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矿用新型气动双液注浆泵站

发布时间:2019-11-19 04:51
【摘要】:针对目前煤矿双液注浆泵的技术水平和特点,对其进行结构改造与升级换代,研制了一种新型气动注浆泵站,介绍了新型双液注浆泵站的组成系统及结构特点,同时分析了泵站的气压系统、液压系统、清洗系统等主要系统的工作原理。该泵站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堵,经煤矿井下应用,安全可靠,质量保障,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
【图文】:

气缸,气压系统,换向阀,活塞杆


用电动机,而是利用煤矿井下输送的高压气体作动力源,泵站的传动系统采用气压和液压传动,且气压传动的执行元件—气缸与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液压柱塞泵集于一体(称为主机部分),将传统注浆泵的气缸与液压泵柱塞分离设置进行合二为一,,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1-气压表;2-手动操作阀;3-调压阀;4-空气过滤器;5-清洗单向阀;6-气体换向阀;7-排液管;8-吸液管;9-气缸;10-液缸;11-注油器;12-机架图1泵站结构2)泵站组成。整体泵站由气压系统、润滑系统、液压系统、清洗系统、操作系统和辅助元件等6大部分组成。气压系统主要由空气过滤器、控制阀、压力表、换向阀,双作用四活塞杆气缸(传统注浆泵的气缸均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消声器等组成;液压系统主要由柱塞泵(4个)、单向阀(8个)、开关阀、混合搅拌器、注液枪等组成。润滑系统主要由注油器、换向阀、工作气缸等组成;清洗系统由空气过滤器、控制阀,清洗管路等组成;操作系统主要有各种控制阀类;辅助元件主要有机架、专用浆液桶、各种管路及辅件等。3泵站的功能1)气压系统和润滑系统。气压系统工作原理如图2。井下高压气体经手动开关阀→空气过滤器→压力控制阀→压力表→注油器→气控换向阀→气缸的左、右腔;驱动气缸活塞的左、右运动。气缸内活塞左、右高频移动,带动其上的活塞杆左、右伸缩,活塞杆同时又是液压系统的柱塞泵的动力元件。缸体内活塞的左、右移动靠(气控)二位三通换向阀的自动换向来控制。换向阀与气缸联为一体,1-高压气源;2-截止阀;3-空气过滤器;4-压力控制阀;5-气压表;6-油雾器;7-二位三通气控换向阀;8-行程开关;9-气缸体;10-活塞;11-活塞杆(4个)图2气压及润滑系统通过活塞、行程开关、单向阀、换向阀阀芯、消声器等器件组成自

润滑系统,气压


润滑系统、液压系统、清洗系统、操作系统和辅助元件等6大部分组成。气压系统主要由空气过滤器、控制阀、压力表、换向阀,双作用四活塞杆气缸(传统注浆泵的气缸均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消声器等组成;液压系统主要由柱塞泵(4个)、单向阀(8个)、开关阀、混合搅拌器、注液枪等组成。润滑系统主要由注油器、换向阀、工作气缸等组成;清洗系统由空气过滤器、控制阀,清洗管路等组成;操作系统主要有各种控制阀类;辅助元件主要有机架、专用浆液桶、各种管路及辅件等。3泵站的功能1)气压系统和润滑系统。气压系统工作原理如图2。井下高压气体经手动开关阀→空气过滤器→压力控制阀→压力表→注油器→气控换向阀→气缸的左、右腔;驱动气缸活塞的左、右运动。气缸内活塞左、右高频移动,带动其上的活塞杆左、右伸缩,活塞杆同时又是液压系统的柱塞泵的动力元件。缸体内活塞的左、右移动靠(气控)二位三通换向阀的自动换向来控制。换向阀与气缸联为一体,1-高压气源;2-截止阀;3-空气过滤器;4-压力控制阀;5-气压表;6-油雾器;7-二位三通气控换向阀;8-行程开关;9-气缸体;10-活塞;11-活塞杆(4个)图2气压及润滑系统通过活塞、行程开关、单向阀、换向阀阀芯、消声器等器件组成自动换向机构,该自动换向机构为专利技术产品[4]。润滑系统附加在高压气路中,主要靠气路上的注油器提供润滑油,高压气体通过时,依据负压吸油、雾化原理,将润滑油雾化成油汽与高压气体混合进入自动换向阀中,对阀芯与阀体进行润滑,继续进入气缸中,对活塞与缸体内壁的润滑,凡高频运动的零部件都将被润滑。2)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如图3。1-注浆枪;2-排浆阀;3-气缸活塞;4-浆缸柱塞泵活塞;5-吸浆阀;6-盛液容器图3液压系统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玉宁;张波;陈君龙;;囊袋式注浆封孔单向阀剪切销的实验分析[J];煤矿机械;2010年03期

2 乔守全;翟晓华;杨淑敏;;新型乳化液浓度检测系统的研制[J];煤矿机械;2014年09期

3 任青山;艾德春;陈才贤;王春霞;汤铸;;高水膨胀材料注浆工艺在瓦斯抽放钻孔密封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4年08期

4 刘晓;蔺海晓;张双斌;冯文军;;瓦斯抽采钻孔修复机理与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2014年01期

5 何俊;董开元;;大断面煤层巷道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封孔深度研究[J];中国煤炭;2014年02期

6 桑朋;杨磊;韩巍;卢惠召;刘春;;“两堵一注”式顺层钻孔封孔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煤炭;2014年03期

7 闫本正;王峰;;中心分流囊袋式注浆封孔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州煤炭;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森森;李超;;本煤层顺层瓦斯抽采钻孔有效长度研究[J];煤炭技术;2015年02期

2 陈绍杰;朱建芳;陈学习;;新型联合带压瓦斯抽放封孔技术及应用[J];中国煤炭;2013年12期

3 闫本正;王峰;;中心分流囊袋式注浆封孔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州煤炭;2014年11期

4 白振峰;牛华;;复杂地质石门注浆—冲孔瓦斯强化抽采技术[J];中州煤炭;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峰;薄景山;郑涛;占伟;;基于FLAC3D的矩形硐室围岩松动圈确定[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丁守垠;李德参;;煤层抽放钻孔合理封孔深度的确定[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刘明举;任培良;刘彦伟;孟磊;;水力冲孔防突措施的破煤理论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振;梁运培;金洪伟;;防突钻孔失稳的力学条件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5 吕利强;李文英;;矿用乳化液浓度自动检测方法的研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9年04期

6 刘国泉;关于应用钻屑量与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判定突出危险性若干问题的讨论[J];煤矿安全;1993年02期

7 王兆丰,刘军;我国煤矿瓦斯抽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煤矿安全;2005年03期

8 王兆丰;杨利平;田坤云;马国龙;;高瓦斯油气共生易自燃厚煤层巷道松动圈范围的确定[J];煤矿安全;2007年02期

9 马灵军;王宽;张云峰;刘应科;;瓦斯抽采钻孔化学注浆封孔技术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1年07期

10 刘实现;朱华;王勇;朱丰沛;;矿用乳化液配制和浓度检测技术的进展[J];煤矿机械;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义顺;吴杰;郭乾坤;朱波青;靳晓增;甘辉;;钢渣双液注浆材料的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丁庆军;张高展;王红喜;胡曙光;刘招伟;;工业废渣无水泥双液注浆材料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年02期

3 董建忠;何家趾;;双液注浆技术在杭州市天城广场工程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2年07期

4 李长洪,高永涛,任伍元,孙金海;双泵双液注浆堵水加固工艺在松散岩体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04期

5 周外男,黄友汉,高兴泽,凌新;双液注浆在事故桩处理中的应用[J];建井技术;1999年04期

6 祁新波;毛维林;张彦宾;;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在底板注浆改造中的技术应用[J];科技视界;2014年09期

7 杨春满;振冲双液注浆加固技术控制隧道局部位移[J];煤炭科学技术;2001年02期

8 田q;严超;丁庆军;;碱激发工业废渣双液注浆材料抗溶蚀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10期

9 李国亮;金福喜;张可能;;高压双液注浆与钢管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10年05期

10 刘玉祥;于海英;柳慧鹏;;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在巷道塌落段治理中的应用[J];建井技术;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献华;程细和;;双液注浆在治水中的应用[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2 潘光明;张霄;;高温下双液注浆关键技术及现场试验研究[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Ⅲ)[C];2009年

3 谢弘帅;顾宝洪;谢永健;;双液注浆在基坑相邻建筑沉降控制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彦涛;赵宏伟;刘永川;;淤泥质粘土地层振冲双液注浆加固技术[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高展;新型工业废渣双液注浆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马爱芹;煤矿用系列气动双液注浆泵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3 豆海军;复合水泥基-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性能及微观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2562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62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