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进近着陆阶段的碰撞风险模型研究
【图文】:
a.跑道头齐平平行跑道 b.跑道头错列平行跑道图 2.1 平行跑道示意图据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4 年颁布的第 123 号令——《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平行跑道的仪表运行模式可分为相关平行仪表进近、独立平行仪表进近行离场、隔离平行运行等四种运行模式[72]。中交通管制服务中交通管制的发展与通信、导航和监视(CNS/ATM)新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管制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根据相关规定防止航空器碰撞、保持间隔和维护空中。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按照管制单位分为塔台管制、区域管制、进近管制和空务,管制流程图如图 2.2 所示。从管制方法来看,空中交通管制又可以分为和雷达管制。
a.跑道头齐平平行跑道 b.跑道头错列平行跑道图 2.1 平行跑道示意图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4 年颁布的第 123 号令——《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平行跑道的仪表运行模式可分为相关平行仪表进近、独立平行仪表进近、独立平行离场、隔离平行运行等四种运行模式[72]。2.3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的发展与通信、导航和监视(CNS/ATM)新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根据相关规定防止航空器碰撞、保持间隔和维护空中交通秩序。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按照管制单位分为塔台管制、区域管制、进近管制和空中报告服务,管制流程图如图 2.2 所示。从管制方法来看,空中交通管制又可以分为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3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红波;;组合精密进近着陆技术研究[J];现代导航;2017年01期
2 陈永红;;白云机场实施独立进近频率超控技术的实现[J];科技视界;2017年11期
3 何栋;;进近管制过程的风险识别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7年16期
4 刘鑫;;连续下降进近程序减噪原理研究[J];科技风;2016年16期
5 刘平;姬伟杰;刘映希;韩潇弘毅;;仪表进近过程有关问题研究[J];现代导航;2016年04期
6 兰承诚;;低空风切变对飞机进近着陆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年12期
7 陈佳yN;;创造良好的着陆条件——空客A320的稳定进近技术[J];航空港;2017年03期
8 郑少行;张兆宁;;配对进近运行模式下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3年04期
9 贾威;;民用航空器不稳定进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2年02期
10 万军;何永明;;为有蓝天任翱翔——安徽空管分局实施合肥空域结构调整暨开设进近管制区纪实[J];空中交通管理;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国华;高君;魏娜;;飞机持续进近排放影响研究[A];第二十二届全国振动与噪声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爽;王小非;;飞机进近排序策略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林兰之;;区域导航在国内直升机场的应用可行性分析[A];2013年中国通用航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邢兆栋;支春阳;杨开伟;;无人飞行器北斗精密进近引导系统[A];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3——应用北斗 光彩中国[C];2013年
5 王振飞;周小数;朱欢欢;沈震;;五边平行进近冲突风险定量分析模型[A];探索 创新 交流——第六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下册)[C];2014年
6 刘亚涛;董绪荣;胡晓粉;张冲;;海基精密进近着陆算法综述[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5 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C];2013年
7 孙政远;;浅析仪表着落系统[A];“决策论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7年
8 曾祥思;周灿灿;兰继军;;认知冲突对飞行员复飞决策的影响:航空安全的神经工效学方法[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9 靳学梅;白红利;;多机场协同放行航班排序算法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六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下册)[C];2014年
10 王炜;李阳;张鹏;钱良;;自适应滤波在区域增强系统中的运用[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人 姚永强;如何做好进近落地?[N];中国民航报;2017年
2 机长 民航局特聘专家 刘清贵;稳定进近如何“稳”?[N];中国民航报;2015年
3 南航珠海航空有限公司 王斌;提高机组素质 防止进近失误[N];中国民航报;2013年
4 记者 陈嘉佳;飞机进近阶段将更加安全[N];中国民航报;2011年
5 本报通讯员 赵青;石家庄进近管制区开放运行助力河北民航腾飞[N];中国民航报;2011年
6 王伟;目视间隔与进近试运行将实施[N];中国民航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拉田;金库季进近亿元[N];宝鸡日报;2008年
8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张光明;航空新技术系列报道[N];中国民航报;2012年
9 记者 李芳芳 通讯员 杨晓天;让飞行员从被动到主动[N];中国民航报;2014年
10 本报通讯员 刘天成 文辉;为了飞行更安全顺畅[N];中国民航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华;面向安全进近的航空自组网合作通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右军;飞机进近着陆阶段的碰撞风险模型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9年
2 龙英;进近着陆阶段飞行员使用HUD的脑力负荷评估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8年
3 任景瑞;基于雷达轨迹分析的进近航班排序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8年
4 张定鹏;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运行的容量评估[D];中国民航大学;2018年
5 任武玲;多跑道机场容量评估模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6 李林艳;连续下降进近(CDA)航迹优化与起始点分析[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7 王健;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碰撞风险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8 陈忠会;传统飞行程序辅助设计算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9 赵传东;飞机适航进近噪声级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10 宋斐;配对进近模式的安全区域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636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636400.html