应原理,研究鸡西兴农地区不同条件岩层、煤层、采空区及其含水层的电阻率变化规律。建立兴农地区不同赋存条件的采空区积水体数值模型,通过分析,并对全程视电阻率进行计算,,反演成像,揭示了鸡西兴农地区煤矿采动岩体、冒落采空区、充水采空区及尚未开采煤层的不同电磁性及其电阻率变化规律。 根据瞬变电磁理论及方法,运用PROTEM瞬变电磁仪在兴农地区现场勘测。掌握了鸡西兴农地区地层的地磁场变化规律。通过分析采空区含水体的二次场变化规律,掌握鸡西兴农地区的采空区积水体、导水断层分布、采空区冒落裂隙的发育状况。 通过对鸡西兴农地区采空区积水体的研究,为该地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保障,对提高该地区煤炭资源回收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料,为确保煤炭企业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安全系数。该理论的完善将会对煤矿事故的应急救援提供可靠的依据。
【图文】:

原理图,瞬变电磁测深,原理图,瞬变电磁法


电磁法也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主要包括地面半空间瞬变电磁法和地下全空间瞬变电磁法[45]。介质的电阻率不同,而水呈明显低阻,瞬变电磁法凭借对低阻已广泛应用于采空区积水体的探测工作中[46-48]。变电磁法勘探原理电磁法勘探原理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地下介质中引起,从而勘探地下介质电阻率[49-51]。具体工作方式:在地面或空形电流的发射线圈,从而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电磁场,并在产生感应电流;断电后,感应电流由于热损耗而随时间衰减;早、中和晚期。早期的电磁场相当于频率域中的高频成分,衰;而晚期成分则相当于频率域中的低频成分,衰减慢,趋肤深电后各个时间段的二次场随时间变化规律,可得到不同深度的电磁测深原理如图 2-1 所示,瞬变电磁法瞬态过程如图 2-2 所

示意图,瞬变电磁法,瞬态过程,示意图


电流的发射线圈,从而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电磁场,并生感应电流;断电后,感应电流由于热损耗而随时间衰减、中和晚期。早期的电磁场相当于频率域中的高频成分,而晚期成分则相当于频率域中的低频成分,衰减慢,趋肤后各个时间段的二次场随时间变化规律,可得到不同深度磁测深原理如图 2-1 所示,瞬变电磁法瞬态过程如图 2-图 2-1 瞬变电磁测深原理图Fig. 2-1 Sounding principle diagram of TEM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彬;大回线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的逆样条插值计算[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善法;孟令顺;杜晓娟;;瞬变电磁法在山东某金矿尾矿库安全隐患排查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5期

3 祁民;张宝林;梁光河;陈友明;管刚;;高分辨率预测地下复杂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密度电法在山西阳泉某复杂采空区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1期

4 白登海,Maxwell A Meju,卢健,王立凤,何兆海;时间域瞬变电磁法中心方式全程视电阻率的数值计算[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5 闫述;石显新;陈明生;;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问题[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6 石显新;闫述;傅君眉;陈明生;;瞬变电磁法中心回线装置资料解释方法的改进[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7 杨海燕;邓居智;张华;岳建华;;矿井瞬变电磁法全空间视电阻率解释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3期

8 李永兴;强建科;汤井田;;航空瞬变电磁法一维正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3期

9 周平;施俊法;;瞬变电磁法(TEM)新进展及其在寻找深部隐伏矿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7年06期

10 胡运兵;吴燕清;宋劲;康厚清;;二维电法探测采空区的模拟模型及实例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S1期



本文编号:2562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62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