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事故致因“2-4”模型的形成及其版本演变

发布时间:2020-01-27 10:38
【摘要】:为更好地推广、应用事故致因"2-4"模型(简称24Model),经回顾、分析以往文献,对24Model的结构、事故原因模块及模块间的逻辑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24Model共经历了4个版本,2005版"2-4"结构还未完全形成,各模块含义不明,各原因逻辑关系不合理;2013版"2-4"结构基本形成,组织内部影响因素逻辑关系清晰,未考虑组织外部因素;2015版考虑了组织外部因素,结构较复杂;2016版完善24Model的组织内事故致因链条,重新定义了组织外部因素,外部原因分割清晰,逻辑关系明确,事故的各种原因在模型上均可见。
【图文】: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层面,个人


?中组织层面的原因是“安全管理方案”,实际上是安全管理体系。在这层面上的事故原因,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安全文化没有确切的定义,且没有分出安全文化元素集和它们的集中体现形式。个人层面的原因,虽然大体能看出其两个阶段,但安全行为也尚未有准确定义,其解决策略也未完全表达清楚。总体上看,24Model的“2”的基本含义大体形成,“4”的含义尚不清楚。综合分析认为,24Model在2005年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组织的外部原因没有得到考虑,模型中的各个原因模块没有确切定义,因此事故原因间的逻辑关系也不合理。图124Model第一版[8]1.224Model第二版24Model的第二版形成于2013年(见表1、图2)[9]。图2表明,任何事故都至少发生在一个组织之内,,并直接由组织成员造成,但根本上决定于组织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体系。按照事故引发者个人引发事故的过程分析,事故的发生是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上行为发展的结果。表1中,在组织行为层面上的原因包含根源原因(即指导行为,也即组织的安全文化)和根本原因(即组织的运行行为,也即安全管理体系(体系文件及其运行过程)),个人行为层面上的原因有间接原因(即个人习惯性行为)和直接(原因即个人的一次性行为),共“4个发展阶段”。表124Model第二版[9]链条名称发展层面和阶段第1层面(组织行为)第1阶段第2阶段第2层面(个人行为)第3阶段第3阶段发展结果行为发展指导行为运行行为习惯性行为一次性行为事故损失原因分类根源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损失事故致因链安全文化(9)安全管理体系(8)安全知识(5)不安全动作(3)事故(2)损失(1)(含体系文件与运行过程)安全意识(6)不安全物态(4)安全习惯(7)注:括号内的数字为该项内容的编号,仅为叙述方便,不具有其

安全文化,事故,不安全动作,间接原因


咝孕形?和直接(原因即个人的一次性行为),共“4个发展阶段”。表124Model第二版[9]链条名称发展层面和阶段第1层面(组织行为)第1阶段第2阶段第2层面(个人行为)第3阶段第3阶段发展结果行为发展指导行为运行行为习惯性行为一次性行为事故损失原因分类根源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损失事故致因链安全文化(9)安全管理体系(8)安全知识(5)不安全动作(3)事故(2)损失(1)(含体系文件与运行过程)安全意识(6)不安全物态(4)安全习惯(7)注:括号内的数字为该项内容的编号,仅为叙述方便,不具有其他意义。图224Model第二版[9]在组织层面上,对安全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及定义[10],突出了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体系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在个人层面上,直接原因以“不安全动作”代替了过去使用很多年的“不安全行为”,概念更为确切,事故预防实践中可操作性更强。整体上,24Model的“2”,“4”的基本含义已明确形成,事故原因间逻辑关系基本合理确定。但一般,事故引发者的行为也会受到外部组织因素的影响,2013年版只着重突出了对事故发生有着本质作用的组织内部原因的分析,没有考虑外部原因。而且,事故的间接原因的全面性也尚不充分。1.324Model第三版24Model的第三版形成于2015年(见图3),该版本仍体现了“任何事故都至少发生在一个社会组织之内,但会受到组织外部因素影响”的思想。第三版保持原有结构,将心理、生理因素和监管及其他因素作为组织外部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将导致事故的组织内、外的原因分开,分别描述了两者对于引发事故的影响程度,确定组织自身是预防事故的主体[11],探讨·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傅贵;殷文韬;董继业;Di FAN;Cherrie Jiuhua ZHU;;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3年07期

2 傅贵;何冬云;张苏;董继业;;再论安全文化的定义及建设水平评估指标[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3 傅贵;王祥尧;吉洪文;邵难;;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全文化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傅贵;李长修;邢国军;关志刚;;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及其定量测量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5 傅贵,陆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高校安全文化内涵与建设模式探析[J];安全;2017年08期

2 姚德志;宋守信;;基于文献计量与共词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文化研究述评[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7期

3 刘新礼;;基于神经网络的霍煤辛置煤矿安全评价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7年07期

4 陈萍;李亚;;事故致因“2-4”模型的形成及其版本演变[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年07期

5 吴兵;昌伟伟;徐伟东;马小林;;事故人因分析的六层次模型构建和实例应用[J];安全;2017年07期

6 傅贵;王秀明;李亚;;事故致因“2-4”模型及其事故原因因素编码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03期

7 傅贵;吴琼;李亚;王秀明;;不安全动作与不安全物态的判定方法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03期

8 罗传龙;胡艳梅;;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定量研究及其改进方案设计[J];中国煤炭;2017年06期

9 张跃兵;;危险源控制理论研究及在煤矿事故预防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7年03期

10 周崇然;;行为安全“2-4”模型在冶金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1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超;刘爱华;;安全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建设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2 曹琦;;论安全文化场及其在企业的实现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1期

3 傅贵;李长修;邢国军;关志刚;;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及其定量测量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4 白原平;傅贵;王祥尧;郭俊琦;齐瑞岗;;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测量的结果与分析[J];煤矿安全;2009年01期

5 党高明;;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5期

6 陆柏;陈培;张江石;傅贵;;企业安全氛围因子结构和要素组合关系测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7 陆柏;陈培;傅贵;;安全氛围调查问卷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01期

8 白原平;傅贵;刘增梅;;煤矿企业事故可预防性的认识及改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01期

9 傅贵;安宇;邱海滨;李纯贺;;安全管理学及其具体教学内容的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2期

10 曹坚;辛晓亚;黄永铭;;电力技工《安全意识相关因素量表》的编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斌君;俞秀宝;;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J];煤炭工程;2006年09期

2 常万众;苗磊刚;;煤矿事故致因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3 陈全;;事故致因因素和危险源理论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4 祁丽霞;杨雪;;煤矿生产事故致因机理辨析与仿真[J];煤矿安全;2012年03期

5 于春华;;火灾事故致因机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年02期

6 钱新明,陈宝智;事故致因的突变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7 赵宝柱,沈廷萍,刘如民;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年01期

8 田水承;李红霞;王莉;;3类危险源与煤矿事故防治[J];煤炭学报;2006年06期

9 陈斌;李培煊;;煤矿事故致因指标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02期

10 张鹤达;;事故致因的混沌观[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水承;徐磊;米楚明;;基于事故致因模型的人误行为矫正[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俞秀宝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从海因里希法则看事故致因[N];文汇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詹青见;基于HFACS-RAs的铁路事故致因建模及混合学习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王勇;事故致因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欣;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事故致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辛汇文;铁路事故致因建模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广进;港口企业管理事故致因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6 邢益瑞;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肖宁;基于系统理论的铁路系统多事故致因共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雎永文;我国煤矿事故预警管理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3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73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f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