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浸水作用对煤结构与自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22:13
【摘要】:煤自燃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在开采我国西部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的过程中发现,已开采完毕的上煤层采空区遗煤经过浸水风干后自燃发火现象频繁发生,浸水煤相较原煤自燃危险性增大。然而,目前对浸水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自燃特性的研究较少,这制约了人们对该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燃发火的有效防控。因此,开展浸水作用对煤物化结构和自燃特性的研究对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煤自燃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采用压汞法和氮气吸附法两种孔隙结构测试方法,研究浸水后煤体孔隙结构变化,分析了浸水作用对煤体孔隙形态、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平均孔径等结构参数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原煤,浸水煤平均孔径增大、总孔体积减小、比表面积减小,煤体浸水后孔隙吸水溶胀,孔隙扩大,随浸水时间增加平均孔径值增大;将两种测试方法的孔径分布图综合分析,得到0-10000nm孔径范围的分布曲线,褐煤、长焰煤和无烟煤的孔径分布图中均存在一个30-90nm左右的临界孔径值,小于该孔径值原煤的分布峰高于浸水煤,大于该孔径值原煤的分布峰低于浸水煤,浸水煤相较原煤微孔比例减小,大孔比例增加。采用傅里叶变换原位红外光谱技术测试了褐煤、长焰煤、无烟煤原煤与浸水煤常温下的红外谱图和升温过程中的三维红外光谱图,分析了浸水作用对煤体官能团种类、官能团分布特征以及升温过程中主要基团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煤芳香烃基团含量占比低于原煤,脂肪烃含量占比均高于原煤,含氧官能团含量占比基本高于原煤;浸水煤相较原煤,DOC值降低,CH_3/CH_2值增加,‘C’值增加,说明浸水煤煤阶降低,脂肪烃链稳定性降低,成熟度降低;氧化升温过程中,脂肪烃含量百分比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羟基-OH含量占比逐渐减小,芳环和甲氧基C-O逐渐增大,羰基C=O含量较低,是氧化反应过程中形成和参与反应的重要基团。三种煤样在升温过程中浸水煤的脂肪烃-CH_3、-CH_2-和羟基-OH基团含量百分比均高于原煤,芳环C=C、甲氧基C-O均低于原煤,浸水作用改变煤中主要官能团含量的比例,且这一影响能够持续煤氧化自燃的全阶段。采用煤自燃特性实验和TG-DSC联用同步热分析技术研究原煤与浸水煤的氧化自燃特性,分析了浸水作用对煤体氧化气体产物、交叉点温度、自燃倾向性、热动力学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浸水煤低温氧化过程中CO、CO_2和C_2H_4的绝对生成量更大,生成速率更快;褐煤和长焰煤中C_2H_4气体的初始生成温度较原煤降低,说明浸水作用能使煤提前进入加速氧化阶段。浸水煤的交叉点温度更低,自燃倾向性判定指数I值更低,说明浸水煤相较原煤更易自燃。此外,不同浸水时间煤体的气体产生规律与煤的孔隙结构规律和主要官能团规律相一致。相较于原煤,浸水煤热重曲线向低温区偏移,加热过程中失重速率更大,热流曲线的峰值更高,放热过程向低温区偏移;浸水煤初始放热温度、低温氧化阶段临界温度、着火点温度和峰值点温度均低于原煤,低温氧化阶段的放热量和整个放热过程中的放热量均高于原煤,浸水煤的氧化反应更剧烈。基于煤中主要官能团,建立了氧化气体产物CO、CO_2、烷烃类气体的生成反应方式,进一步建立煤氧化反应的简化反应模式。根据对煤物理结构、化学结构、自燃特性的实验研究发现,浸水作用使上述反应模式中活性基团的含量和煤与氧气的接触量增大,增大了氧气与孔隙表面活性位点接触的可能性,使这一反应更易发生,反应速率更大,因此氧化反应的生成物CO、CO_2、烷烃类气体的生成量更大,浸水煤具有更强的氧化性,自燃危险性更大。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分布图,分布图,室内空气环境,湿煤


图 2-1 取样地点分布图Figure 2-1 Distribution location of coal samples图 2-2 浸泡煤样Figure 2-2 Coal sample immersed浸泡至相应时间后,取出湿煤过滤并平铺在平底蒸发皿中,,室内空气环境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75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明;张睿;;一至十月我市规上工业原煤生产情况综述[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16年12期

2 张君;;中国出现首个2×10~8t级原煤生产基地[J];能源与节能;2011年01期

3 ;黄陵二号煤矿11月份原煤生产再创新高[J];煤矿开采;2009年06期

4 赵晋都;大中型原煤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技术经济;2000年04期

5 郭秀锦;浅论煤炭企业如何有效地控制原煤生产成本[J];同煤科技;1996年04期

6 ;一九八九年统配煤矿原煤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J];中国能源;1990年02期

7 本刊编辑部;1987年上半年部分统配局原煤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J];江苏煤炭;1987年04期

8 曾旗;原煤全员效率预测的数值解法[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9 许东昶;用目标管理提高全员工效[J];中州煤炭;1988年05期

10 鲁令杰;放开煤炭价格是煤价改革的方向[J];煤炭经济研究;198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庆春;张运祥;孟凡生;;优化煤炭企业内部分配结构 科学界定原煤生产三类人员工资收入比例关系[A];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7年

2 申德祥;吕秋良;;精采细收提高回采率 降低原煤生产成本[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李耀廷;;关于石炭井二矿技术改造的决策[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A];2007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年度报告[C];2008年

5 ;构建引领百年老矿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文化体系[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C];2011年

6 何敬德;;序[A];煤矿安全与机械化——采、掘、运装备论文集[C];2006年

7 ;勇立潮头鼓劲帆[A];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C];2009年

8 ;江西省煤炭学会1999年工作安排[A];中国煤炭学会会讯(第93期)[C];1999年

9 ;附录五 2009年度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露天)申报表汇总[A];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年度报告(2010)[C];2011年

10 孙文凯;单法医;汝玉仁;孟祥平;张强;张宏;;财务管理信息化在物流管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前2个月原煤供应量降价稳[N];中国煤炭报;2019年

2 记者 高轶鹏 通讯员 郏世平;八矿二月份超计划完成原煤生产[N];平顶山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放缓[N];中国煤炭报;2019年

4 ;去年12月原煤生产增速由负转正[N];中国信息报;2018年

5 记者 赵剑影;4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增速加快[N];工人日报;2017年

6 记者 刘成根 实习记者 崔喜凤 通讯员 李文君;1—4月份朔州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N];山西经济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鲁松;十年利润破百亿[N];淮南日报;2017年

8 张艳;一季度安徽原煤生产量3461.7万吨[N];中国矿业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葛蕃;前7月全市原煤生产近2亿吨[N];榆林日报;2015年

10 记者 陈艳 实习生 付晓毅;去年全省原煤生产同比增长6.48%[N];陕西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爽;浸水作用对煤结构与自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2 于强;六合公司原煤生产成本评价体系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3 王杰;基于PSO-SVR模型的原煤生产成本预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4 穆宝玉;煤炭企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35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635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