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同步监视的三维海洋灾害预警辅助分析系统
【图文】:
criptObjectNotation)[9]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将JavaScript对象中表示的一组数据转换为字符串,然后就可以在函数之间轻松地传递这个字符串,在异步应用程序中将字符串从Web客户机传递给服务器端程序。由于台风实时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水利厅实时台风信息,系统通过JSON方式实现台风信息同步共享。将水利厅的实时台风数据打包成json数据包,再在海洋局的服务器上随时发送数据请求将水利厅的json数据包下载到海洋局的服务器,再通过后台程序解析将数据存入数据库中,,最后在系统中进行展示。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图1台风数据实时同步流程Fig.1Thetyphoondatareal-timesynchronizationprocess1.2.1.2渔船数据同步渔船数据实时信息存储在渔业管理部门,系统将浙江省沿海各大渔场所有渔船进行编号存
莞袷酱娴椒鋾衿鞅镜匚募?夹,再通过I/0技术将获取到的渔船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当数据库中渔船信息表有新数据导入时,启动触发器,触发器调用事先设定的存储过程,查询数据库中影响区域内每一个网格单元最新的记录(通过监测时间排序),并将查询所得的数据集更新到渔船数据模型类中。利用事件驱动编程技术,定义事件监听器监听渔船数据模型类,如果渔船数据模型类数据有更新(表示数据库获得实时数据),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将渔船信息加载到三维场景中,保证客户端显示的渔船数据和现实数据保持同步。渔船数据同步流程如图2示。图2渔船数据同步流程Fig.2Fishingboatsdatasynchronizationprocess1.2.1.3其它数据同步对水雨情数据、潮位数据等主要应用数据库触发器技术和数据库同步作业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同步与共享。1.2.2空间叠加展示技术对直接存储在海洋局的空间数据采用共享数据库方式直接访问,对于在异构平台之间的空间数据采用文件共享交换、直接数据访问和动态服务集成调度等方式实现共享。系统采用WGS-84坐标系,将空间数据均统一到全球坐标系并导入Skyline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作为不同的图层加载,设置显示的高度、透明度、视野等要素进行空间叠加展示,所有的空间数据经过格式转换复制到系统中,并自动同步更新,通过调整合适的视角和高度将天上的(卫星云图、台风路径)和地上的(水雨情、海浪、风暴潮、渔船等)相关要素集成展示在同一界面上,实现三维场景与二维监测点的无缝融合展示,同时以台风演进过程为时间轴展示空间范围内相关致灾要素的动态变化。1.3系统架构系统采用B/S架构,基于Skyline三维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二次开发[10],系统采用SQLSERVER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框架如图3所示,由数据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兆椿;海洋灾害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大敌[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年03期
2 赵昕;孙瑞杰;;基于因子分析的海洋灾害损失评价[J];中国渔业经济;2009年05期
3 ;国家海洋局发布《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2期
4 高华喜;;我国海洋灾害的风险预测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7期
5 李辉;谭明艳;吴迪;;深圳市海洋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广东气象;2010年03期
6 刘明;;适应海洋灾害风险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J];发展研究;2013年05期
7 尹盼盼;蔡勤禹;;社会组织应对突发性海洋灾害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刘纪元;1992年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在京召开[J];海洋预报;1992年02期
9 王喜年,包澄澜;海洋灾害及其预报[J];海洋通报;1992年05期
10 黄庆福,阎军,林国军,董太禄,江荣华;加强海洋灾害地质学研究,减少海洋工程灾害[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华庭;;中国海洋灾害及防御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黄发明;;福建沿海主要海洋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对策[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中国海洋灾害、预警服务和防御对策[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田素珍;;海洋灾害长期变化特点分析[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2011年度山东沿海海洋灾害趋势预测[A];山东省2011年度灾情趋势预测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任鲁川;薛艳;顾瑾萍;;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刍议[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罗阳;刘希;吴日升;;从制度建设上提高海洋灾害防御能力的研究与探讨[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8 王宗灵;朱明远;李瑞香;;2002年我国近海赤潮趋势分析[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六[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秋蓉;2007年海洋灾害经济损失较往年偏轻[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崔鲸涛 通讯员 冯文波;谁为海洋灾害“埋单”[N];中国海洋报;2011年
3 陆开雄;福建部署应对今年汛期海洋灾害[N];中国海洋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艳;为海洋灾害预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N];中国海洋报;2010年
5 记者 向杰;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王君策;近五十年海洋预警减少经济损失上千亿元[N];中国海洋报;2011年
7 记者 王晶;海洋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创七年之最[N];中国海洋报;2013年
8 记者 方炜杭;我省发布去年海洋灾害公报[N];福建日报;2013年
9 罗博;山东加强海洋观测预警能力应对海洋灾害[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记者 康明乐;我国首次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排查试点工作启动[N];中国海洋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微;我国海洋灾害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
2 张焱;辽宁沿海地区主要海洋灾害风险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62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6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