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面灾害应急服务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4;TP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伟;;军队护士灾害应急知识的调查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年05期
2 程洪宝;;灾害应急信息发布机制探析[J];青年记者;2015年12期
3 陈娟;;城市社区灾害应急准备能力评估[J];科技促进发展;2013年05期
4 吴静;;完善我国海洋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年05期
5 王玉琴;陈健;;浅谈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灾害应急机制[J];兰台世界;2011年06期
6 肖花;刘春年;;基于本体的农业灾害应急处置领域知识表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7 刘斐;;完善国家灾害应急体制的思考[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2期
8 吕苑苑;寻找我们安全的方舟——读《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04期
9 郭红梅;张莹;陈维锋;尹文刚;鲁长江;;多因素控制的城镇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模型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7年04期
10 ;在国家层面强化灾害应急能力[J];城乡建设;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涛;;基于社区的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文涛;欧阳梅;李东方;;国外社区灾害应急模式概述[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宁芳跃;;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建设,构建和谐平安鹰潭[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4 吴国庆;赵静;冯龙;;核生化灾害应急指挥控制系统需求研究[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5 唐攀;刘先荣;裴金勇;宋四新;;三峡区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讨[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胡祖鹏;;医院内灾害应急体系运作实例分享[A];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心肺复苏与急危重症学习班”、广东省继教项目“心肺复苏与急危重症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6年
7 唐攀;刘先荣;裴金勇;宋四新;;三峡区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讨[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荣迪;潘田凤;黄翠珍;;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管理系统[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代宝乾;汪彤;秦跃平;;城市灾害应急目标管理及动态管理模型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官昌贵;左雄;陈超;;我国突发气象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初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与灾害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_g;切实提高海洋灾害应急处置能力[N];中国海洋报;2018年
2 四川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 辛罡;构建灾害应急响应“综合生存链”[N];中国红十字报;2018年
3 记者 马新友 李志豪;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N];绵阳日报;2016年
4 贾宁;国家海洋局工作组赴广东调研“天鸽”灾害应急响应效果[N];中国海洋报;2017年
5 记者 周映 实习生 龙丽华;我区发布防台风和洪涝灾害应急响应[N];广西日报;2017年
6 本报通讯员 徐良帅;做好灾害应急防范工作 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N];贵阳日报;2017年
7 通讯员 张俊英 刘润超;大城县完善灾害应急机制[N];廊坊日报;2011年
8 记者 刘维 特约记者 司徒瑜;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建灾害应急体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曾居仁 本报记者 王雨;我省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再次提升为Ⅲ级[N];贵州日报;2011年
10 本报评论员 万晓娟;提升灾害应急能力在于打好底子[N];长沙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进;重大滑坡灾害应急处置理论与实践[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2 靖可;技术灾害应急响应群决策方法研究与技术实现[D];东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筱;遥感地面灾害应急服务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马驰;灾害应急保障中的军地协同初探[D];广州大学;2011年
3 黄弋芸;灾害应急管理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4 姜殿荣;柳州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平台设计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5 强春发;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粮食需求预测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6 万晓;灾害应急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李佳;天津市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沁鲜;基于需求分析的灾害应急物资配送问题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9 周文;城镇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李正健;STS视角下的我国技术灾害应急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8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9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