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漏风流场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图文】:
狯Γt;γp为原型中外部动力,N。2.2模型尺寸选取U型通风全部垮落法综采工作面作为模拟对象,相关参数见表1。表1模拟对象参数Table1Parametersoftheobjecttobesimulatedm工作面长度走向长度倾角/(°)采高控顶距垮落高度支架宽度1602000~3055201.3按1∶100比例制作的试验台,其尺寸为2m×1.8m×0.24m。由于试验台的厚度应尽可能包括垮落带,而垮落带高度一般为采高的3~5倍,同时考虑岩石碎胀系数(1.2~1.4),经计算垮落高度为:5×4×1.2=24m,则试验台厚度按比例应为0.24m。试验台如图1所示。图1试验台Fig.1Frontviewoftestbench2.3监测点布置为采集模拟过程中的参数,在模型的采空区共布置了206个监测点,其中有198个为负压监测点,另外8个为后期试验中释放有色气体的预留点。同时,,在模型回风侧距离工作面20,30m处各预留一个监测点,用以模拟尾巷、埋管抽放瓦斯的抽放口;在距离工作面回风侧30m,工作面30m的采空区设置一个监测点,以模拟高抽巷抽放瓦斯的抽放口。为测得各监测点的负压,在各点处打孔并焊接直径8mm的铁管,为防止采空区模型内的物体落入管内,在铁管上端罩上的金属网,而铁管的下端通过胶管与压差管相连,如图2所示。图2传压胶管Fig.2Pressurehoses2.4充填材料及加压采空区顶板岩石垮落后,由于上覆岩层压力作用,在采空区内形成非均匀孔隙介质。为真实地反映这一状况,采用不同粒径碎玻璃作为不规则介质充填采空区,靠近工作面位置粒度较大,深入空区内部粒度逐渐减校同时为了模拟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压力,在试验台上方加装5根丝杠对采空区进行加压。3相似材料模拟试验3.1试验步骤在回风巷处安装一台吸尘器作为动力源,通过调节吸力档位模拟不同负压条件?
woftestbench2.3监测点布置为采集模拟过程中的参数,在模型的采空区共布置了206个监测点,其中有198个为负压监测点,另外8个为后期试验中释放有色气体的预留点。同时,在模型回风侧距离工作面20,30m处各预留一个监测点,用以模拟尾巷、埋管抽放瓦斯的抽放口;在距离工作面回风侧30m,工作面30m的采空区设置一个监测点,以模拟高抽巷抽放瓦斯的抽放口。为测得各监测点的负压,在各点处打孔并焊接直径8mm的铁管,为防止采空区模型内的物体落入管内,在铁管上端罩上的金属网,而铁管的下端通过胶管与压差管相连,如图2所示。图2传压胶管Fig.2Pressurehoses2.4充填材料及加压采空区顶板岩石垮落后,由于上覆岩层压力作用,在采空区内形成非均匀孔隙介质。为真实地反映这一状况,采用不同粒径碎玻璃作为不规则介质充填采空区,靠近工作面位置粒度较大,深入空区内部粒度逐渐减校同时为了模拟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压力,在试验台上方加装5根丝杠对采空区进行加压。3相似材料模拟试验3.1试验步骤在回风巷处安装一台吸尘器作为动力源,通过调节吸力档位模拟不同负压条件下工作面通风状况。数据采集系统则由数码相机、数据传输线、计算机以及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如图3所示。在对回风巷施加负压前,各压差管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加负压后,压差管内的液面发生变化,通过数码相机将液面高度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通过图片处理软件计算出液面高度变化量,将所有压差管的变化量汇总到一起,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就可以绘制采空区内等压线,了解采空区内的风流分布。图3试验整体布置图Fig.3Wholelaboratorybench第9期康雪等:采空区漏风流场相似材料模拟研究·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秦跃平,朱建芳,陈永权,谭昆;综放开采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模拟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11期
2 章梦涛;王景琰;梁栋;;采场大气中沼气运移过程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1987年03期
3 周福宝;王鑫鑫;夏同强;;瓦斯安全抽采及其建模[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4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受压浮煤自燃过程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5 刘书贤;魏晓刚;王伟;麻凤海;;深部采动覆岩破断的力学模型及沉陷致灾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12期
6 时国庆;胡方坤;王德明;王帅领;;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四维动态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增超;综放采空区风流场CFD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贵和;;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瓦斯与煤自燃综合治理技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齐庆杰;巷道自燃火灾的机理与分类防治分析[J];东北煤炭技术;1997年05期
3 齐庆杰,刘谦;王营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火灾防治研究[J];东北煤炭技术;1996年04期
4 刘英学;煤炭自燃灾害防治新技术及优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03期
5 李华炜;刘玉德;雍涛;;双突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开采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6 陈久福;;高瓦斯突出矿井封闭火区治理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7 龙祖根,孙朝芦;根据瓦斯涌出特点确定工作面的最佳风量[J];煤炭工程师;1997年01期
8 齐庆杰,黄伯轩;用计算机模拟法判断采空区自然发火位置[J];煤炭工程师;1997年05期
9 秦震东;;贵州某矿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J];能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10 杨盛炜;龙祖根;;浅谈煤矿改造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伯轩;梁冰;;采场通风理论研究与瓦斯、自燃防治技术新发展[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张青松;徐俊;刘朝文;;矿井漏风类型及控制措施[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3 章梦涛;梁冰;梁栋;;采动影响下煤层内瓦斯流动状况的数学模型及数学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梁冰;章梦涛;梁栋;;可压缩瓦斯气体在煤层中渗流规律的数值模拟[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5 郑忠亚;梁成;张福勇;;高瓦斯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漏风流场数值模拟研究[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昊;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双层遗煤均压通风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陈长华;基于模糊渗流理论的采场自然发火位置预测模型及其相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3 黄文章;煤矸石山自然发火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王金凤;煤矿生产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李宗翔;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瓦斯与自燃耦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6 邬剑明;煤自燃火灾防治新技术及矿用新型密闭堵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月红;移动坐标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有限体积法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8 陆秋琴;地下煤矿瓦斯运移数值模拟及积聚危险性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俊峰;煤地下自燃时覆岩中氡气运移规律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车强;采空区气体三维多场耦合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杰;兴阜矿331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赵聪;工作面瓦斯抽放技术与采空区防火相似模拟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王刚;固体泡沫添加无机物后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王真;采空区发火位置数值模拟及相似材料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运增;综采面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及运移规律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浩然;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佳佳;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流场和瓦斯分布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郭飞鹏;采空区漏风流场和瓦斯分布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家彪;新安矿采空区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利平;高瓦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采空区孔隙率的空间立体分析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6期
2 陈明河;;采空区漏风状况模拟及其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1期
3 齐庆杰,黄伯轩;用计算机模拟法判断采空区自然发火位置[J];煤炭工程师;1997年05期
4 余楚新,鲜学福,谭学术;煤层瓦斯流动理论及渗流控制方程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5 吴钰应,王世远,关玉顺,刘伟;相似材料配比研究[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6 邓军,徐精彩,王洪权;圆柱形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数值模拟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鲜学福,王宏图,姜德义,刘保县;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2期
8 谢和平;矿山岩体力学及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3期
9 张国枢,戴广龙,王卫平;煤炭自燃模拟实验装置设计与研制[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司春风;袁树杰;;煤矿井下瓦斯抽采PVC管道爆炸原因分析及预防[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西华;双高矿井采场自燃与爆炸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2 杨永良;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测试及煤堆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玉森;采空区漏风规律的研究[J];煤矿开采;2001年01期
2 周成军;;采空区涌出气体综合分析法测采空区漏风量[J];煤矿安全;2007年09期
3 王旭;郝迎格;宋先明;马旭;;南屯煤矿大面积采空区漏风控制技术与实践[J];煤矿安全;2011年07期
4 刘英学,夏蓓娅,邬培菊,韩国杰;采空区漏风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于伟;;通风构筑物位置与采空区漏风关系探析[J];煤矿开采;2008年06期
6 吴中立;刘西才;赵时海;邵辉;;用六氟化硫气体示踪技术检测采空区漏风[J];煤炭科学技术;1983年04期
7 B.Г.伊吉舍夫,B。A.波尔托拉,邵启胤;泡沫幕对采空区漏风的影响[J];煤炭工程师;1990年06期
8 В.Г.伊吉舍叶夫,B.A.波尔多拉,周蒲英;泡沫帷幕对采空区漏风的影响[J];中州煤炭;1990年05期
9 梅福树;戴广龙;秦汝祥;周言安;陈梅勇;;潘一东矿Y型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检测[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2期
10 张海军;刘毅;芦海广;;罗克休泡沫在煤矿采空区漏风治理中的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旭;郝迎格;宋先明;马旭;;南屯煤矿大面积采空区漏风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2 郑忠亚;梁成;张福勇;;高瓦斯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漏风流场数值模拟研究[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何俊忠;杨宏伟;;SF_6示踪气体在采空区漏风量测定及注氮优化中的应用[A];2012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红刚;采空区漏风流场与瓦斯运移的叠加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邵炜航;基于网络解算的采空区漏风分析可视化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明珠;凤凰山矿沿空留巷Y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郭飞鹏;采空区漏风流场和瓦斯分布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5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8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