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高速铁路环境灾害风睑分析及应急处置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14 11:37
【摘要】:高速化已成为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在铁路运输领域,高速铁路以其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大、安全性高、全天候运行、平稳舒适、占地少、节能环保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最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30年我国将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促进城市同城化和群落化发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较长,经过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各类环境灾害的影响,既有调度指挥工作偏重于对列车运行过程的监控,应急处置阶段的智能化和流程化水平相对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为分析各类环境灾害与反映列车运行受影响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及原理,并针对现有环境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关键环节,提出高速铁路环境灾害应急处置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本文对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环境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大风、降雨、降雪、雷电、地震、大雾、异物侵限七类环境灾害影响列车运行的致灾原因和对应的处置措施,并以降雨影响列车运行为例分析了既有应急处置工作的流程和问题。然后基于风险分析的概念,结合研究问题的特点,提出了高速铁路环境灾害风险分析的定义。在综合比较各类风险分析方法适用性的基础上,确定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作为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其基本原理。以赴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过程中收集到的安监报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七类环境灾害进行了两个层次的风险分析:第一层次分析七类环境灾害与反映列车运行受影响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发现异物侵限和降雨对高铁运行影响程度最大;第二层次以异物侵限和降雨事故为例分析各类环境灾害细分类型与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发现接触网中小型异物侵限和发生在海南东环线的降雨事故是最主要的影响类型。利用.Net平台基于C#语言和WPF技术基于XAML语言开发了“高速铁路环境灾害灰色关联度风险分析”应用程序,实现了灰色关联度、优势分析等的自动计算。上述风险分析和应用程序开发的实现过程同样可以移植到其他数据特点相似的系统中。最后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采用模糊模式综合识别方法进行风险等级的判定。针对现有高速铁路环境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决策智能化水平不足、流程化程度较低,以及缺少历史案例支持和统计分析,导致复杂环境下调度员容易遗漏、疏忽、操作失误等问题,在分析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功能集成、流程清晰、处置高效的原则,从功能结构设计、界面流程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高速铁路环境灾害应急处置系统的设计方案。
【图文】:

构成图,构成图,子系统,限速


COSMOS子系统构成图

技术路线图


本文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2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学庆;李月;杨涛;李建海;;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2 冯洋;王仲锋;;NPOI在开发Excel报表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3 田锐;刘俊;贺义勇;;铁路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设计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年05期

4 张小莲;郝思鹏;李军;蒋春容;;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风机MPPT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技术;2015年02期

5 刘希林;尚志海;;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11期

6 王莉萍;黄桂玲;陈正寿;梁丙臣;刘桂林;;Risk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Overtopping Concerning Sea Dikes in the Case of Storm Surge[J];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14年04期

7 杨正泽;王庆云;;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风险及其应对策略[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安治业;戴贤春;刘敬辉;郭湛;;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年01期

9 王粟;;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08期

10 程宏波;何正友;胡海涛;母秀清;王斌;;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预警[J];铁道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亚东;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及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富章;铁路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救援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琼;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运洪;铁路地震监测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徐文秀;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辨识与管理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3 姜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航运企业船舶融资风险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高博文;基于业务流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年

5 高僮;基于动态故障树和蒙特卡洛仿真的列控系统风险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陈睿玮;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危险源辨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韩国兴;突发事件下列车大面积晚点分析与应急处置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王瑞斌;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年

9 徐梦秋;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安全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徐超;高速铁路综合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本文编号:2627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627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